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氢混合气加湿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2208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氮氢混合气加湿槽,涉及一种在硅钢生产过程中对氮氢混合气进行加湿的装置。针对现有加湿装置存在效率低下、加湿效果不好的问题,本专利提供一种脱炭加湿槽,它可以提高氮氢混合气的加湿效率。所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方案实现的:一种氮氢混合气加湿槽,它包括筒体及设置在筒体内的氮氢混合气喷吹管,所述喷吹管上设有可使气体向下方或侧下方喷出的出气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更好的对氮氢混合气加湿的效果,它结构简单,容易操作,且维护简单,因此利于推广应用。(*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在硅钢生产过程中对氮氢混合气进行加湿的装置。
技术介绍
钢铁企业高附加值产品硅钢的生产用带钢脱炭退火,需使用经加湿到 一定温度下的饱和含水量的氮氢混合气。目前对氮氢混合气进行加湿的装 置是,利用喷吹管将氮氢混合气引入热水中,在喷吹管上开有出气孔,通 过出气孔向水中喷吹氮氢混合气,氮氢混合气与热水接触后,形成一定温 度下的含水气体,再从加湿器顶部接出,进入下一步工序。上述加湿器中的喷吹管水平设置,出气孔开在喷吹管中轴线水平位置 的管壁上,由于气体进入热水中后直接向上逸出,因此气体与热水接触时 间短,效率低下,加湿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加湿装置存在效率低下、加湿效果不好的问题,本专利提供 一种脱炭加湿槽,它可以提高氮氢混合气的加湿效率。所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方案实现的一种氮氢混合气加湿槽,它包括简体及设置在简体内的氮氢混合气喷 吹管,所述喷吹管上设有可使气体向下方或侧下方喷出的出气孔。 达到使气体向下方或侧下方喷出的目的,可以釆用下述结构喷吹管的任一横截面为圆形,且至少有一根管非竖直设置,出气孔设 置在喷吹管中轴线以下的管壁上。优选喷吹管水平设置。或者,喷吹管为三棱形管,三棱形管的一个面水平布置,另两个面上 开有出气孔。或者,喷吹管竖直设置,同一出气孔在喷吹管内壁上的开孔位置高于 外壁上的开孔位置。下述结构可以使氮氢混合气更均匀地喷入水中以达到更好的加湿效果。喷吹管包括进气管,进气管的一端连接气体分配管,气体分配管的另 一端连接喷气管,喷气管的管壁上开有出气孔;所述气体分配管为二至五 根且按圆周方向均匀布置,所有气体分配管都具有同一交点,进气管的一 端连接在几根气体分配管的交叉处。优选地,进气管、气体分配管及喷气管都为圆管,所述进气管竖直设 置,喷气管水平设置,出气孔设置在喷气管中轴线以下部分的管壁上。优选地,气体分配管由水平部分和竖直部分组成,竖直部分的气体分 配管上开有出气孔,同一出气孔在气体分配管内壁上的开孔位置高于外壁 上的开孔位置。更优选地,水平部分的气体分配管上开有出气孔,出气孔设置在气体 分配管中轴线以下部分的管壁上。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还可以选择喷气管为三棱形管,三棱形管的一 个面水平布置,另两个面上开有出气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更好的对氮氢混合气加湿的效果,它结构简单,容易操作,且维护简单,因此利于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l是具体实施方式一的结构示意图2是图1的俯视图3是喷气管2的结构示意图4是图3的俯视图5是图3的I处放大图6是图1的A-A剖面放大图7是具体实施方式二的结构示意图8是具体实施方式三的结构示意图9是具体实施方式四的结构示意图IO是图9的俯视图ll是具体实施方式五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简体一1,喷吹管一2,出气孔一3,进气管一21,气体分配管一 22,喷气管一23,氮氢混合气进口一5、氮氢混合气出口一6、补充水管一7、 人孔一8、电加热器一9、玻璃管液位计一IO、液位测量控制接口一ll,加 湿槽支座一12。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详细阐述本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一种氮氢混合气加湿槽,它包括简体1及设置在简体1内的氮氢混合 气喷吹管2,它的工作过程如下首先在简体l内装有热水,喷吹管2设置在热水中。使氮氢混合气从进口 5进入喷吹管2,喷吹管2上设有出气孔3, 气体通过出气孔3喷入水中。氮氢混合气与热水接触后,形成一定温度下 的饱和含水量的氮氢混合气,从氮氢混合气出口6接出。本专利提供的技术方案是,在喷吹管2上设有可使气体向下方或侧下 方喷出的出气孔3。