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布料用印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81461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8 06: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布料用印染装置,包括印染室和烘干室;所述印染室内腔中部设置有印染辊,印染室内腔上部对称设置有两个张紧辊,张紧辊转动连接张紧辊支架,张紧辊支架铰接在印染室的内腔壁上,张紧辊的下方设置有提升装置,提升装置的固定端铰接印染室的内腔壁,提升装置的活动端铰接张紧辊支架;所述烘干室位于印染室的右侧,烘干室内设置有上下对称的上烘干筒和下烘干筒,烘干筒为中空设计且连接热风管,烘干筒上密封开设有出风口;放卷辊和收卷辊分别固定在印染室和烘干室的外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使布料在传送过程中处于张紧状态,避免布料起褶皱从而影响印染效果;上下烘干筒使得布料受热均匀,保证了烘干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布料用印染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印染装置,具体是一种布料用印染装置。
技术介绍
又称之为染整。是一种加工方式,也是前处理,染色,印花,后整理,洗水等的总称;本科的染整专业现在已经并入轻化工程专业;早在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能够用赤铁矿粉末将麻布染成红色。居住在青海柴达木盆地诺木洪地区的原始部落,能把毛线染成黄、红、褐、蓝等色,织出带有色彩条纹的毛布。商周时期,染色技术不断提高。宫廷手工作坊中设有专职的官吏"染人"来"掌染草",管理染色生产。染出的颜色也不断增加。到汉代,染色技术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印染逐渐的被机械印染所代替,现有的印染装置中大多是通过传动辊来实现布料的传送,如果布料在传动辊之间传送时张力不够就会导致布料起褶皱从而影响印染效果,而现有的装置中没有针对这一情况的设计;同时现有印染装置功能较为单一,印染结束后还需另外使用设备进行烘干工序,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布料用印染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布料用印染装置,包括印染室和烘干室;所述印染室内腔中部设置有印染辊,印染辊的下端面伸入染料液面以下,印染室内腔上部对称设置有两个张紧辊,张紧辊转动连接张紧辊支架,张紧辊支架铰接在印染室的内腔侧壁上,张紧辊的下方设置有提升装置,提升装置的固定端铰接印染室的内腔侧壁,提升装置的活动端铰接张紧辊支架,印染室外部左侧设置有放卷辊,放卷辊转动连接固定于印染室的放卷辊支架;所述烘干室位于印染室的右侧,烘干室内设置有第一隔板,第一隔板与烘干室的内腔顶板之间设置有上下对称的上烘干筒和下烘干筒,上烘干筒转动连接固定于烘干室内腔顶板的上烘干筒支架,下烘干筒转动连接固定于第一隔板的下烘干筒支架,烘干室的左右侧板对应上下烘干筒的间隙分别开设有布料进口和布料出口,烘干室内设置有热风机,热风机连接热风主管,热风主管伸出烘干室并连接有热风支管,上烘干筒和下烘干筒均为中空设计且一侧的转轴上开设有通孔,该通孔连接热风支管,烘干筒上密集开设有出风口,烘干室外部右侧设置有收卷辊,收卷辊转动连接固定于烘干室的收卷辊支架。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放卷辊的上端面与收卷辊的上端面平齐。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烘干筒和下烘干筒均设置有三个。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烘干室位于第一隔板的下方设置有第二隔板,第二隔板和烘干室构成了布料存放腔。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热风机安装在第二隔板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通过张紧辊的设置使得布料在传送的过程中处于张紧状态,从而避免布料起褶皱而影响印染效果;布料进入烘干室后由上下对称设置的烘干筒对布料的两面同时进行烘干,使布料受热均匀,从而保证了烘干效果;同时将印染工序和烘干工序结合到一起,提升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布料用印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布料用印染装置中烘干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布料用印染装置中烘干室的外视图。