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理料装箱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84043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3 2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理料装箱系统,包括抓料机械手、物料输送线和箱体输送线,所述物料输送线固定设置在箱体输送线的一侧,所述物料输送线包括两组传动机构和两组夹持单元,每组传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传动轴和输送带,每组传动机构的伺服电机与传动轴固定连接,两组传动机构的输送带均套设在两组传动机构的传动轴上,两组夹持单元分别固定在两组传动机构的输送带上;所述抓料机械手固定设置在箱体输送线的上方用于抓取夹持单元上的物料到箱体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两组传动机构和两组夹持单元能够交替输送物料,达到了提高物料输送效率的目的。通过抓料机械手能够快速地将输送的物料抓取到箱体内,实现了物料快速装箱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理料装箱系统
本技术涉及包装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理料装箱系统。
技术介绍
物料包装机是针对已生产出的物料的外包装,即将包装膜包覆在物料上,包装成外观精美的成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物质的需求不仅仅只是关注于物质本身的质量,还在于人们所需求物质的外包装的美观性。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同时节约人工劳动力,渐渐机械包装代替传统手工包装,不仅提高了包装效率,同时节约了人工劳动成本。物料包装机在包装物料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先对物料进行整理,按照包装规格进行包装,整理好的物料经输送装置输送至后续工位进行包装。如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04137375U”的现有技术在2015年2月4日公开了一种用于物料包装机的夹持输送装置,其技术方案为:包括主动轴、从动轴和若干夹持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组传动单元,任意一组传动单元均包括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两组传动单位的第一传动机构的一端均连接在主动轴的一端,另一端均连接在从动轴的一端;两组传动单位的第二传动机构的一端均连接在主动轴的另一端,另一端均连接在从动轴的另一端;至少有一组传动单元是同时与主动轴和从动轴活动连接的;所述若干夹持板位于其中一组传动单元的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之间,且若干夹持板均匀间隔分布;在第一传动机构与第二传动机构之间设置有支撑件,若干夹持板位于支撑件的上方,两夹持板和支撑件形成的空腔用于容纳包装物料;相邻两夹持板的两端安装在不同的传动单元上。该专利可随意改变夹持板之间的距离,适用于对不同规格不同宽度的物料的夹持输送。但该夹持输送装置还存在着结构复杂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理料装箱系统,本技术通过两组传动机构和两组夹持单元能够交替输送物料,达到了提高物料输送效率的目的。通过抓料机械手能够快速地将输送的物料抓取到箱体内,实现了物料快速装箱的目的。另外,本技术还简化了整个系统的结构和降低了包装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理料装箱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抓料机械手、物料输送线和箱体输送线,所述物料输送线固定设置在箱体输送线的一侧,所述物料输送线包括两组传动机构和两组夹持单元,每组传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传动轴和输送带,每组传动机构的伺服电机与传动轴固定连接,两组传动机构的输送带均套设在两组传动机构的传动轴上,两组夹持单元分别固定在两组传动机构的输送带上;所述抓料机械手固定设置在箱体输送线的上方用于抓取夹持单元上的物料到箱体内。所述物料输送线的数量为两套,两套物料输送线对称固定在箱体输送线的两侧。所述箱体输送线的下部设置有箱体阻挡机构。所述箱体阻挡机构包括驱动件和阻挡件,所述驱动件固定在箱体输送线的下部,所述阻挡件呈弧形结构,所述阻挡件的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在箱体输送线的下部,另一端由驱动件控制向上运动并穿出箱体输送线。所述驱动件为气缸或液压气缸,所述驱动件倾斜设置,所述驱动件的活塞杆作用于阻挡件的底部。所述箱体输送线为辊筒输送线,所述阻挡件于辊筒间隙运动。所述的每组传动机构中输送带的数量至少为两根,两组传动机构中任意相邻两条输送带之间的间距相同。所述的两组传动机构中的输送带间隔排列。所述的每组夹持单元包括多块固定在输送带上的夹持板。所述的物料输送线还包括凹形架,两组传动机构中的传动轴对称设置在凹形架的两端。采用本技术的优点在于:一、本技术通过物料输送线中的两组传动机构和两组夹持单元能够交替输送物料,达到了提高物料输送效率的目的。通过抓料机械手能够快速地将输送的物料抓取到箱体内,实现了物料快速装箱的目的。另外,本技术中每组传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传动轴和输送带,采用的两组传动机构仅包括两根传动轴,与现有的输送装置相比,既简化了整个输送装置的结构,又保证了物料输送的稳定性,同时,还有利于降低包装成本。二、本技术设置两套物料输送线的结构,实现了物料持续不间断的抓取,大幅提升了包装效率。三、本技术在箱体输送线下部设置箱体阻挡机构的结构,能够在物料装箱时使箱体停止运动,保证装箱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同时,还能提高装箱系统外观的简洁度。四、本技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驱动件控制弧形结构的阻挡件从下方穿出箱体输送线实现箱体的阻挡,具有结构简单和阻挡效果好等优点。五、本技术中驱动件的活塞杆作用于阻挡件的底部,驱动件与阻挡件之间不存在连接关系,更有利于箱体阻挡机构的快速拆装。