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除尘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81524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8 06: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自动除尘系统,涉及施工设备技术领域。针对施工临时道路的现有除尘措施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它包括一与施工临时道路两侧的排水沟相连通的蓄水池;设置于蓄水池内的水泵;埋设于施工临时道路内的喷淋方管和输水管,输水管的一端与水泵连通,输水管的另一端贯穿喷淋方管并固定;以及并列设置于喷淋方管内且与输水管连通的若干喷淋龙头,喷淋方管的顶端设有若干与喷淋龙头相对应的通孔,使得喷淋龙头的顶端能够贯穿所述通孔向施工临时道路喷水除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除尘系统
本技术涉及施工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自动除尘系统。
技术介绍
扬尘是施工现场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扬尘的主要发生地点之一就在施工临时道路(硬化路面)上。目前,施工临时道路还是采用人工洒水,并辅以高空喷雾等除尘措施。然而,上述除尘措施不但工作效率低下,而且严重浪费水源。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施工临时道路的现有除尘措施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除尘系统,利用排水沟和蓄水池收集的水源实施施工临时道路的喷淋除尘作业,水资源得以循环利用,并且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自动除尘系统包括一与施工临时道路两侧的排水沟相连通的蓄水池;设置于所述蓄水池内的水泵;埋设于所述施工临时道路内的喷淋方管和输水管,所述输水管的一端与所述水泵连通,所述输水管的另一端贯穿喷淋方管并固定;以及并列设置于所述喷淋方管内且与所述输水管连通的若干喷淋龙头,所述喷淋方管的顶端设有若干与所述喷淋龙头相对应的通孔,使得所述喷淋龙头的顶端能够贯穿所述通孔。优选的,所述喷淋方管沿所述施工临时道路的中轴线设置。优选的,所述喷淋龙头包括竖向设置且底端固接于所述输水管的外套管,套设于所述外套管内腔的内套管,所述内套管的顶端贯穿所述外套管的预留孔并能够沿所述外套管的轴线相对滑动,安装于所述内套管顶端的设有阀门的喷头,以及设置于所述阀门和所述外套管之间的行程开关。优选的,所述喷头的顶端还安装有与其间隔设置的溅水盘,所述溅水盘的底端通过若干支脚固接于所述喷头的顶端。优选的,所述内套管还设有底座,所述底座的直径大于所述内套管管体的直径,且所述底座的外径与所述外套管的内径相配合。优选的,所述喷淋方管为具有方形横截面的钢管,所述喷淋方管的顶端高于所述施工临时道路的上表面。优选的,所述喷淋方管的底部还设有若干渗漏孔。优选的,所述内套管的底座具有一底端开口渐扩的喇叭形内腔,所述喇叭形内腔的顶端直径与所述内套管内径相同。优选的,所述蓄水池内设有超声波液位计,而且,所述蓄水池的溢流水位之上还分别与溢流管和补水管连通。优选的,所述输水管的管路上还安装有阀门组件。本技术的效果在于:本技术的自动除尘系统,在施工道路内埋设蓄水池、喷淋方管及输水管,并列设置于喷淋方管内的若干喷淋龙头与输水管的一端连通,输水管的另一端与蓄水池内的水泵连通;该自动除尘系统通过设置于施工临时道路两侧的排水沟将基坑降水、雨水、生活排水、冲洗车辆排水等水源经沉淀后引入蓄水池,不需要过滤、消毒等工序,该初步沉淀后的水源经水泵提升进入输水管,在压力作用下由喷淋龙头喷淋出水,清洗施工临时道路的路面,随后,路面的清洗水进入施工临时道路两侧的排水沟,再经沉淀后回流至蓄水池,如此循环直至施工临时道路完成喷淋除尘施工。该自动除尘系统利用排水沟和蓄水池收集的水源实施施工临时道路的喷淋除尘作业,水资源得以循环利用,对市政补水要求较低,起到节约用水的效果;循环利用的水源在压力作用下通过喷淋龙头喷射于路面除尘,自动化除尘效率较高,减少了人力投入,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该自动除尘系统埋设于施工临时道路内,隐蔽性强,不影响施工临时道路的路面交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自动除尘系统安装于施工临时道路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自动除尘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喷头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如下:施工临时道路20;排水沟21;蓄水池10;检修人孔10a;水泵11;输水管12;阀门组件12a;喷淋方管14;通孔14a;喷淋龙头15;外套管151;预留孔151a;内套管152;底座153;喇叭形内腔153a;喷头154;阀门154a;溅水盘155;支脚156;行程开关157;超声波液位计16;溢流管17;补水管18;通气管19;正常水位a;溢流水位b;溢流报警水位b';最低水位c;超低报警水位c'。