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袋悬挂加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827976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3 1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输液袋悬挂加压装置,包括顶框架(100)、第一竖支杆(201)、第二竖支杆(202)、第三竖支杆(203)、第四竖支杆(204)、弹簧(3)、第一辊筒(401)、第二辊筒(402)、第一轴(501)、第二轴(502)、勾体(7);第一辊筒(401)与第二辊筒(402)之间的间隙形成输液袋通过空间;弹簧(3)的顶端连接顶框架(100),弹簧(3)的底端连接勾体(7);勾体(7)位于输液袋通过空间的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通过弹簧能够适应输液袋的重量,自动驱动输液袋提升移动,从而使得两个辊筒先后挤压输液袋的顶部至底部,利于加压输液。

Infusion bag suspension pressurization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infusion bag suspension pressurization device, including a top frame (100), a first vertical branch (201), a second vertical branch rod (202), a third vertical branch rod (203), a fourth vertical branch (204), a spring (3), a first roller (401), a second roller (402), a first shaft (501), a second axis, and a hook. The clearance between the rollers (402) is formed through the space of the infusion bag; the top of the spring (3) is connected to the top frame (100), the bottom end of the spring (3) is connected with the hook body (7), and the hook body (7) is located above the space through the infusion bag. The utility model can adapt the weight of the infusion bag by the spring, and automatically drive the infusion bag to improve and move, so that the two rollers can successively squeeze the top to the bottom of the infusion bag, which is beneficial to the pressure infus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输液袋悬挂加压装置
本技术涉及输液辅助装置,具体地,涉及输液袋悬挂加压装置。
技术介绍
在关节镜手术中需要大量的生理盐水灌洗关节腔,并使腔内形成一定的压力以利于关节镜器械在腔内的操作且有助于止血。但是当悬挂的输液袋内的生理盐水即将用完时,常导致关节腔内的压力不够而影响关节腔内的止血,不利于手术操作。目前通常是由护士通过人工徒手挤压的方式将输液袋内剩余的小部分液体完全挤出,以维持关节腔内的水压。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输液袋悬挂加压装置。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输液袋悬挂加压装置,包括顶框架100、第一竖支杆201、第二竖支杆202、第三竖支杆203、第四竖支杆204、弹簧3、第一辊筒401、第二辊筒402、第一轴501、第二轴502、勾体7;顶框架100向下延伸出第一竖支杆201、第二竖支杆202、第三竖支杆203、第四竖支杆204;第一竖支杆201的底端与第二竖支杆202的底端之间连接有第一轴501,其中,第一轴501上安装有第一辊筒401;第三竖支杆203的底端与第四竖支杆204的底端之间连接有第二轴502,其中,第二轴502上安装有第二辊筒402;第一辊筒401与第二辊筒402相互平行;第一辊筒401与第二辊筒402之间的间隙形成输液袋通过空间;弹簧3的顶端连接顶框架100,弹簧3的底端连接勾体7;勾体7位于输液袋通过空间的上方。优选地,所述弹簧3在自然状态时,勾体7靠近顶框架100;所述弹簧3悬挂输液袋后能够被拉伸使得勾体7由顶框架100向所述输液袋通过空间靠近。优选地,所述顶框架100包括第一横支杆101、第二横支杆102、第三横支杆103、第四横支杆104、第五横支杆105;第一横支杆101、第二横支杆102、第三横支杆103、第四横支杆104依次首尾连接构成矩形框架;第五横支杆105连接在第二横支杆102的中点与第四横支杆104的中点之间;弹簧3的顶端连接第五横支杆105的中点;第一横支杆101、第三横支杆103均为伸缩杆;第一竖支杆201、第二竖支杆202、第三竖支杆203、第四竖支杆204均为伸缩杆。优选地,第一竖支杆201、第二竖支杆202、第三竖支杆203、第四竖支杆204均为折叠杆;折叠杆的折叠处均位于杆体的中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技术能够通过弹簧能够适应输液袋的重量,自动驱动输液袋提升移动,从而使得两个辊筒先后挤压输液袋的顶部至底部,利于加压输液并维持关节腔内水压,从而有助于手术顺利进行。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输液袋悬挂加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为刚输液状态,图2为快完成输液状态。