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形成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二次电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形成方法。
技术介绍
在众多的能量存储设备中,锂离子电池因具有高能量密度和长循环寿命等优点,已迅速成为了便携式电子设备的重要电源。然而,对于大规模的能量存储,比如电动汽车和电网等相关应用,锂离子电池却面临着巨大挑战,主要原因是锂的储量非常有限(在地壳中仅占0.002%),致使锂离子电池价格昂贵,很大程度上制约着锂离子电池的大规模应用。因此,发展用于大规模储能的新型储能技术已成为迫切的需求。钠与锂为同一主族元素,具有非常相似的电化学性质,钠离子电池也能实现可逆充放电过程,而且钠的储量非常高(在地壳中约占2.74%),因此,钠离子电池具有钠资源丰富和成本低廉的突出优势,被认为是今后在大规模储能领域可能替代锂离子电池的最佳候选。然而,与锂元素相比,钠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较高,导致其理论比容量偏低;同时Na+半径比Li+大(Na+半径:0.106nm,Li+半径:0.076nm),使得Na+在电极材料中嵌入/脱嵌更难,造成电池的循环性能差,严重制约着钠离子电池的商业化应用。目前,针对钠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氨水条件下,将碳纳米纤维、表面活性剂和正硅酸四乙酯按质量比1:5‑8:8‑10的比例搅拌均匀,常温下反应6小时至10小时,发生溶胶凝胶过程获取碳纤维‑表面活性剂‑介孔二氧化硅复合材料;将所述碳纤维‑表面活性剂‑介孔二氧化硅复合材料放置于过量的硝酸铵与乙醇溶液中浸泡16小时至20小时,发生离子交换过程去除复合材料内部的表面活性剂,得到碳纤维‑介孔二氧化硅复合材料;将所述碳纤维‑介孔二氧化硅复合材料与碳源、氮源、硫源按照质量比为1:5‑9:3‑7:3‑7的比例,加入去离子水,调成混合溶液,均匀搅拌,放置于油浴装置中加热至1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氨水条件下,将碳纳米纤维、表面活性剂和正硅酸四乙酯按质量比1:5-8:8-10的比例搅拌均匀,常温下反应6小时至10小时,发生溶胶凝胶过程获取碳纤维-表面活性剂-介孔二氧化硅复合材料;将所述碳纤维-表面活性剂-介孔二氧化硅复合材料放置于过量的硝酸铵与乙醇溶液中浸泡16小时至20小时,发生离子交换过程去除复合材料内部的表面活性剂,得到碳纤维-介孔二氧化硅复合材料;将所述碳纤维-介孔二氧化硅复合材料与碳源、氮源、硫源按照质量比为1:5-9:3-7:3-7的比例,加入去离子水,调成混合溶液,均匀搅拌,放置于油浴装置中加热至100摄氏度至120摄氏度,保温3小时至4小时,进行溶剂蒸发过程获取碳纤维-含氮硫碳源-介孔二氧化硅复合材料;所述碳纤维-含氮硫碳源-介孔二氧化硅复合材料在惰性气氛保护下加热至800摄氏度至1000摄氏度并保温2小时至3小时;然后用过量的0.1摩尔/升的氢氟酸溶液除去所述碳纤维-含氮硫碳源-介孔二氧化硅复合材料内部的二氧化硅模板;过滤、洗涤,100摄氏度至120摄氏度下真空干燥,获得同轴电缆结构的碳纤维-氮硫共掺杂介孔碳复合材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纤维的直径为50纳米至150纳米。3.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屈耀辉,刘文亮,郭满满,曾凡焱,张文娟,俞挺,袁彩雷,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