六、本技术将每组传动机构中输送带的数量至少设置为两根,将两组传动机构中任意相邻两条输送带之间的间距设置为相同,这样的结构能够利用输送带作为物料的支撑基础,提升物料输送的稳定性。七、本技术中两组传动机构中的输送带采用间隔排列的结构,能在输送过程中对物料形成稳定支持,有利于使物料保持平衡。八、本技术中每组夹持单元包括多块夹持板的结构,实现了物料的批量输送,有利于提高输送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物料输送线和箱体输送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H处的放大图。图4为图2中I处的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中物料输送线和箱体输送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箱体阻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伺服电机,2、传动轴,3、输送带,4、夹持板,5、凹形架,6、抓料机械手,7、箱体输送线,8、驱动件,9、阻挡件,10、箱体。A和B分别表示两组传动机构。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理料装箱系统,包括抓料机械手6、物料输送线和箱体输送线7,所述物料输送线固定设置在箱体输送线7的一侧,且所述物料输送线的输送方向与箱体输送线7的输送方向相同;所述物料输送线包括两组传动机构和两组夹持单元,每组传动机构包括一伺服电机1、一传动轴2和至少两根输送带3,每组传动机构的伺服电机1与传动轴2固定连接,两组传动机构的输送带3均套设在两组传动机构的传动轴2上,两组夹持单元分别固定在两组传动机构的输送带3上;所述抓料机械手6固定设置在箱体输送线7的上方用于抓取夹持单元上的物料到箱体10内。其中,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所述物料输送线采用交替工作的方式输送物料。本实施例中,优选所述的两组传动机构中任意相邻两条输送带3之间的间距相同。这样可利用输送带3作为物料的支撑基础,而不用额外增加支撑件。进一步的,优选所述的两组传动机构中的输送带3间隔排列。当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两组传动机构中的输送带3还可采用依次排列的方式,或者采用其中一组传动机构中的输送带3设置在另一组输送带3之间的排列方式。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每组夹持单元包括多块夹持板4,所述的夹持板4通过螺栓固定在输送带3上。其中,两组夹持单元之间的间距以实际需要为准,即当其中一组夹持单元位于进料工位,另一组夹持单元位于后道工序的卸料工位。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物料输送线还包括凹形架5,两组传动机构中的传动轴2对称设置在凹形架5的两端。本实施例中,所述抓料机械手6可采用现有公知的二轴机构手,所述箱体输送线7上可设置用于物料装箱时阻挡箱体10的阻挡机构。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为了便于清楚说明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现将两组传动机构分别设置为传动机构A和传动机构B(如图2所示),两组夹持单元分别固定在传动机构A和传动机构B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理料装箱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理料装箱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抓料机械手(6)、物料输送线和箱体输送线(7),所述物料输送线固定设置在箱体输送线(7)的一侧,所述物料输送线包括两组传动机构和两组夹持单元,每组传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1)、传动轴(2)和输送带(3),每组传动机构的伺服电机(1)与传动轴(2)固定连接,两组传动机构的输送带(3)均套设在两组传动机构的传动轴(2)上,两组夹持单元分别固定在两组传动机构的输送带(3)上;所述抓料机械手(6)固定设置在箱体输送线(7)的上方用于抓取夹持单元上的物料到箱体(10)内。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5.09 CN 20172050789191.一种理料装箱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抓料机械手(6)、物料输送线和箱体输送线(7),所述物料输送线固定设置在箱体输送线(7)的一侧,所述物料输送线包括两组传动机构和两组夹持单元,每组传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1)、传动轴(2)和输送带(3),每组传动机构的伺服电机(1)与传动轴(2)固定连接,两组传动机构的输送带(3)均套设在两组传动机构的传动轴(2)上,两组夹持单元分别固定在两组传动机构的输送带(3)上;所述抓料机械手(6)固定设置在箱体输送线(7)的上方用于抓取夹持单元上的物料到箱体(10)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理料装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输送线的数量为两套,两套物料输送线对称固定在箱体输送线(7)的两侧。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理料装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输送线(7)的下部设置有箱体(10)阻挡机构。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理料装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0)阻挡机构包括驱动件(8)和阻挡件(9),所述驱动件(8)固定在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松陈海路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松川远亿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