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索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815811 阅读:2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8 07: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钢索固定装置,包括:在一端分别具有通孔的第一夹紧件9与第二夹紧件4、设置有第一贯通螺孔的固定件5、螺杆6,其中,在所述第一夹紧件9与所述第二夹紧件4远离所述通孔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二贯通螺孔,且所述第一夹紧件9与所述第二夹紧件4分别设置有相配合的弧形凹槽,所述螺杆6穿过所述第一贯通螺孔与所述第二贯通螺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拆装方便,结构简单,成本低,能够对钢索或管道起到有效的固定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索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特别涉及一种钢索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建筑中,经常会应用到大型钢框架结构,框架横梁上常采用拉索结构,现有拉索结构采用的是用螺栓直接将钢索的一端固定在钢结构上,将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在建筑支架上,在大型钢框架横梁上采用拉索,能够起到良好的抗风抗震效果,同时能提高钢框架横梁的稳定性,为了保证钢索对框架的有效束缚和良好的受力,施加在螺栓上的压力非常大,加之反复的旋钮,会使被压的钢索变形,分丝,甚至部分断裂,直接影响钢索的抗拉强度,同时,由于在固定螺栓上直接施加的旋紧力过大,容易造成螺栓结构本身的滑丝,从而出现钢索脱落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索固定装置,使得本技术拆装方便,能够对钢索或管道起到有效的固定作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钢索固定装置,包括:在一端分别具有通孔的第一夹紧件9与第二夹紧件4、设置有第一贯通螺孔的固定件5、螺杆6,其中,在所述第一夹紧件9与所述第二夹紧件4远离所述通孔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二贯通螺孔,且所述第一夹紧件9与所述第二夹紧件4分别设置有相配合的弧形凹槽,所述螺杆6穿过所述第一贯通螺孔与所述第二贯通螺孔。优选的,还包括:转轴11、一端设置有连接件12的转接件3,所述连接件12包括一侧开口的腔体,且在所述腔体相对位置设置一腔内通孔与一盲孔,所述转轴11穿过所述腔内通孔与所述通孔,并插入所述盲孔,将所述第一夹紧件9与第二夹紧件4带有所述通孔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腔体中。优选的,所述第一夹紧件9与所述第二夹紧件4通过所述转轴11延所述腔体的开口转动。优选的,在所述转接件3上设置有第二压垫13,且通过螺接或焊接的方式进行固定,或通过铣加工与所述转接件3一体成型。优选的,还包括:螺母1,且通过螺接的方式固定在远离所述连接件12的所述转接件3的一端。优选的,还包括:第一压垫2,所述第一压垫2位于所述螺母1与所述第二压垫13之间。优选的,还包括:紧定螺钉10,且在所述腔内通孔的平面内,设置有与所述腔内通孔相垂直的第三贯通螺孔,在所述转轴11插入所述腔内通孔后,将所述紧定螺钉10插入所述第三贯通螺孔,以固定所述转轴11与所述转接件3。优选的,所述弧形凹槽内设置有锯齿,所述第一夹紧件9远离所述通孔的一端设置有向外凸出的凸部。优选的,所述固定件5为蝴蝶型,且延所述第一贯通螺孔对称。优选的,还包括第一垫圈7、第二垫圈8,其中所述第一垫圈7为弹垫,所述第二垫圈8为平垫,且都位于所述第二夹紧件4的所述第二贯通螺孔与所述固定件5之间。本技术的优点为:本技术拆装方便,结构简单,成本低,且能够对钢索或管道起到有效的固定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剖面图。其中,附图标记为:螺母1第一压垫2转接件3第二夹紧件4固定件5螺杆6第一垫圈7第二垫圈8第一夹紧件9紧定螺钉10转轴11连接件12第二压垫13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技术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如图1和2和3所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钢索固定装置,包括:在一端分别具有通孔的第一夹紧件9与第二夹紧件4、设置有第一贯通螺孔的固定件5、螺杆6,其中,在所述第一夹紧件9与所述第二夹紧件4远离所述通孔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二贯通螺孔,且所述第一夹紧件9与所述第二夹紧件4分别设置有相配合的弧形凹槽,所述螺杆6穿过所述第一贯通螺孔与所述第二贯通螺孔。如图2和3所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为还包括:转轴11、一端设置有连接件12的转接件3,所述连接件12包括一侧开口的腔体,且在所述腔体相对位置设置一腔内通孔与一盲孔,所述转轴11穿过所述腔内通孔与所述通孔,并插入所述盲孔,将所述第一夹紧件9与第二夹紧件4带有所述通孔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腔体中,另外转接件3一端具有螺纹。如图2和3所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为:所述第一夹紧件9与所述第二夹紧件4通过所述转轴11延所述腔体的开口转动。如图2和3所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为:在所述转接件3上设置有第二压垫13,且通过螺接或焊接的方式进行固定,或通过铣加工与所述转接件3一体成型。如图2和3所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为还包括:螺母1,且通过螺接的方式固定在远离所述连接件12的所述转接件3的一端。如图2和3所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为还包括:第一压垫2,所述第一压垫2位于所述螺母1与所述第二压垫13之间。如图2和3所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为还包括:紧定螺钉10,且在所述腔内通孔的平面内,设置有与所述腔内通孔相垂直的第三贯通螺孔,在所述转轴11插入所述腔内通孔后,将所述紧定螺钉10插入所述第三贯通螺孔,以固定所述转轴11与所述转接件3。如图2和3所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为所述弧形凹槽内设置有锯齿,且所述第一夹紧件9远离所述通孔的一端设置有向外凸出的凸部。如图2和3所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为所述固定件5为蝴蝶型,且延所述第一贯通螺孔对称。如图2和3所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为还包括:第一垫圈7、第二垫圈8,其中所述第一垫圈7为弹垫,所述第二垫圈8为平垫,且都位于所述第二夹紧件4的所述第二贯通螺孔与所述固定件5之间。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钢索固定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索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在一端分别具有通孔的第一夹紧件(9)与第二夹紧件(4)、设置有第一贯通螺孔的固定件(5)、螺杆(6),其中,在所述第一夹紧件(9)与所述第二夹紧件(4)远离所述通孔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二贯通螺孔,且所述第一夹紧件(9)与所述第二夹紧件(4)分别设置有相配合的弧形凹槽,所述螺杆(6)穿过所述第一贯通螺孔与所述第二贯通螺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索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在一端分别具有通孔的第一夹紧件(9)与第二夹紧件(4)、设置有第一贯通螺孔的固定件(5)、螺杆(6),其中,在所述第一夹紧件(9)与所述第二夹紧件(4)远离所述通孔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二贯通螺孔,且所述第一夹紧件(9)与所述第二夹紧件(4)分别设置有相配合的弧形凹槽,所述螺杆(6)穿过所述第一贯通螺孔与所述第二贯通螺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索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轴(11)、一端设置有连接件(12)的转接件(3),所述连接件(12)包括一侧开口的腔体,且在所述腔体相对位置设置一腔内通孔与一盲孔,所述转轴(11)穿过所述腔内通孔与所述通孔,并插入所述盲孔,将所述第一夹紧件(9)与第二夹紧件(4)带有所述通孔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腔体中。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索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紧件(9)与所述第二夹紧件(4)通过所述转轴(11)延所述腔体的开口转动。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索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转接件(3)上设置有第二压垫(13),且通过螺接或焊接的方式进行固定,或通过铣加工与所述转接件(3)一体成型。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红瑞张大鹏邓来明代凤玉王运方曹志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汉能光伏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