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织物面料上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81461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8 06:35
本申请涉及一种织物面料上浆装置,包括织物引导机构,下轧辊、上轧辊、桨槽、压紧机构和机架,下轧辊、上轧辊的轴向两端与机架连接,所述桨槽位于机架内下轧辊的下方,且下轧辊的下侧浸渍于桨槽内上浆液的液面下,所述上轧辊位于上轧辊上方,上轧辊外设有驱使上轧辊压紧连接于下轧辊上的压紧机构,下轧辊的右侧偏上设有第一滚动导布辊,下轧辊的左侧偏上设有固定导布辊,上轧辊的左侧偏上设有第二滚动导布辊,桨槽的左侧下方设有第三滚动导布辊,其右侧下方设有第四滚动导布辊。本申请具有能够方便的实现上浆的单双面上浆转换,不仅具备单面上浆机的功能,同时也具备双面上浆的功能,从而设备能够一机多用,灵活转换运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织物面料上浆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织物面料上浆装置。
技术介绍
数码印花因工艺节能、环保、生产灵活,越来越受到市场的认可,在市场中所占有的份额快速增加。活性染料喷墨印花生产工艺中,织物的上浆工艺将直接影响喷墨织物得色浓艳度、花型精细度、渗透效果、色泽均匀度等质量指标,是数码印花生产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数码印花在喷印前,所有的织物都要先上浆,来防止墨水的渗化。这涉及到两个大难题:一是用什么浆料和助剂上浆;二是用什么设备上浆,上浆设备在上浆时出现“纬斜”、“皱印”、“不均匀”、“不平挺”,喷印时就会产生“渗开”、“逃布”、“色不匀”等问题,次品率非常高,则选择合适的上浆设备非常关键。针对第二个问题,现有技术的缺点:1)单面上浆设备的上浆印透性和均匀性略差,尤其是在印制满地花型时产品的印透性和均匀性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2)双面上浆设备在上浆过程中面料阻力比较大,薄型面料容易断开;穿布操作繁琐;面料经过浆料浸透后如处理不好容易起皱,造成印花次品。目前市场上还未见有一种能够同时满足单面上浆、双面上浆的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织物面料上浆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一种织物面料上浆装置,包括织物引导机构,下轧辊、上轧辊、桨槽、压紧机构和机架,下轧辊、上轧辊的轴向两端与机架连接,所述桨槽位于机架内下轧辊的下方,且下轧辊的下侧浸渍于桨槽内上浆液的液面下,所述上轧辊位于下轧辊上方,上轧辊外设有驱使上轧辊压紧连接于下轧辊上的压紧机构,下轧辊的右侧偏上设有第一滚动导布辊,下轧辊的左侧偏上设有固定导布辊,上轧辊的左侧偏上设有第二滚动导布辊,桨槽的左侧下方设有第三滚动导布辊,其右侧下方设有第四滚动导布辊。对于本技术的一种优化,所述桨槽右侧第一滚动导布辊的下方设有挡桨板,挡桨板一侧斜向桨槽并与桨槽的侧壁连接。对于本技术的一种优化,所述压紧机构包括压紧臂、压紧气缸,压紧臂的一端与上轧辊右侧的机架铰接,其中部与上轧辊的轴向一端铰接,所述压紧气缸的活塞杆端与压紧臂的另一端铰接,其缸体端与机架铰接。对于本技术的一种优化,织物引导机构包括轴向两端分别与机架连接的两组滚动引导布辊、两组固定引导布辊,固定导布辊左侧设有两组呈上下分布的固定引导布辊,其左侧下方设有第一滚动引导布辊,其左侧上方设有第二滚动引导布辊。对于本技术的一种优化,桨槽的底部设有放浆口。一种如上述织物面料上浆装置的单面上浆方法,包括:织物引导机构导出的织物面料绕经固定导布辊向下绕经第三滚动导布辊,然后向右第四滚动导布辊,然后向上绕经第一滚动导布辊,然后穿过上轧辊和下轧辊之间,由下压辊转动时表面带上浆槽中的上浆液,在织物面料与下压辊接触时带上上浆液,实现单面上浆后绕经第二滚动导布辊后导出。一种如上述织物面料上浆装置的双面上浆方法,包括:织物引导机构导出的织物面料绕经固定导布辊后与下轧辊下侧相切,从而使织物面料进入桨槽与浆液充分接触,然后织物面料带着上浆液经过第一滚动导布辊,然后穿过上轧辊和下轧辊之间,由上压辊与下压辊挤压挤去过多的上浆液,使织物双面上浆均匀,实现了双面上浆后绕经第二滚动导布辊后导出。对于本技术的一种优化,所述织物引导机构包括两组滚动引导布辊、两组固定引导布辊,所述织物面料绕经第一滚动引导布辊后向上依次绕经下固定引导布辊左侧、上固定引导布辊右侧,然后绕经第二滚动引导布辊后向下向下绕经第三滚动导布辊后进行后续单面上浆导布工序或绕经固定导布辊后进行后续双面上浆导布工序。本技术与
技术介绍
