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地下工程的整体预制装配式施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32919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3 16: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地下工程的整体预制装配式施工工艺,其步骤是:1)采用预制板作为基坑支撑,基坑开挖到所需层板标高,整平开挖面,吊放预制板至整平开挖面作为基坑支撑;预制板与围护的地墙之间预留部分现浇段,2)预制板与地墙之间进行连接和浇筑混凝土,先绑扎预制板与地墙接头钢筋,然后现浇混凝土,形成基坑支撑体系:3)待现浇段达到设计强度,依次开挖基坑,并完成底板及侧墙浇筑。本发明专利技术工期缩短:避免砼支撑及围檩的制作以及中板和顶板现浇所需的排架、模板的时间,避免了凿除支撑和围檩的时间。对于有一道砼支撑和一层中板、顶板的结构,从基坑开挖到结构完成,可节约1个月。劳动强度降低:主体采用预制构件,仅需吊装作业,减少现场作业。

Integral prefabricate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for underground works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whole prefabricated and assemble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for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The steps are: 1) the prefabricated plate is used as the foundation pit support, the foundation pit is excavated to the required laminates, the excavation surface is leveled, the prefabricated plate is suspended to the leveling excavation surface as the foundation pit support, and the precast plate and the enclosed ground wall are reserved in part of the cast-in-place section, 2 ) the precast plate and the ground wall are connected and concreting. First the precast plate and the ground wall joints are reinforced, and then the concrete is cast to form the foundation pit support system: 3) to achieve the design strength, excavate the foundation pit in turn, and complete the floor and side wall pouring. The duration of the invention is shortened: to avoid the production of concrete support and peri purlin and the time of frame and formwork required for the middle plate and roof cast-in-place, and to avoid the time of chisel and purlin. For a structure with a concrete support and a middle plate and roof, it can be saved for 1 months from foundation pit excavation to structure completion. Labor intensity is reduced: the main body adopts precast components, and only needs lifting operations to reduce field operatio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地下工程的整体预制装配式施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地下工程中基坑工程及内部无搭设排架的叠合板结构施工方法,尤其是一种用于地下明挖施工临时支撑与永久结构相结合的整体预制装配式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现有的地下工程中,特别是狭长且多层地下工程,总体分为两个工艺流程,其一为基坑开挖,其二为地下永久砼结构实施。现有地下砼结构施工在基坑支护及开挖结束后进行,依次从下往上浇筑结构。对于单层板,依次搭设排架、模板、绑扎钢筋然后浇筑,多层板则需在下层板施工完成后再按上述步骤实施,其具体施式步骤为:1.施作地下连续墙体、顶圈梁、第一道支撑。2.依次开挖土方至各道支撑中心线下,架设开挖面上方支撑,钢支撑可快速架设。3.如果为混凝土支撑,则到达开挖面后,先铺设素混凝土垫层、绑扎支撑及围檩钢筋、立模、浇筑混凝土。4.混凝土支撑及围檩到达设计强度后,开挖下层土。5.基坑开挖结束后,浇筑混凝土底板,并等待混凝土底板到达设计强度。6.待底板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可拆除的支撑,搭设排架,浇筑上层板。7.浇筑侧墙、中板混凝土,待侧墙、中板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可拆除的支撑。8.浇筑侧墙、顶板,待侧墙、上层板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第一道支撑。9.拆除排架、模板等。