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用叠放式中压设备底座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3995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3 2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船舶用叠放式中压设备底座结构,包括底座框架,所述底座框架包括水平设置的U型框架和两根竖直设置的支撑杆,所述U型框架的开口的两端均与船体壁固定连接,所述U型框架的两个折弯处各与一根所述支撑杆的上端焊接连接,所述支撑杆的下端与船体固定连接。底座框架所受到的外力一部分作用在船体上,一部分作用在船体壁上,结构稳固,且用料省,现场安装用时少。

Pedestal structure of overlay medium pressure equipment for ships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base structure of a superimposed medium pressure equipment for a ship, including a base frame. The base frame includes a U frame with a horizontal setting and two vertical supporting poles. The two ends of the opening of the U frame are fixed to the hull wall, and each of the two bending places of the U frame is described by one of the two. The upper end of the supporting rod is welded and connected, and the lower end of the supporting rod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ship body. The external force of the base frame is partly acted on the hull, partly on the hull wall, the structure is stable, and the material is saved, and the installation time is l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船舶用叠放式中压设备底座结构
本技术涉及船舶
,特别涉及一种船舶用叠放式中压设备底座结构。
技术介绍
船用中压设备底座由于船体本身空间限制,很多情况下需要采用上下叠放式布置。现有的船舶用中压设备叠放时的底座结构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为落地式底座,这种落地式底座采用立方体框架结构,用料多,重量较重,不能满足船东对于船体重量的要求,且施工时由于结构复杂,耗时多,且不美观;另一种为斜撑式底座,这种斜撑式底座采用一个矩形框与一个斜支撑的方式,其中该矩形框的内侧与该斜支撑的内侧均固定在船体壁上,该斜支撑的外侧与矩形框的中部连接,这种斜撑式底座的作用力全部落在船体壁上,虽然重量较轻,但是对船体结构有一定的影响,结构稳固性较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船舶用叠放式中压设备底座结构,节省用料,减轻重量,减轻现场工作量,且结构牢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船舶用叠放式中压设备底座结构,包括底座框架,所述底座框架包括水平设置的U型框架和两根竖直设置的支撑杆,所述U型框架的开口的两端均与船体壁固定连接,所述U型框架的两个折弯处各与一根所述支撑杆的上端焊接连接,所述支撑杆的下端与船体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U型框架和支撑杆均采用角钢制作。进一步的,所述底座框架还包括第一直角板,所述第一直角板呈直角三角形,所述U型框架的开口的两端各设有两个第一直角板,所述第一直角板的一个直角面与所述U型框架焊接连接,另一个直角面与船体壁固定连接。进一步的,在所述U型框架的开口的一个端处,其中一个所述第一直角板水平设置,另一个所述第一直角板竖直设置。进一步的,所述底座框架还包括第二直角板,所述第二直角板呈直角三角形,所述第二直角板的一个直角面与所述U型框架的中部焊接连接,另一个直角面与所述支撑杆焊接的上端焊接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底座框架还包括第三直角板,所述第三直角板呈直角三角形,所述第三直角板的一个直角面与所述支撑杆的下端焊接连接,另一个直角面与船体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U型框架的开口的两端均与船体壁焊接连接,所述支撑杆的下端与船体焊接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U型框架和两根支撑杆拼成的底座框架的侧面投影形状为7字形,首先相比于现有的立方体框架结构,用料更省,重量更轻,其次相比于现有的立方体框架结构仅四个端部与船体连接,现场施工量少,现场施工作业时间少,再次相比于现有的斜撑式框架结构,所受到的外力一部分作用在船体壁上,一部分作用在船体上,结构稳固性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船舶用叠放式中压设备底座结构的示意图。标号说明:1、底座框架;11、U型框架;12、支撑杆;13、第一直角板;14、第二直角板;15、第三直角板。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请参照图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船舶用叠放式中压设备底座结构,包括底座框架1,所述底座框架1包括水平设置的U型框架11和两根竖直设置的支撑杆12,所述U型框架11的开口的两端均与船体壁固定连接,所述U型框架11的两个折弯处各与一根所述支撑杆12的上端焊接连接,所述支撑杆12的下端与船体固定连接。