图中:1-印染室、2-烘干室、21-第一隔板、22-第二隔板、23-布料进口、24-布料出口、3-张紧辊、31-张紧辊支架、32-提升装置、4-印染辊、5-上烘干筒、51-上烘干筒支架、52-下烘干筒、521-下烘干筒支架、53-出风口、6-热风机、61-热风主管、611-热风支管、7-放卷辊、71-放卷辊支架、8-收卷辊、81-收卷辊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布料用印染装置,包括印染室1和烘干室2;所述印染室1内腔中部设置有印染辊4,印染辊4的下端面伸入染料液面以下,印染室1内腔上部对称设置有两个张紧辊3,张紧辊3转动连接张紧辊支架31,张紧辊支架31铰接在印染室1的内腔侧壁上,张紧辊3的下方设置有提升装置32,提升装置32的固定端铰接印染室1的内腔侧壁,提升装置32的活动端铰接张紧辊支架31,使用时,控制提升装置32伸长从而带动张紧辊支架31向上转动,从而带动张紧辊3向上转动,实现对布料的张紧,印染室1外部左侧设置有放卷辊7,放卷辊7转动连接固定于印染室1的放卷辊支架71;所述烘干室2位于印染室1的右侧,烘干室2内设置有第一隔板21,第一隔板21与烘干室2的内腔顶板之间设置有上下对称的上烘干筒5和下烘干筒52,上烘干筒5转动连接固定于烘干室2内腔顶板的上烘干筒支架51,下烘干筒52转动连接固定于第一隔板21的下烘干筒支架521,烘干室2的左右侧板对应上下烘干筒的间隙分别开设有布料进口23和布料出口24,烘干室2内设置有热风机6,热风机6连接热风主管61,热风主管61伸出烘干室2并连接有热风支管611,上烘干筒5和下烘干筒52均为中空设计且一侧的转轴上开设有通孔,该通孔连接热风支管611,烘干筒上密集开设有出风口53,烘干室2外部右侧设置有收卷辊8,收卷辊8转动连接固定于烘干室2的收卷辊支架81;所述放卷辊7的上端面与收卷辊8的上端面平齐;所述上烘干筒5和下烘干筒52均设置有三个;所述烘干室2位于第一隔板21的下方设置有第二隔板22,第二隔板22和烘干室2构成了布料存放腔,用于存放收卷好的布料;所述热风机6安装在第二隔板22上。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将一定量的布料缠绕在放卷辊7上,然后使布料依次穿过左侧的张紧辊3、印染辊4和右侧张紧辊3,再通过布料进口23进入烘干室2中让布料从上下烘干筒的间隙中穿过,最后从布料出口24伸出并连接收卷辊8,准备工作就绪以后,启动提升装置32,提升装置32的带动张紧辊支架31向上转动,从而带动张紧辊3向上移动将布料张紧,避免布料起褶皱从而影响印染效果,布料通过印染辊4时完成印染;完成印染的布料进入烘干室2中,热风机6产生的热风经过热风主管61和热风主管611进入上下烘干筒中,然后从出风口53出来对布料进行烘干,上下对称设置的烘干筒能同时对布料的两面进行烘干,使布料受热均匀,从而保证了烘干效果,烘干后布料由收卷辊8进行缠绕收纳。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布料用印染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布料用印染装置,包括印染室(1)和烘干室(2);其特征在于,所述印染室(1)内腔中部设置有印染辊(4),印染辊(4)的下端面伸入染料液面以下,印染室(1)内腔上部对称设置有两个张紧辊(3),张紧辊(3)转动连接张紧辊支架(31),张紧辊支架(31)铰接在印染室(1)的内腔侧壁上,张紧辊(3)的下方设置有提升装置(32),提升装置(32)的固定端铰接印染室(1)的内腔侧壁,提升装置(32)的活动端铰接张紧辊支架(31),印染室(1)外部左侧设置有放卷辊(7),放卷辊(7)转动连接固定于印染室(1)的放卷辊支架(71);所述烘干室(2)位于印染室(1)的右侧,烘干室(2)内设置有第一隔板(21),第一隔板(21)与烘干室(2)的内腔顶板之间设置有上下对称的上烘干筒(5)和下烘干筒(52),上烘干筒(5)转动连接固定于烘干室(2)内腔顶板的上烘干筒支架(51),下烘干筒(52)转动连接固定于第一隔板(21)的下烘干筒支架(521),烘干室(2)的左右侧板对应上下烘干筒的间隙分别开设有布料进口(23)和布料出口(24),烘干室(2)内设置有热风机(6),热风机(6)连接热风主管(61),热风主管(61)伸出烘干室(2)并连接有热风支管(611),上烘干筒(5)和下烘干筒(52)均为中空设计且一侧的转轴上开设有通孔,该通孔连接热风支管(611),烘干筒上密集开设有出风口(53),烘干室(2)外部右侧设置有收卷辊(8),收卷辊(8)转动连接固定于烘干室(2)的收卷辊支架(8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布料用印染装置,包括印染室(1)和烘干室(2);其特征在于,所述印染室(1)内腔中部设置有印染辊(4),印染辊(4)的下端面伸入染料液面以下,印染室(1)内腔上部对称设置有两个张紧辊(3),张紧辊(3)转动连接张紧辊支架(31),张紧辊支架(31)铰接在印染室(1)的内腔侧壁上,张紧辊(3)的下方设置有提升装置(32),提升装置(32)的固定端铰接印染室(1)的内腔侧壁,提升装置(32)的活动端铰接张紧辊支架(31),印染室(1)外部左侧设置有放卷辊(7),放卷辊(7)转动连接固定于印染室(1)的放卷辊支架(71);所述烘干室(2)位于印染室(1)的右侧,烘干室(2)内设置有第一隔板(21),第一隔板(21)与烘干室(2)的内腔顶板之间设置有上下对称的上烘干筒(5)和下烘干筒(52),上烘干筒(5)转动连接固定于烘干室(2)内腔顶板的上烘干筒支架(51),下烘干筒(52)转动连接固定于第一隔板(21)的下烘干筒支架(521),烘干室(2)的左右侧板对应上下烘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建新邱枚英褚特野黄成锋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恩达麻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