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无油涡旋风源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817165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8 08: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无油涡旋风源系统,包括一号壳体、二号壳体和减震底座,所述一号壳体和二号壳体均为机器铣削制成,且一号壳体和二号壳体内均设有空腔,所述一号壳体和二号壳体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所述减震底座顶端粘接有高密度橡胶垫,所述减震底座与一号壳体之间通过螺栓固定,且一号壳体位于高密度橡胶垫的上方,所述一号壳体底端通过螺栓固定有进风管和出风管,且进风管和出风管一侧均与二号壳体焊接,所述一号壳体空腔内套接有电机,所述电机远离二号壳体一侧输出轴套接有散热扇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对出口空气进行进一步过滤,降低空气含油量,使得气体质量更高,可以提高减震效果,延长机器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无油涡旋风源系统
本技术涉及无油涡旋风源系统
,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无油涡旋风源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的城市新能源汽车普遍使用的是进口的风源系统,一方面价格昂贵,另一方面风源系统一般采用往复式活塞空气压缩机,存在振动大、泵风效率低、供气气流有脉动行得缺点,在工作时,汽车和空气压缩机的振动都比较大,容易产生相互影响,影响了汽车和风源系统的工作稳定性。进一步,由于普通有油压缩机与油封真空泵采用油来润滑与密封,就对被压缩流体、被抽真空腔体及外部环境造成了油污染;因此,人们开始研究开发无油压缩机与无油真空泵。目前,现有的无油压缩机和无油真空泵,如往复式压缩机、罗茨式无油真空泵及爪式无油真空泵都存在振动大、噪音高、气体含油量超标等弊端,所以现提出一种新能源汽车无油涡旋风源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无油涡旋风源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无油涡旋风源系统,包括一号壳体、二号壳体和减震底座,所述一号壳体和二号壳体均为机器铣削制成,且一号壳体和二号壳体内均设有空腔,所述一号壳体和二号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能源汽车无油涡旋风源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能源汽车无油涡旋风源系统,包括一号壳体(1)、二号壳体(6)和减震底座(10),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壳体(1)和二号壳体(6)均为机器铣削制成,且一号壳体(1)和二号壳体(6)内均设有空腔,所述一号壳体(1)和二号壳体(6)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所述减震底座(10)顶端粘接有高密度橡胶垫(9),所述减震底座(10)与一号壳体(1)之间通过螺栓固定,且一号壳体(1)位于高密度橡胶垫(9)的上方,所述一号壳体(1)底端通过螺栓固定有进风管(12)和出风管(8),且进风管(12)和出风管(8)一侧均与二号壳体(6)焊接,所述一号壳体(1)空腔内套接有电机(3),所述电机(3)远离二号壳体(6)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无油涡旋风源系统,包括一号壳体(1)、二号壳体(6)和减震底座(10),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壳体(1)和二号壳体(6)均为机器铣削制成,且一号壳体(1)和二号壳体(6)内均设有空腔,所述一号壳体(1)和二号壳体(6)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所述减震底座(10)顶端粘接有高密度橡胶垫(9),所述减震底座(10)与一号壳体(1)之间通过螺栓固定,且一号壳体(1)位于高密度橡胶垫(9)的上方,所述一号壳体(1)底端通过螺栓固定有进风管(12)和出风管(8),且进风管(12)和出风管(8)一侧均与二号壳体(6)焊接,所述一号壳体(1)空腔内套接有电机(3),所述电机(3)远离二号壳体(6)一侧输出轴套接有散热扇叶(2),所述一号壳体(1)远离散热扇叶(2)一端设有轴承槽,且二号壳体(6)设有与其对应的轴承槽,两个所述轴承槽内均套接有防水轴承(5),所述电机(3)靠近二号壳体(6)一侧输出轴套接在防水轴承(5)内圈上,且电机(3)靠近二号壳体(6)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聚散流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