一种动力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47881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4 00: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力电池,包括顶盖、电芯和壳体,顶盖密封安装在壳体上,电芯置于壳体内,顶盖设有第一极柱和第二极柱,电芯设有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第一极耳通过第一连接片与第一极柱电连接,第二极耳通过第二连接片与第二极柱电连接,第一连接片包括第一极耳连接部及由第一极耳连接部向侧面弯折形成的第一极柱连接部,第一极柱连接部与第一极耳连接部通过弯折弧面连接,第一极柱连接部在靠近弯折弧面处设有熔断部,第一极柱连接于第一极柱连接部,第一极耳连接于第一极耳连接部。一方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短路时能够迅速熔断,以保证电池的安全性能;另一方面,通过连接片取代现有折叠式软连件,能够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

A kind of power battery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battery field, in particular to a power battery, including a top cover, an electric core and a shell. The top cover is sealed on the shell, the electric core is placed in the shell, the top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pole and a second pole, the electric cor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pole and a second pole, and the first pole is connected to the first pole by the first connecting piece. The second pole ear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pole by second connecting pieces, the first connecting piece includes the first pole ear connection part and the first pole column connecting part formed by the first pole ear connection to the side, and the first pole connection part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pole ear connecting part through the curved arc surface, and the first pole connection part is near the curved arc surface. The first pole is connected to the connecting part of the first pole, and the first pole is connected to the first pole ear connection part. On the one hand, the utility model can quickly fuse when a short circuit is short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the battery; on the other hand, the energy density of the battery can be improved by replacing the existing folding soft connector by a connecting pie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力电池
本技术属于动力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动力电池。
技术介绍
自锂离子动力电池实现商品化以来,因其质量轻、电压高、体积小、无记忆效应、比能量高、循环寿命长,环境友好等诸多优点,迅速在便携式移动电源、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照相机以及其他便携式电子产品领域不断的扩大推广应用。随着石化能源的耗竭,以及世界范围内的污染加剧,人们对清洁能源的呼声越来越来,从而使得锂离子电池迅速占领石化能源这一重要位置。锂离子动力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提升,是进一步提升其在市场上竞争优势的重要方面。因采用更薄的隔离膜、阴阳极集流体及包装壳,更高的压实密度等方法均有其缺点,如隔离膜更薄会降低电池安全性能,而更高的压实密度则会让注液前的真空干燥时间延长,注液后的常温或高温静置时间延长,进而增加工艺成本等,这使得紧凑合理的结构设计对提升体积能量密度有着重要意义。为了实现电池的过流保护功能,如图1所示,相关技术中一般通过在软连接件30设置断电保险孔的方式形成过电流断电安全结构,软连接件30的一端与极柱20的底部焊接,其另一端与极耳10焊接,实现极耳10与极柱20的连接。这种方式虽然能够起到过流保护功能,但由于软连接件30有一定的厚度,其折叠在电池内部,需要占用一定空间,进而使得电池体积能量密度降低。此外,为了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现有技术中还有采用在极耳设置保险孔或者在极柱设置保险孔,然后使极耳直接与极柱连接的做法,这样虽然省去了在壳体内部设置软连接部件的麻烦,节约了成本,节省了壳体内部空间,提高了电池的能量密度,然而这两种做法目前却难以实现大规模推广使用,原因是这两种方式存在以下不足:一方面,若使极耳与极柱直接连接,则存在焊接不牢、连接可靠性低、工艺要求高的缺陷;另一方面,若在极耳设置保险孔,当极耳发生高温熔断时,会造成电芯报废;若在极柱设置保险孔,当极耳发生高温熔断时,则会使极柱失效;而且在极耳或极柱设置保险孔后会出现断开区域,因此不利于电流的均匀分布,同时还会对极耳或极柱的结构强度造成严重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动力电池结构设计不紧凑、能量密度低、过流能力差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紧凑合理、具有较高过流能力和较高能量密度的动力电池。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动力电池,包括顶盖、电芯和壳体,所述顶盖密封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电芯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顶盖设置有第一极柱和第二极柱,所述电芯设置有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所述第一极耳通过第一连接片与所述第一极柱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极耳通过第二连接片与所述第二极柱电性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片包括第一极耳连接部及由所述第一极耳连接部向侧面弯折形成的第一极柱连接部,所述第一极柱连接部与所述第一极耳连接部通过弯折弧面连接,所述第一极柱连接部在靠近弯折弧面处设置有熔断部,所述第一极柱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极柱连接部,所述第一极耳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极耳连接部。作为本技术动力电池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二连接片包括第二极耳连接部,所述第二极耳连接部的一端向侧面凹陷形成第二极柱连接部,所述第二极柱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二极柱连接部,所述第二极耳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二极耳连接部。作为本技术动力电池的一种改进,当电芯的数量为单个时,第一极耳电性连接于第一极耳连接部的一侧,第二极耳电性连接于第二极耳连接部的一侧;当电芯的数量为多个(两个以上)时,多个第一极耳分成两组电性连接于第一极耳连接部的两侧,多个第二极耳分成两组电性连接于第二极耳连接部的两侧。