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自动除尘系统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的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为叙述方便,下文中所述的“上”、“下”、“左”、“右”与附图的上、下、左、右的方向一致,但这不能成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制。结合图1至图3说明本技术的自动除尘系统,它包括与施工临时道路20两侧的排水沟21相连通的蓄水池10,设置于蓄水池10内的水泵11,埋设于施工临时道路20内的喷淋方管14和输水管12,如图2所示,输水管12的一端与水泵11连通,输水管12的另一端横向贯穿喷淋方管14的左侧壁并固定于喷淋方管14的右侧壁,以及并列设置于喷淋方管14内且与输水管12连通的若干喷淋龙头15,喷淋方管14的顶端设有若干与喷淋龙头15相对应的通孔14a,使得喷淋龙头15的顶端能够穿过通孔14a向施工临时道路20喷水除尘。本技术的自动除尘系统,在施工道路内埋设蓄水池10、喷淋方管14及输水管12,并列设置于喷淋方管14内的若干喷淋龙头15与输水管12的一端连通,输水管12的另一端与蓄水池10内的水泵11连通;该自动除尘系统通过设置于施工临时道路20两侧的排水沟21将基坑降水、雨水、生活排水、冲洗车辆排水等水源经沉淀后引入蓄水池10,不需要过滤、消毒等工序,该初步沉淀后的水源经水泵11提升进入输水管12,在压力作用下由喷淋龙头15喷淋出水,清洗施工临时道路20的路面,随后,路面的清洗水进入施工临时道路20两侧的排水沟21,再经沉淀后回流至蓄水池10,如此循环直至施工临时道路20完成喷淋除尘施工。该自动除尘系统利用排水沟21和蓄水池10收集的水源实施施工临时道路20的喷淋除尘作业,水资源得以循环利用,对市政补水要求较低,起到节约用水的效果;循环利用的水源在压力作用下通过喷淋龙头15喷射于路面除尘,自动化除尘效率较高,减少了人力投入,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该自动除尘系统埋设于施工临时道路20内,隐蔽性强,不影响施工临时道路20的路面交通。更佳的,请继续参考图1,喷淋方管14沿施工临时道路20的中轴线ax设置,使得喷淋龙头15能够向两侧的施工临时道路20喷淋,清洗水在水流冲击力的作用下顺势流入道路两侧的排水沟21,避免吸水后的尘粒堆积于路面,相比现有除尘措施通过人工将吸水后的尘粒扫入排水沟21的方式,该自动除尘系统的上述设置巧妙利用水流的压力将尘粒推入排水沟21,工作效率得以大幅提高。如图3所示,喷淋龙头15包括竖向设置且底端固接于输水管12的外套管151,套设于外套管151内腔的内套管152,内套管152的顶端贯穿外套管151的预留孔151a并能够沿外套管151的轴线ax'相对滑动,即内套管152和外套管151构成可伸缩结构,安装于内套管152顶端的设有阀门154a的喷头154,以及设置于阀门154a和外套管151之间的行程开关157。行程开关157的底端固定在外套管151顶端,行程开关157的顶端固定在阀门154a(闸阀或球阀)的控制杆上,行程开关157是利用运动部件的碰撞使其触点动作来实现接通或分断控制电路,从而达到一定的控制目的。水泵11启动后,水流(图中箭头所指为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自动除尘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与施工临时道路两侧的排水沟相连通的蓄水池;设置于所述蓄水池内的水泵;埋设于所述施工临时道路内的喷淋方管和输水管,所述输水管的一端与所述水泵连通,所述输水管的另一端贯穿喷淋方管并固定;以及并列设置于所述喷淋方管内且与所述输水管连通的若干喷淋龙头,所述喷淋方管的顶端设有若干与所述喷淋龙头相对应的通孔,使得所述喷淋龙头的顶端能够贯穿所述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与施工临时道路两侧的排水沟相连通的蓄水池;设置于所述蓄水池内的水泵;埋设于所述施工临时道路内的喷淋方管和输水管,所述输水管的一端与所述水泵连通,所述输水管的另一端贯穿喷淋方管并固定;以及并列设置于所述喷淋方管内且与所述输水管连通的若干喷淋龙头,所述喷淋方管的顶端设有若干与所述喷淋龙头相对应的通孔,使得所述喷淋龙头的顶端能够贯穿所述通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方管沿所述施工临时道路的中轴线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龙头包括竖向设置且底端固接于所述输水管的外套管,套设于所述外套管内腔的内套管,所述内套管的顶端贯穿所述外套管的预留孔并能够沿所述外套管的轴线相对滑动,安装于所述内套管顶端的设有阀门的喷头,以及设置于所述阀门和所述外套管之间的行程开关。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的顶端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平黄玉林贾珍沈丹丹杜晓燕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