现有工艺有以下缺点:1、整个地下结构形成所需的工期较长,工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步骤中:1)基坑开挖过程中砼支撑施工及养护时间;2)板结构施工时排架搭设、模板铺设时间;3)各层板需到达设计强度后才能拆除临时砼支撑,板养护的等待时间;4)砼支撑作为临时结构需在永久板结构形成后凿除,所需的凿除时间。2、现场地下施工,作业环境恶劣。3、临时的砼支撑不是永久结构,浪费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要提供一种用于地下明挖施工临时支撑与永久结构相结合的整体预制装配式施工工艺,用于解决通常实施地下结构中板、顶板需要搭设排架的问题,进而加快工期,以及解决通常临时砼支撑至结构板分别设置导致工期及造价的增加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地下工程的整体预制装配式施工工艺,其步骤是:1)采用预制板作为基坑支撑基坑开挖到所需层板标高,整平开挖面,吊放预制板至整平开挖面作为基坑支撑;预制板与围护的地墙之间预留部分现浇段,或者采用钢结构直接安装;2)预制板与地墙之间进行连接和浇筑混凝土先绑扎预制板与地墙接头钢筋,然后现浇混凝土,形成基坑支撑体系:3)待现浇段达到设计强度,依次开挖基坑,并完成底板及侧墙浇筑;4)依以上顺序完成其它预制中板和预制顶板施工。所述预制板与地墙连接的具体方法:通过地墙接驳器外接钢筋,外接钢筋与预制件钢筋可采用搭接、绑扎搭接、挤压套筒、搭接挤压套筒连接方法中的一种。为了加快现浇段强度的形成以节约工期,可通过现浇高标号或早强砼来完成。为解决预制构板可能存在的受压失稳问题,在预制板上叠合临时型钢。为保证预制间形成整体板结构,预制板上层整体现浇。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支撑采用预制构件。2、为满足基坑变形导致的预制构件安装问题,以及为保证支撑与围护结构能形成整体,预制构件与围护结构之间预留部分现浇段,或者采用钢结构直接安装。3、为保证现浇段与通常方式具有同等的强度及刚度,设计了围护结构与预制间之间的连接构造,并且为了保证分幅地墙的整体稳定性,以免单边受力而偏转,预制构件的宽度较大且搭接两幅地墙。4、预制支撑之间部分与采用预制构件,整体减少了现场作业的时间和强度。5、为保证预制间形成整体板结构,预制件上层整体现浇。因此,本专利技术的施工工艺的工期缩短:避免砼支撑及围檩的制作时间,避免了中板和顶板现浇所需的排架、模板的时间,避免了凿除支撑和围檩的时间。对于有一道砼支撑和一层中板、顶板的结构,从基坑开挖到结构完成,可节约1个月。劳动强度降低:主体采用预制构件,仅需吊装作业,现场作业减少。设备简单:不需用除地墙施工所需成槽机以外的大型机械设备。附图说明图1为用于地下工程的整体预制装配式施工工艺的实施例中施工步骤一示意图;图2为用于地下工程的整体预制装配式施工工艺的实施例中施工步骤二示意图;图3为用于地下工程的整体预制装配式施工工艺的实施例中施工步骤三示意图;图4为用于地下工程的整体预制装配式施工工艺的实施例中施工步骤四示意图;图5为用于地下工程的整体预制装配式施工工艺的实施例中施工步骤五示意图;图1~图5中:(a)为开挖工况下的结构横断面,(b)为支撑工况下的结构平面;图6为用于地下工程的整体预制装配式施工工艺的实施例中施工步骤六示意图;图7为在预制件上叠合临时型钢示意图;图8为图1的左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一种用于地下工程的整体预制装配式施工工艺,其步骤是:(1)基坑开挖到某层板标高,整平开挖面,吊放预制中板2作为基坑支撑,图1(a),(b)所示;预制板2与围护的地墙1之间预留部分现浇段,或者采用钢结构直接安装;(2)绑扎预制板2与地墙接头钢筋3并现浇混凝土,形成基坑支撑体系,图2(a),(b)所示:预制板2与地墙连接的具体方法:通过地墙接驳器4外接钢筋,外接钢筋与预制件的钢筋3可采用搭接、绑扎搭接、挤压套筒、搭接挤压套筒连接方法中的一种。(3)待现浇段5达到设计强度,按通常工艺依次开挖基坑,并完成底板,图3(a),(b)所示。为了加快现浇段强度的形成以节约工期,可通过现浇高标号或早强砼来完成。(4)预制板2之间为基坑开挖预留的空档、采用同类预制板2吊装到位,并绑扎板的上皮钢筋6,图4(a),(b)所示。(5)按通常工艺完成底板及侧墙浇筑,图5(a),(b)所示。(6)依以上顺序完成其它中板和顶板,图6所示。为解决预制板2可能存在的受压失稳问题,在预制板2上叠合临时型钢7(见图7,8)。为保证预制间形成整体板结构,预制板上层整体现浇。现浇部分可以结合整浇层一并浇筑,这样有两个好处,一是现浇一次,二是整体部分厚度增加,利于整体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用于地下工程的整体预制装配式施工工艺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地下工程的整体预制装配式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其步骤是:1)采用预制板作为基坑支撑基坑开挖到所需层板标高,整平开挖面,吊放预制板至整平开挖面作为基坑支撑;预制板与围护的地墙之间预留部分现浇段,或者采用钢结构直接安装;2)预制板与地墙之间进行连接和浇筑混凝土先绑扎预制板与地墙接头钢筋,然后现浇混凝土,形成基坑支撑体系:3)待现浇段达到设计强度,依次开挖基坑,并完成底板及侧墙浇筑;4)依以上顺序完成其它预制中板和预制顶板施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地下工程的整体预制装配式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其步骤是:1)采用预制板作为基坑支撑基坑开挖到所需层板标高,整平开挖面,吊放预制板至整平开挖面作为基坑支撑;预制板与围护的地墙之间预留部分现浇段,或者采用钢结构直接安装;2)预制板与地墙之间进行连接和浇筑混凝土先绑扎预制板与地墙接头钢筋,然后现浇混凝土,形成基坑支撑体系:3)待现浇段达到设计强度,依次开挖基坑,并完成底板及侧墙浇筑;4)依以上顺序完成其它预制中板和预制顶板施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地下工程的整体预制装配式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板与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子松李耀良袁芬陈建兰龚金弟黄骥成杰仇崧羽田奇陈利明董锋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