下述结构可以实现使气体向下方或侧下方喷出的目的参照图1至图6,喷吹管2的任一横截面为圆形,且至少有一根管非竖 直设置,出气孔3设置在喷吹管2中轴线以下的管壁上。喷吹管2可以水平设置也可以倾斜设置,只要不是竖直设置,都可以 使喷吹管2的中轴线将喷吹管分成上下两部分。将出气孔3设置在中轴线 以下的管壁上,这样,由于喷吹管内压力的作用,从出气孔3喷出的气体 首先要向下方或斜下方运动一段距离后再向上逸出,这就增加了气体在水 中的停留时间,因此加强了气体的加湿效果。图l所示喷吹管2水平设置,它具有方便安装、加湿效果好的优点。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提供另一种结构,它同样可以实现使气体向下方或侧下方 喷出的目的。在无额外说明的情况下,本实施方式未描述的结构与实施方式一相同。 本实施方式所述喷吹管2为三棱形管,参照图7,三棱形管的一个面水 平布置,另两个面上开有出气孔,开有出气孔的面设置在水平面的下方。 这样,气体从两个斜下方的出气孔3内喷出,同样可以增加气体在水中的 停留时间。实际使用中,四棱管、五棱管、六棱管等都可以实现所述目的,因此 都视为对本专利的等同替换,因此都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提供另一种结构,它同样可以实现使气体向下方或侧下方 喷出的目的。在无额外说明的情况下,本实施方式未描述结构与实施方式一相同。 本实施方式所述喷吹管2竖直设置,参照图8,同一出气孔3在喷吹管 内壁2a上的开孔位置高于在外壁2b上的开孔位置。显然,所述结构同样 可以使气体朝斜下方的方向喷出,因此同样可以增加气体在水中的停留时 间。具体实施方式四与前述实施方式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方式可以使氮氢混合气在喷入 水中之前更均匀地分配,从而达到更好的加湿效果。参照图9、图10,喷吹管2包括进气管21,进气管21的一端连接气体 分配管22,气体分配管22的另一端连接喷气管23,喷气管23的管壁上开 有出气孔;所述气体分配管22为二至五根且按圆周方向均匀布置,所有气 体分配管都具有同一交点,进气管21的一端连接在几根气体分配管22的 交叉处。本实施方式设置多根气体分配管22,避免了只有一根气体分配管而带 来的气体分配不均而影响加湿效果的问题。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中,进气管21、气体分配管22及喷气管23都为圆管,所述进气管竖直设置,喷气管水平设置,参照图ll,出气孔3设置在喷气管 23中轴线以下部分的管壁上。具体实施方式六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四不同之处在于,气体分配管22由水平部 分和竖直部分组成,竖直部分的气体分配管上开有出气孔,同一出气孔在 气体分配管内壁上的开孔位置高于外壁上的开孔位置。水平部分的气体分配管上开有出气孔,出气孔设置在气体分配管中轴 线以下部分的管壁上。具体实施方式七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四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喷气管2为三棱形 管,三棱形管的一个面水平布置,另两个面上开有出气孔。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方式只是对本专利的示例性说明而并非限定 它的保护范围,本领域人员对本专利所做的非实质性改变,只要是不经过 创造性劳动就能够得到的,都视为对本专利的等同替换,因此都应在本专 利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氮氢混合气加湿槽,它包括筒体及设置在筒体内的氮氢混合气喷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吹管上设有可使气体向下方或侧下方喷出的出气孔。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氮氢混合气加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吹管的任一横截面为圆形,且至少有一根管非竖直设置,出气孔设置在喷吹管 中轴线以下的管壁上。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氣氢混合气加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吹管 水平设置。4. 根据权利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氮氢混合气加湿槽,它包括筒体及设置在筒体内的氮氢混合气喷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吹管上设有可使气体向下方或侧下方喷出的出气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炳成田国庆夏朝晖蔡令放汪学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