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南大学专利>正文

经编单针床导湿双面织物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832322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3 15: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经编单针床导湿双面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在单针床经编机上编织而成,采用3把梳栉,分别为第一梳栉GB1、第二梳栉GB2和第三梳栉GB3;具体编织工艺为:所述第一梳栉和第三梳栉做成圈运动形成经平组织,第二梳栉做衬纬组织;在织物工艺正面表现为经平组织,在织物工艺反面表现为衬纬纱;或者,所述第一梳栉做成圈运动形成经平组成,第二梳栉和第三梳栉做间隔性的衬纬组织;在织物工艺正面表现为经平组织,在织物工艺反面表现第二梳栉和第三梳栉的衬纬部分的纱线。本发明专利技术得到的双面织物具有更好的导湿性和服用性能。

Preparation of wet double-sided fabric with warp knitting single needle bed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a warp knitting single needle bed wetting double-sided fabric, which is woven on a single needle bed warp knitting machine with 3 comb Chlamys, respectively, the first comb GB1, second comb Chlamys GB2 and third comb Chlamys GB3, and the concrete weaving process is made of the first comb and third comb Chlamys to form a flat tissue movement. Second combs are made of weft lining; on the face of the fabric, the front of the fabric is flat, and the back of the fabric is lined with weft; or, the first comb is made to form a flat, second comb and third comb to make spaced weft lining; the front of the fabric is flat and is in the fabric worker. The reverse side shows the yarn of second carding and third carding. The double-sided fabric obtained by the invention has better moisture conductivity and wear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经编单针床导湿双面织物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经编单针床导湿双面织物的制备方法,属于经编