由上述描述可知,上述底座框架1用料省,重量轻,现场施工量少,现场施工作业时间少,且结构稳固性好,使用寿命长。进一步的,所述U型框架11和支撑杆12均采用角钢制作。由上述描述可知,材质轻,结构强度好。进一步的,所述底座框架1还包括第一直角板13,所述第一直角板13呈直角三角形,所述U型框架11的开口的两端各设有两个第一直角板13,所述第一直角板13的一个直角面与所述U型框架11焊接连接,另一个直角面与船体壁固定连接。由上述描述可知,在U型框架11的开口的每个端部各设置两个第一直角板13来保证U型框架11与船体壁连接结构的稳固性,以及保证该连接处的承受外力的能力。进一步的,在所述U型框架11的开口的一个端处,其中一个所述第一直角板13水平设置,另一个所述第一直角板13竖直设置。由上述描述可知,一个第一直角板13水平设置,另一个第一直角板13竖直设置,则从多个方向来增强U型框架11与船体壁连接的结构强度和稳固性。进一步的,所述底座框架1还包括第二直角板14,所述第二直角板14呈直角三角形,所述第二直角板14的一个直角面与所述U型框架11的中部焊接连接,另一个直角面与所述支撑杆12焊接的上端焊接连接。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第二直角板14来增强U型框架11与支撑杆12连接的稳固性,进而增强底座框架1本身的结构强度、刚度和承载能力。进一步的,所述底座框架1还包括第三直角板15,所述第三直角板15呈直角三角形,所述第三直角板15的一个直角面与所述支撑杆12的下端焊接连接,另一个直角面与船体固定连接。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第三直角板15来增强支撑杆12与船体之间的连接稳固性。进一步的,所述U型框架11的开口的两端均与船体壁焊接连接,所述支撑杆12的下端与船体焊接连接。由上述描述可知,底座框架1通过焊接的方式与船体壁、船体连接,结构稳固性好。请参照图1,本技术的实施例一为:一种船舶用叠放式中压设备底座结构,包括底座框架1,所述底座框架1包括水平设置的U型框架11和两根竖直设置的支撑杆12,所述U型框架11的开口的两端均与船体壁固定连接,所述U型框架11的两个折弯处各与一根所述支撑杆12的上端焊接连接,所述支撑杆12的下端与船体固定连接。请参照图1,本技术的实施例二为:一种船舶用叠放式中压设备底座结构,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底座框架1还包括第一直角板13、第二直角板14、第三直角板15,所述第一直角板13呈直角三角形,所述U型框架11的开口的两端各设有两个第一直角板13,所述第一直角板13的一个直角面与所述U型框架11焊接连接,另一个直角面与船体壁固定连接,具体的,在所述U型框架11的开口的一个端处,其中一个所述第一直角板13水平设置,另一个所述第一直角板13竖直设置;所述第二直角板14呈直角三角形,所述第二直角板14的一个直角面与所述U型框架11的中部焊接连接,另一个直角面与所述支撑杆12焊接的上端焊接连接;所述第三直角板15呈直角三角形,所述第三直角板15的一个直角面与所述支撑杆12的下端焊接连接,另一个直角面与船体固定连接。请参照图1,本技术的实施例三为:一种船舶用叠放式中压设备底座结构,在实施例一或二的基础上,所述U型框架11和支撑杆12均采用角钢制作,所述U型框架11的开口的两端均与船体壁焊接连接,所述支撑杆12的下端与船体焊接连接。安装时,先将U型框架11、支撑杆12、第一直角板13、第二直角板14、第三直角板15在加工车间焊接拼成底座框架1,然后将底座框架1运输至船舶上,在船舶上只需要将U型框架11的开口的两端、第一直角板13与船体壁焊接连接,以及将两根支撑杆12的下端、第三直角板15与船体焊接连接即可,现场焊接部位少,现场施工工时少。使用时,一个中压设备置于底座框架1内,另一个中压设备置于底座框架1的U型框架11上,实现两个中压设备的叠放。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船舶用叠放式中压设备底座结构,通过侧面呈7字形的底座框架1实现两个中压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船舶用叠放式中压设备底座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船舶用叠放式中压设备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框架,所述底座框架包括水平设置的U型框架和两根竖直设置的支撑杆,所述U型框架的开口的两端均与船体壁固定连接,所述U型框架的两个折弯处各与一根所述支撑杆的上端焊接连接,所述支撑杆的下端与船体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舶用叠放式中压设备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框架,所述底座框架包括水平设置的U型框架和两根竖直设置的支撑杆,所述U型框架的开口的两端均与船体壁固定连接,所述U型框架的两个折弯处各与一根所述支撑杆的上端焊接连接,所述支撑杆的下端与船体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用叠放式中压设备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框架和支撑杆均采用角钢制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用叠放式中压设备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框架还包括第一直角板,所述第一直角板呈直角三角形,所述U型框架的开口的两端各设有两个第一直角板,所述第一直角板的一个直角面与所述U型框架焊接连接,另一个直角面与船体壁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船舶用叠放式中压设备底座结构,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旭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