作为本技术动力电池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极耳连接部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极耳连接部设置有第二通孔。其中,在第一极耳连接部设置第一通孔主要是为了对应顶盖片上的注液孔,以便于对电池进行注液;而在第二极耳连接部设置第二通孔,主要是为了对应顶盖片上安全翻转阀的透气孔,以便于电池发生故障时能够及时透气泄压,保证电池的安全性能。作为本技术动力电池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大小均为1~20mm,优选为2~10mm。若第一通孔过大,会影响第一连接片的过流能力;若第一通孔过小,则会降低电解液的注液速度;若第二通孔过大,会影响第二连接片的过流能力;若第二通孔过小,则会影响电池透气泄压性能。作为本技术动力电池的一种改进,所述熔断部包括保险孔和/或保险腔,以及包覆在所述保险孔和/或保险腔外的绝缘强化层。当电池短路时,整个电路瞬间产生很大的电流,由于保险孔和/或保险腔区域过流面积小,电阻大,会首先发生高温熔断,从而保护电路。然而,由于第一连接片一般采用铜片或铝片制作,因而在连接片开设保险孔和/或保险腔后会降低该区域的机械强度,使第一连接片很容易在保险孔和/或保险腔处发生断裂;因此,本技术通过加设绝缘强化层,一方面,绝缘强化层能够对第一连接片的保险孔和/或保险腔区域起到强化和保护作用;另一方面,当电池短路发热时,第一连接片的保险孔和/或保险腔区域会形成熔断点,熔断点处的绝缘强化层熔化并覆盖在熔断点处的断面上,从而彻底阻断电路,避免熔断位置有藕断丝连的情况,由此进一步提高电池安全性能。其中,本技术的熔断部优选保险腔外加绝缘强化层的结构,由于这种结构不会使熔断部的周面发生断开,因此电流可通过保险腔的四周分散流通,利于电流的均匀分布,同时也能够使第一极柱连接部保留较大的结构强度。作为本技术动力电池的一种改进,所述保险孔为盲孔或通孔,所述保险腔为球体腔、圆柱体腔或方体腔。作为本技术动力电池的一种改进,所述绝缘强化层由绝缘树脂构成,所述绝缘树脂为环氧树脂、聚苯硫醚、聚甲醛、聚氯乙烯、聚丙烯、聚酯树脂和聚碳酸脂的至少一种;上述树脂均具有良好的强度和绝缘性能,完全能够满足使用需求。作为本技术动力电池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连接片的形状呈“山”字形。其中,“山”字形的两侧与第一极耳电连接,“山”字形的中部则与第一极柱电连接;本技术将第一连接片设置成“山”字形,一方面可以使第一连接片分别与第一极柱和第一极耳实现可靠连接;另一方面,这样可以有效保证第一连接片的过流能力和熔断性能,同时还可以充分匹配和利用电池内部空间,提高电池能量密度。作为本技术动力电池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连接片和所述第二连接片均由铝片或铜片一体成型。作为本技术动力电池的一种改进,所述顶盖包括顶盖片、以及设置于所述顶盖片的泄压阀、注液孔和安全翻转阀,所述第一极柱和所述顶盖片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极柱和所述顶盖片绝缘装配,所述安全翻转阀和所述顶盖片电性连接,所述注液孔与所述第一通孔相对设置,所述安全翻转阀与所述第二通孔相对设置。作为本技术动力电池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极柱包括第一基体部和自第一基体部向下延伸的第一柱体部,所述第一柱体部的端部套设有第一导电基块,所述第一导电基块和所述第一极柱均与所述第一连接片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基体部与所述顶盖片之间设置有导电片,所述第一柱体部与所述顶盖片之间套设有绝缘密封圈。作为本技术动力电池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二极柱包括第二基体部和自第二基体部向下延伸的第二柱体部,所述第二柱体部的端部套设有第二导电基块,所述第二导电基块和所述第二极柱均与所述第二连接片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基体部与所述顶盖片之间设置有绝缘片,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动力电池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动力电池,包括顶盖、电芯和壳体,所述顶盖密封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电芯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顶盖设置有第一极柱和第二极柱,所述电芯设置有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所述第一极耳通过第一连接片与所述第一极柱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极耳通过第二连接片与所述第二极柱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片包括第一极耳连接部及由所述第一极耳连接部向侧面弯折形成的第一极柱连接部,所述第一极柱连接部与所述第一极耳连接部通过弯折弧面连接,所述第一极柱连接部在靠近弯折弧面处设置有熔断部,所述第一极柱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极柱连接部,所述第一极耳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极耳连接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电池,包括顶盖、电芯和壳体,所述顶盖密封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电芯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顶盖设置有第一极柱和第二极柱,所述电芯设置有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所述第一极耳通过第一连接片与所述第一极柱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极耳通过第二连接片与所述第二极柱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片包括第一极耳连接部及由所述第一极耳连接部向侧面弯折形成的第一极柱连接部,所述第一极柱连接部与所述第一极耳连接部通过弯折弧面连接,所述第一极柱连接部在靠近弯折弧面处设置有熔断部,所述第一极柱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极柱连接部,所述第一极耳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极耳连接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片包括第二极耳连接部,所述第二极耳连接部的一端向侧面凹陷形成第二极柱连接部,所述第二极柱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二极柱连接部,所述第二极耳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二极耳连接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耳连接部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极耳连接部设置有第二通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熔断部包括保险孔和/或保险腔,以及包覆在所述保险孔和/或保险腔外的绝缘强化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片的形状呈“山”字形。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包括顶盖片、以及设置于所述顶盖片的泄压阀、注液孔和安全翻转阀,所述第一极柱和所述顶盖片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极柱和所述顶盖片绝缘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斌王程李勇军江柯成姚万浩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塔菲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塔菲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