技术介绍
为适应现代人追求舒适性的潮流,服装用纺织用品越来越趋向于对于运动休闲类产品的设计以及新型面料的开发。良好的导湿快干性能是使织物具有突出舒适性的关键。制造具有导湿双面针织物通常是编织纬编组织得到的。随着现代纺织技术水平的革新,也产生了很多利用特殊纤维制造使织物达到特定要求的方法,例如用导水和吸水性强的超细纤维,异形纤织造导湿双面织物。对于经编双面织物而言,一般是采用双针床经编机织造。传统单针床经编机生产的织物,一般情况织物的工艺正反面都是显示GB1前梳的原料,后梳GB2/GB3/GB4的原料会被GB1包裹在中间(例如图-1、图1-2所示),厚度方向上前梳的纱线表现在表面如图2所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经编单针床导湿双面织物的制备方法,得到的双面织物具有更好的导湿性和服用性能。按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经编单针床导湿双面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在单针床经编机上编织而成,采用3把梳栉,分别为第一梳栉GB1、第二梳栉GB2和第三梳栉GB3;具体编织工艺为:所述第一梳栉和第三梳栉做成圈运动形成经平组织,第二梳栉做衬纬组织;在织物工艺正面表现为经平组织,在织物工艺反面表现为衬纬纱;或者,所述第一梳栉做成圈运动形成经平组成,第二梳栉和第三梳栉做间隔性的衬纬组织;在织物工艺正面表现为经平组织,在织物工艺反面表现第二梳栉和第三梳栉的衬纬部分的纱线。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梳栉满穿涤纶纱,第二梳栉满穿丙纶纱,第三梳栉满穿涤纶纱。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梳栉满穿涤纶纱,第二梳栉和第三梳栉满穿丙纶纱。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经平组织采用经绒或经斜组织代替。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梳栉做衬纬组织时,第二梳栉只在针背垫纱、针前不垫纱,且第二梳栉垫纱方向与第一梳栉相同,第一梳栉的针背横移距大于第一梳栉和第三梳栉。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梳栉和第三梳栉做间隔性的衬纬组织时,每次衬纬的针背横移针距大于第一梳栉。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梳栉和第三梳栉做间隔性的衬纬组织时,得到的双面织物的织物工艺反面奇数横列显示第二梳栉的纱线,偶数横列显示第三梳栉的纱线。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梳栉和第三梳栉做经平组织时,第一梳栉和第三梳栉每次针背横移两个针距进行针前垫纱。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梳栉和第三梳栉做间隔性的衬纬组织时,第一梳栉进行针背横移两个针距垫纱,第二梳栉和第三梳栉先衬纬后圈或先成圈后衬纬。本专利技术所述经编单针床导湿双面织物的制备方法,得到的导湿双面织物具有良好的导湿快干性能。这种织物在厚度方向上也不同于以往的单面织物,突破了前梳GB1总是在表面的传统,可以表现为反、正面在厚度方向上后梳GB2/GB3的纱线前移。附图说明图1-1为传统单针床经编机生产的织物正面纱线的示意图。图1-2为传统单针床经编机生产的织物反面纱线的示意图。图2为传统单针床经编机生产的织物厚度方向上纱线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得到的双面织物厚度方向上纱线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得到的双面织物厚度方向上纱线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如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经编单针床导湿双面织物的制备方法,在单针床经编机上编织而成,采用3把梳栉,分别为第一梳栉GB1、第二梳栉GB2和第三梳栉GB3;具体编织工艺为:第一梳栉GB1满穿涤纶彩色纱或者普通涤纶纱,第二梳栉GB2满穿丙纶纱,第三梳栉GB3满穿普通涤纶纱;第一梳栉GB1和第三梳栉GB3的纱线编织经平组织,第二梳栉GB2的纱线做衬纬组织,第二梳栉GB2的纱线只在针背垫纱、针前不垫纱且针背横移距大于第一梳栉GB1和第三梳栉GB3,第一梳栉GB1的垫纱数码为1-0/1-2//,第二梳栉GB2的垫纱数码为0-0/3-3//,第三梳栉GB3的垫纱数码为1-2/1-0//。由上述工艺得到的双面织物在织物工艺反面(即织物里层)显示第二梳栉GB2的纱线,丙纶纱线不吸水,可以快速地将汗液导向织物工艺正面(即织物外层),双面织物的纱线最终排列如图3所示;由以上可知,本专利技术得到的导湿双面织物的织物里层为导水层,织物外层为吸水层。在实施例一中,第一梳栉GB1和第三梳栉GB3纱线每次针背横移两个针距进行针前垫纱;第二梳栉GB2纱线作为衬纬纱,垫纱方向与第一梳栉GB1相同,但针背横移针距大于第一梳栉GB1。第一梳栉GB1和第三梳栉GB3的纱线夹持第二梳栉GB2的衬纬纱。采用这种方式,织物里层(即织物工艺反面)表现为衬纬纱,由于不成圈所以较柔软,孔隙大,接触皮肤;织物外层(即织物工艺正面)表现为两根做相反垫纱方向运动的闭口双经平的经平组织。实施例一所得到的导湿双面织物是由多根经纱编织的具有复杂结构的双面织物,表现在里层的纱线做缺垫运动。由于做缺垫运动的部分针前针背都不成圈在里层表面形成浮线将后梳形成的延展线覆盖,成圈的部分在织物工艺正面将第二、三梳栉做成圈运动线圈覆盖,因而做缺垫组织的纱线在织物正反面交织且在织物工艺反面完全覆盖,形成了水分流动良好的渠道,纱线间接触更加密切,可直接将水分传导到织物外层。外层织物编织紧密,里层较为松散,密度差明显且里层经纱采用吸湿性差但芯吸能力很强,吸湿排汗作用明显的丙纶,提高了织物的芯吸能力,加快了导湿速度,外层经纱使用涤纶使得织物具有了快干性能。具体应用为:采用E28特里科经编机KS3,180英寸,机上牵拉密度24,成品纵密26,成品横密13,织物克重198g/m2。组织:第一梳栉GB1:1-0/1-2//;第二梳栉GB2:0-0/3-3//;第三梳栉GB3:1-2/1-0//;原料:A:75D/72f涤纶DTY;B:75D/36f丙纶DTY;穿经:第一梳栉GB1:满穿A;第二梳栉GB2:满穿B;第三GB3:满穿A;送经量:第一梳栉GB1:1179mm/rack;第二梳栉GB2:1024mm/rack;第三梳栉GB3:1179mm/rack。实施例二:如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经编单针床导湿双面织物的制备方法,在单针床经编机上编织而成,采用3把梳栉,分别为第一梳栉GB1、第二梳栉GB2和第三梳栉GB3;具体编织工艺为:第一梳栉GB1满穿涤纶彩色纱或者普通涤纶纱,第二梳栉GB2和第三梳栉GB3满穿丙纶纱;第一梳栉GB1做成圈运动形成经平组织,第二梳栉GB2和第三梳栉GB3做间隔性的衬纬组织(即衬纬和成圈交替进行),每次衬纬的针背横移针距大于第一梳栉GB1。第一梳栉GB1的垫纱数码为1-0/1-2//,第二梳栉GB2的垫纱数码为0-0/2-3//,第三梳栉GB3的垫纱数码为1-0/3-3//。由上述工艺得到的双面织物在织物工艺反面(即织物里层)奇数横列显示第二梳栉GB2的纱线,偶数横列显示第三梳栉GB3的纱线,丙纶纱线不吸水,可以快速地将汗液导向织物工艺正面(即织物外层),双面织物的纱线最终排列如图4所示。实施例一所得到的导湿双面织物是由多根经纱编织的具有复杂结构的双面织物。第一梳栉GB1的纱线进行针背横移两个针距先垫纱,第二梳栉GB2和第三梳栉GB3的纱线先衬纬后成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经编单针床导湿双面织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经编单针床导湿双面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在单针床经编机上编织而成,采用3把梳栉,分别为第一梳栉GB1、第二梳栉GB2和第三梳栉GB3;具体编织工艺为:所述第一梳栉和第三梳栉做成圈运动形成经平组织,第二梳栉做衬纬组织;在织物工艺正面表现为经平组织,在织物工艺反面表现为衬纬纱;或者,所述第一梳栉做成圈运动形成经平组成,第二梳栉和第三梳栉做间隔性的衬纬组织;在织物工艺正面表现为经平组织,在织物工艺反面表现第二梳栉和第三梳栉的衬纬部分的纱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经编单针床导湿双面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在单针床经编机上编织而成,采用3把梳栉,分别为第一梳栉GB1、第二梳栉GB2和第三梳栉GB3;具体编织工艺为:所述第一梳栉和第三梳栉做成圈运动形成经平组织,第二梳栉做衬纬组织;在织物工艺正面表现为经平组织,在织物工艺反面表现为衬纬纱;或者,所述第一梳栉做成圈运动形成经平组成,第二梳栉和第三梳栉做间隔性的衬纬组织;在织物工艺正面表现为经平组织,在织物工艺反面表现第二梳栉和第三梳栉的衬纬部分的纱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编单针床导湿双面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梳栉满穿涤纶纱,第二梳栉满穿丙纶纱,第三梳栉满穿涤纶纱。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编单针床导湿双面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梳栉满穿涤纶纱,第二梳栉和第三梳栉满穿丙纶纱。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编单针床导湿双面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经平组织采用经绒或经斜组织代替。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编单针床导湿双面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晴蒋高明丛洪莲缪旭红马丕波万爱兰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