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岳娇专利>正文

一种改良聚酯树脂清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31181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3 15: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良聚酯树脂清漆,属于涂料生产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聚酯树脂清漆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二甲酸酐20~30份、邻苯二甲酸酐40~75份、1,2‑丙二醇8~20份、聚乙二醇3~12份、有机锡催化剂1~5份、乙酸甲酯70~130份、纳米级二氧化钛粉末5~17份、抗结皮剂3~9份、异噻唑酮2‑7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聚酯树脂清漆其配方经过改良,解决了现有树脂清漆漆膜容易变黄、发硬、毒性大等问题,环保、低毒,兼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是一种性质稳定的改良聚酯树脂清漆。

A modified polyester resin varnish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improved polyester resin varnish,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coating production. The polyester resin varnish is a unit of weight, including the following ingredients: two methanic anhydride 20~30 portion, 40~75 phr phthalic anhydride, 1,2 propylene glycol 8~20, 3~12 portion of polyethylene glycol, 1~5 portion of organotin catalyst, 70~130 portion of methyl acetate, 17 nanoscale titanium dioxide powder 5~, 3~9 portion of skin resistant agent and 2 isothiazolone. 7 copies. The formula of the polyester resin varnish has been improved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easy to yellowing, hard and toxic,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low toxicity and good antibacterial properties. It is a modified polyester resin varnish with a stable na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良聚酯树脂清漆
本专利技术属于涂料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改良聚酯树脂清漆。
技术介绍
聚酯树脂漆是以不饱和聚酯和苯乙烯为主要成膜物质的无溶剂型漆。其特性是:可高温固化,也可常温固化(施工温度不小于15度),干燥速度快。漆膜丰满厚实,有较好的光泽度、曝光性和透明度,漆膜硬度高、耐磨、耐热、耐寒、耐水、耐多种化学药品的作用。含固量高,涂饰一次漆膜厚度可达200-300μm。固化时溶剂挥发少,污染少。现有聚酯树脂清漆的缺点是:漆膜附着力差、稳定性差、不耐冲击,多为双组分固化型,施工配制较麻烦,涂抹破损不易修复,涂膜干性不易掌握,表面易受氧阻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改良聚酯树脂清漆。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改良聚酯树脂清漆,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二甲酸酐20~30份、邻苯二甲酸酐40~75份、1,2-丙二醇8~20份、聚乙二醇3~12份、有机锡催化剂1~5份、乙酸甲酯70~130份、纳米级二氧化钛粉末5~17份、抗结皮剂3~9份、异噻唑酮2-7份。优选的,所述改良聚酯树脂清漆还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吐温-803-7份、卵磷脂4-9份。所述抗结皮剂为双戊烯。所述的聚酯树脂清漆其制备步骤如下:S1:反应釜中通入保护氮气,加入1/5的乙酸甲酯,再加入二甲酸酐、邻苯二甲酸酐、1,2-丙二醇、有机锡催化剂,升温至140℃搅拌反应,保温2h;继续升温至150-165℃搅拌反应,保温1-2h;反应完后,待反应液降温至室温,抽滤除去溶剂,得聚酯树脂;S2:将步骤S1制得的聚酯树脂加入反应釜中,再依次加入聚乙二醇、剩余的乙酸甲酯、抗结皮剂、纳米级二氧化钛粉末,升温至40~60℃,在转速为300~400rpm转速下充分搅拌0.5~1h,加入吐温-80、卵磷脂,继续搅拌0.5-1h;冷却至室温后,过筛,出料。本专利技术通过配方的改良,加入防结皮剂、抗菌剂、卵磷脂等组分,解决了现有树脂清漆漆膜容易变黄、发硬、毒性大、抗菌性弱的问题,环保、低毒,兼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是一种性质稳定的改良聚酯树脂清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更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说明。