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添加改良剂的萃取体系分离重稀土元素的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4057 阅读:2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添加改良剂的磷(膦)类萃取体系分离稀土元素的工艺。以一盐基磷(膦)酸或其硫代衍生物为萃取剂,一盐基磷(膦)酸或其硫代衍生物为二(2-乙基己基)磷酸(P204)、2-乙基己基膦酸单2-乙基己基酯(P507)、二(2,4,4-三甲基戊基)膦酸(Cyanex272)、二(2,4,4-三甲基戊基)硫代膦酸(Cyanex301)或二(2,4,4-三甲基戊基)单硫代膦酸(Cyanex302);ROH作添加剂,R为C↓[4]-C↓[10]的烷基,用烷烃或芳烃作稀释剂,组成1.0~1.5M一盐基膦(磷)酸-5~30%ROH-烷烃或芳烃萃取体系,萃取温度10-35℃,以0.02M~1.5M单一或混合的氯化或硝化稀土溶液为料液,料液pH<6.0;以0.5~6mol/L盐酸或硝酸作为反酸;萃余液或反萃液中单一稀土用EDTA滴定法测定,混合稀土用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添加改良剂的萃取体系分离稀土元素的工艺,具体的说是一种添加改良剂的磷(膦)类萃取体系分离提纯稀土元素的工艺。
技术介绍
当前,单一稀土的湿法冶金分离工艺主要用液-液萃取技术,所用萃取体系各有不同。作为稀土的主体分离技术-P507分离及纯化稀土元素已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经过长期时间的实践证明,P507萃取工艺优于60年代最先应用于稀土的P204(HDEHP)流程,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对P507而言,主要缺点是(1)重稀土离子反萃取酸度高,且不完全;(2)Nd/Pr,Gd/Eu,Er/Y,Lu/Yb等的分离系数β值较小,在1.4-1.7之间。美国专利U.S.Pat.Nos.5,639,433公开了袁承业等题为“稀土元素的萃取”的技术。该技术公开了一种使用次膦酸或其盐和另一种磷基化合物形成的萃取剂混合物从酸性溶液中萃取稀土元素的方法。中国专利申请号96122885.7公开了一种使用次膦酸或其盐和四烷基铵盐形成的萃取剂混合物从酸性溶液中萃取稀土元素的方法。由此可见,进一步寻找优于P507萃取分离稀土元素的新型萃取体系对开发利用我国丰富的稀土资源具有实际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添加改良剂的萃取体系分离稀土元素的工艺,其特征在于以一盐基磷(膦)酸或其硫代衍生物为萃取剂,浓度为1.0~1.5M;采用醇类作为添加剂,碳原子数是C4-C10的直链或带支链的烷烃,其含量为5~30%(v/v);烷烃或芳烃为稀释剂构成萃取体系,萃取温度为10~35℃;以0.02M~1.5M单一或混合的氯化或硝化稀土溶液为料液,料液pH<6.0;以0.5~6mol/L盐酸或硝酸作为反酸。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德谦王香兰孟淑兰李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2[中国|长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