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输液袋悬挂加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示出:顶框架100第一横支杆101第二横支杆102第三横支杆103第四横支杆104第五横支杆105折叠杆的折叠处200第一竖支杆201第二竖支杆202第三竖支杆203第四竖支杆204弹簧3第一辊筒401第二辊筒402第一轴501第二轴502输液袋6勾体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输液袋悬挂加压装置,包括顶框架100、第一竖支杆201、第二竖支杆202、第三竖支杆203、第四竖支杆204、弹簧3、第一辊筒401、第二辊筒402、第一轴501、第二轴502、勾体7;顶框架100向下延伸出第一竖支杆201、第二竖支杆202、第三竖支杆203、第四竖支杆204;第一竖支杆201的底端与第二竖支杆202的底端之间连接有第一轴501,其中,第一轴501上安装有第一辊筒401;第三竖支杆203的底端与第四竖支杆204的底端之间连接有第二轴502,其中,第二轴502上安装有第二辊筒402;第一辊筒401与第二辊筒402相互平行;第一辊筒401与第二辊筒402之间的间隙形成输液袋通过空间;弹簧3的顶端连接顶框架100,弹簧3的底端连接勾体7;勾体7位于输液袋通过空间的上方。所述弹簧3在自然状态时,勾体7靠近顶框架100;所述弹簧3悬挂输液袋后能够被拉伸使得勾体7由顶框架100向所述输液袋通过空间靠近。所述顶框架100包括第一横支杆101、第二横支杆102、第三横支杆103、第四横支杆104、第五横支杆105;第一横支杆101、第二横支杆102、第三横支杆103、第四横支杆104依次首尾连接构成矩形框架;第五横支杆105连接在第二横支杆102的中点与第四横支杆104的中点之间;弹簧3的顶端连接第五横支杆105的中点;第一横支杆101、第三横支杆103均为伸缩杆;第一竖支杆201、第二竖支杆202、第三竖支杆203、第四竖支杆204均为伸缩杆;或者第一竖支杆201、第二竖支杆202、第三竖支杆203、第四竖支杆204均为折叠杆;折叠杆的折叠处均位于杆体的中部。如图1所示,勾体上被悬挂上一袋新的输液袋,此时输液袋较重,因此通过勾体拉伸弹簧,使得弹簧的底端靠近第一辊筒与第二辊筒之间的间隙;随着输液袋中液体的减少,输液袋的重量变轻,因此在弹簧回复力的作用下,输液袋将逐渐被勾体向上拉动,这样,从而输液袋的顶部至底部可以先后通过第一辊筒与第二辊筒之间的间隙,其中,由于所述间隙的空间较小,因此输液袋进入所述间隙的部位将收到挤压。其中,在要悬挂输液袋和要取下输液袋时,均可以参照图3将第一竖支杆与第二竖支杆进行一定角度的折叠,从而获取操作空间。本技术不需要电机驱动即可根据输液袋的重量变化改变输液袋的高度位置。图1所示实施例中,有一对辊筒,辊筒的长度与一个输液袋的宽度相匹配,而在一个变化例中,辊筒的长度可以加长,例如与两个左右并列的输液袋的宽度总和相匹配,在另一个变化例中,可以在一对辊筒之间放入两个输液袋,在有一个变化例中,可以布置多对辊筒,例如两对辊筒,每对辊筒中分别置入一个输液袋。以上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技术的实质内容。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输液袋悬挂加压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输液袋悬挂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框架(100)、第一竖支杆(201)、第二竖支杆(202)、第三竖支杆(203)、第四竖支杆(204)、弹簧(3)、第一辊筒(401)、第二辊筒(402)、第一轴(501)、第二轴(502)、勾体(7);顶框架(100)向下延伸出第一竖支杆(201)、第二竖支杆(202)、第三竖支杆(203)、第四竖支杆(204);第一竖支杆(201)的底端与第二竖支杆(202)的底端之间连接有第一轴(501),其中,第一轴(501)上安装有第一辊筒(401);第三竖支杆(203)的底端与第四竖支杆(204)的底端之间连接有第二轴(502),其中,第二轴(502)上安装有第二辊筒(402);第一辊筒(401)与第二辊筒(402)相互平行;第一辊筒(401)与第二辊筒(402)之间的间隙形成输液袋通过空间;弹簧(3)的顶端连接顶框架(100),弹簧(3)的底端连接勾体(7);勾体(7)位于输液袋通过空间的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液袋悬挂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框架(100)、第一竖支杆(201)、第二竖支杆(202)、第三竖支杆(203)、第四竖支杆(204)、弹簧(3)、第一辊筒(401)、第二辊筒(402)、第一轴(501)、第二轴(502)、勾体(7);顶框架(100)向下延伸出第一竖支杆(201)、第二竖支杆(202)、第三竖支杆(203)、第四竖支杆(204);第一竖支杆(201)的底端与第二竖支杆(202)的底端之间连接有第一轴(501),其中,第一轴(501)上安装有第一辊筒(401);第三竖支杆(203)的底端与第四竖支杆(204)的底端之间连接有第二轴(502),其中,第二轴(502)上安装有第二辊筒(402);第一辊筒(401)与第二辊筒(402)相互平行;第一辊筒(401)与第二辊筒(402)之间的间隙形成输液袋通过空间;弹簧(3)的顶端连接顶框架(100),弹簧(3)的底端连接勾体(7);勾体(7)位于输液袋通过空间的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袋悬挂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裕昌杨建军王建广涂祖波席跃赵身力杨伽捷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