为便于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实例加以说明,这些实例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但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一种改良聚酯树脂清漆,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备:二甲酸酐22份、邻苯二甲酸酐50份、1,2-丙二醇10份、聚乙二醇5份、有机锡催化剂3份、乙酸甲酯100份、纳米级二氧化钛粉末10份、抗结皮剂双戊烯5份、异噻唑酮4份;制备步骤如下:S1:反应釜中通入保护氮气,加入1/5的乙酸甲酯,再加入二甲酸酐、邻苯二甲酸酐、1,2-丙二醇、有机锡催化剂,升温至140℃搅拌反应,保温2h;继续升温至150-155℃搅拌反应,保温1h;反应完后,待反应液降温至室温,抽滤除去溶剂,得聚酯树脂;S2:将步骤S1制得的聚酯树脂加入反应釜中,再依次加入聚乙二醇、剩余的乙酸甲酯、抗结皮剂、纳米级二氧化钛粉末,升温至40~50℃,在转速为300rpm转速下充分搅拌1h;冷却至室温后,过筛,出料。实施例2一种改良聚酯树脂清漆,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备:二甲酸酐25份、邻苯二甲酸酐40份、1,2-丙二醇8份、聚乙二醇份、有机锡催化剂4份、乙酸甲酯130份、纳米级二氧化钛粉末17份、抗结皮剂双戊烯6份、异噻唑酮2份;制备步骤如下:S1:反应釜中通入保护氮气,加入1/5的乙酸甲酯,再加入二甲酸酐、邻苯二甲酸酐、1,2-丙二醇、有机锡催化剂,升温至140℃搅拌反应,保温2h;继续升温至160-165℃搅拌反应,保温2h;反应完后,待反应液降温至室温,抽滤除去溶剂,得聚酯树脂;S2:将步骤S1制得的聚酯树脂加入反应釜中,再依次加入聚乙二醇、剩余的乙酸甲酯、抗结皮剂、纳米级二氧化钛粉末,升温至40~48℃,在转速为300rpm转速下充分搅拌0.5h;冷却至室温后,过筛,出料。实施例3一种改良聚酯树脂清漆,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备:二甲酸酐20份、邻苯二甲酸酐75份、1,2-丙二醇20份、聚乙二醇12份、有机锡催化剂5份、乙酸甲酯70份、纳米级二氧化钛粉末5份、抗结皮剂双戊烯3份、异噻唑酮5份、吐温-803份、卵磷脂4份;制备步骤如下:S1:反应釜中通入保护氮气,加入1/5的乙酸甲酯,再加入二甲酸酐、邻苯二甲酸酐、1,2-丙二醇、有机锡催化剂,升温至140℃搅拌反应,保温2h;继续升温至150-165℃搅拌反应,保温1.5h;反应完后,待反应液降温至室温,抽滤除去溶剂,得聚酯树脂;S2:将步骤S1制得的聚酯树脂加入反应釜中,再依次加入聚乙二醇、剩余的乙酸甲酯、抗结皮剂、纳米级二氧化钛粉末,升温至45~50℃,在转速为400rpm转速下充分搅拌1h,加入吐温-80、卵磷脂,继续搅拌0.5h;冷却至室温后,过筛,出料。实施例4一种改良聚酯树脂清漆,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备:二甲酸酐30份、邻苯二甲酸酐65份、1,2-丙二醇15份、聚乙二醇8份、有机锡催化剂1份、乙酸甲酯115份、纳米级二氧化钛粉末12份、抗结皮剂双戊烯9份、异噻唑酮7份、吐温-807份、卵磷脂9份;制备步骤如下:S1:反应釜中通入保护氮气,加入1/5的乙酸甲酯,再加入二甲酸酐、邻苯二甲酸酐、1,2-丙二醇、有机锡催化剂,升温至140℃搅拌反应,保温2h;继续升温至150-165℃搅拌反应,保温1h;反应完后,待反应液降温至室温,抽滤除去溶剂,得聚酯树脂;S2:将步骤S1制得的聚酯树脂加入反应釜中,再依次加入聚乙二醇、剩余的乙酸甲酯、抗结皮剂、纳米级二氧化钛粉末,升温至50~60℃,在转速为400rpm转速下充分搅拌0.5h,加入吐温-80、卵磷脂,继续搅拌1h;冷却至室温后,过筛,出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良聚酯树脂清漆,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二甲酸酐20~30份、邻苯二甲酸酐40~75份、1,2‑丙二醇8~20份、聚乙二醇3~12份、有机锡催化剂1~5份、乙酸甲酯70~130份、纳米级二氧化钛粉末5~17份、抗结皮剂3~9份、异噻唑酮2‑7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良聚酯树脂清漆,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二甲酸酐20~30份、邻苯二甲酸酐40~75份、1,2-丙二醇8~20份、聚乙二醇3~12份、有机锡催化剂1~5份、乙酸甲酯70~130份、纳米级二氧化钛粉末5~17份、抗结皮剂3~9份、异噻唑酮2-7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聚酯树脂清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吐温-803-7份、卵磷脂4-9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聚酯树脂清漆,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结皮剂为双戊烯。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酯树脂清漆,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步骤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岳娇
申请(专利权)人:黄岳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