相比,具有能够方便的实现上浆的单双面上浆转换,不仅具备单面上浆机的功能,同时也具备双面上浆的功能,从而设备能够一机多用,灵活转换运用,并且最大限度的满足不同织物面料的上浆需要;并且由于上浆方式的灵活改变,极大限度的提高了印花正品率,大大提高了织物面料印染企业生存竞争能力;为了防止织物上带的过多的浆液滴在设备外面,造成浪费和给生产带来不便,在浆槽的右上角安装一个挡浆板,从而避免浆液溅出。附图说明图1是织物面料上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织物面料上浆装置的单面上浆的原理示意图。图3是织物面料上浆装置的双面上浆的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参照图1-3。一种织物面料上浆装置,包括织物引导机构,下轧辊2、上轧辊3、桨槽4、压紧机构和机架1,下轧辊2、上轧辊3的轴向两端与机架1连接,所述桨槽4位于机架1内下轧辊2的下方,且下轧辊2的下侧浸渍于桨槽4内上浆液5的液面下,所述上轧辊3位于下轧辊2上方,上轧辊3外设有驱使上轧辊3压紧连接于下轧辊2上的压紧机构,下轧辊2的右侧偏上设有第一滚动导布辊6,下轧辊2的左侧偏上设有固定导布辊7,上轧辊3的左侧偏上设有第二滚动导布辊8,桨槽4的左侧下方设有第三滚动导布辊9,其右侧下方设有第四滚动导布辊10。所述桨槽4右侧第一滚动导布辊6的下方设有挡桨板11,挡桨板11一侧斜向桨槽4并与桨槽4的侧壁连接。所述压紧机构包括压紧臂12、压紧气缸13,压紧臂12的一端与上轧辊3右侧的机架1铰接,其中部与上轧辊3的轴向一端铰接,所述压紧气缸13的活塞杆端与压紧臂12的另一端铰接,其缸体端与机架1铰接。所述织物引导机构包括轴向两端分别与机架连接的两组滚动引导布辊、两组固定引导布辊,固定导布辊7左侧设有两组呈上下分布的固定引导布辊14,其左侧下方设有第一滚动引导布辊15,其左侧上方设有第二滚动引导布辊16。桨槽4底部设有放浆口41。实施例2:参照图2。一种如实施例1所述织物面料上浆装置的单面上浆方法,其特征在于织物引导机构导出的织物面料17绕经固定导布辊7向下绕经第三滚动导布辊9,然后向右第四滚动导布辊10,然后向上绕经第一滚动导布辊6,然后穿过上轧辊3和下轧辊2之间,由下压辊3转动时表面带上浆槽4中的上浆液5,在织物面料17与下压辊2接触时带上上浆液5,实现单面上浆后绕经第二滚动导布辊8后导出。实施例3:参照图3。一种如实施例1所述织物面料上浆装置的双面上浆方法,其特征在于织物引导机构导出的织物面料17绕经固定导布辊7后与下轧辊2下侧相切,从而使织物面料17进入桨槽4与上浆液5充分接触,然后织物面料17带着上浆液5经过第一滚动导布辊6,然后穿过上轧辊3和下轧辊2之间,由上压辊3与下压辊2挤压挤去过多的上浆液5,使织物面料17双面上浆均匀,实现了双面上浆后绕经第二滚动导布辊8后导出。实施例4:参照图1-3。所述织物引导机构包括第一滚动引导布辊、第二滚动引导布辊、两组固定引导布辊14,所述织物面料17绕经第一滚动引导布辊15后向上依次绕经下侧固定引导布辊14左侧、上侧固定引导布辊14右侧,然后绕经第二滚动引导布辊16后向下向下绕经第三滚动导布辊9后进行后续单面上浆导布工序或绕经固定导布辊7后进行后续双面上浆导布工序。需要理解到的是:本实施例虽然对本技术作了比较详细的说明,但是这些说明,只是对本技术的简单说明,而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技术实质精神内的专利技术创造,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织物面料上浆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织物面料上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织物引导机构,下轧辊(2)、上轧辊(3)、桨槽(4)、压紧机构和机架(1),下轧辊(2)、上轧辊(3)的轴向两端与机架(1)连接,所述桨槽(4)位于机架(1)内下轧辊(2)的下方,且下轧辊(2)的下侧浸渍于桨槽(4)内上浆液(5)的液面下,所述上轧辊(3)位于下轧辊(2)上方,上轧辊(3)外设有驱使上轧辊(3)压紧连接于下轧辊(2)上的压紧机构,下轧辊(2)的右侧偏上设有第一滚动导布辊(6),下轧辊(2)的左侧偏上设有固定导布辊(7),上轧辊(3)的左侧偏上设有第二滚动导布辊(8),桨槽(4)的左侧下方设有第三滚动导布辊(9),其右侧下方设有第四滚动导布辊(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织物面料上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织物引导机构,下轧辊(2)、上轧辊(3)、桨槽(4)、压紧机构和机架(1),下轧辊(2)、上轧辊(3)的轴向两端与机架(1)连接,所述桨槽(4)位于机架(1)内下轧辊(2)的下方,且下轧辊(2)的下侧浸渍于桨槽(4)内上浆液(5)的液面下,所述上轧辊(3)位于下轧辊(2)上方,上轧辊(3)外设有驱使上轧辊(3)压紧连接于下轧辊(2)上的压紧机构,下轧辊(2)的右侧偏上设有第一滚动导布辊(6),下轧辊(2)的左侧偏上设有固定导布辊(7),上轧辊(3)的左侧偏上设有第二滚动导布辊(8),桨槽(4)的左侧下方设有第三滚动导布辊(9),其右侧下方设有第四滚动导布辊(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面料上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桨槽(4)右侧第一滚动导布辊(6)的下方设有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润玲王国军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科迈数码纺织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