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堆严重事故后安全壳内气体浓度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814117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8 06: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核安全控制技术领域,涉及反应堆严重事故后安全壳内气体浓度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所述的监测系统包括置于安全壳内的取样探头,置于安全壳外的灵敏电磁阀、第一储气罐、第二储气罐、气体参数测量系统、高压惰性气罐控制系统、高压惰性气罐、气体冷凝系统、氢气浓度测量分析仪、氧气浓度测量分析仪,以及各连接管线。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能够更有效、精确、安全、便捷的进行反应堆严重事故后安全壳内气体浓度的实时监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反应堆严重事故后安全壳内气体浓度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核安全控制
,涉及反应堆严重事故后安全壳内气体浓度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技术介绍
福岛核电事故后,国家核安全局组织了对在建和在役核电厂的大检查,随后发布了相应的改进要求。改进要求中明确了要控制反应堆严重事故后安全壳内氢气燃烧和燃爆的风险,而反应堆严重事故后安全壳内氢气浓度的测量是进行氢气风险控制的前提条件。严重事故后如果安全壳内局部氢气浓度达到4%的爆炸极限就存在燃爆的风险。因此,为了避免此类对安全壳完整性造成威胁的状况发生,需要设计搭建严重事故后核电厂安全壳内包括氢气浓度在内的气体浓度监测系统,从而达到对安全壳内气体浓度,尤其是氢气浓度实时监测的目的。严重事故后安全壳内气体浓度,尤其是氢气浓度监测是严重事故管理的重要前提,由于严重事故后安全壳内环境条件非常恶劣,如高温、高压、高放射性和含有大量气溶胶,因此安全壳内气体浓度监测,尤其是氢气浓度监测一直是当今国内外核电技术研究的难点。核电厂在运行过程中因水辐照分解、冷却剂泄漏等原因产生氢气,特别是在严重事故后,燃料包壳中的锆金属与高温高压的冷却剂反应、下封头失效后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反应堆严重事故后安全壳内气体浓度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技术保护点】
反应堆严重事故后安全壳内气体浓度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监测系统包括置于安全壳内的取样探头,置于安全壳外的灵敏电磁阀、第一储气罐、第二储气罐、气体参数测量系统、高压惰性气罐控制系统、高压惰性气罐、气体冷凝系统、氢气浓度测量分析仪、氧气浓度测量分析仪,以及各连接管线:所述的取样探头在安全壳内的取样气体通过连接管线进入所述的第一储气罐;所述的第一储气罐内的取样气体可通过连接管线先后进入所述的气体冷凝系统、第二储气罐;所述的高压惰性气罐控制系统根据所述的气体参数测量系统测得的所述的第一储气罐内的取样气体的水蒸气含量,控制所述的高压惰性气罐向所述的第二储气罐补偿氮气或惰性气体;所述的第二储气罐内的...

【技术特征摘要】
1.反应堆严重事故后安全壳内气体浓度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监测系统包括置于安全壳内的取样探头,置于安全壳外的灵敏电磁阀、第一储气罐、第二储气罐、气体参数测量系统、高压惰性气罐控制系统、高压惰性气罐、气体冷凝系统、氢气浓度测量分析仪、氧气浓度测量分析仪,以及各连接管线:所述的取样探头在安全壳内的取样气体通过连接管线进入所述的第一储气罐;所述的第一储气罐内的取样气体可通过连接管线先后进入所述的气体冷凝系统、第二储气罐;所述的高压惰性气罐控制系统根据所述的气体参数测量系统测得的所述的第一储气罐内的取样气体的水蒸气含量,控制所述的高压惰性气罐向所述的第二储气罐补偿氮气或惰性气体;所述的第二储气罐内的取样气体可通过连接管线先后进入所述的氢气浓度测量分析仪、氧气浓度测量分析仪,以分别进行氢气浓度和氧气浓度的测量分析;在连接所述的取样探头与所述的第一储气罐的连接管线的安全壳外部分上,以及在连接所述的第一储气罐与所述的气体冷凝系统的连接管线上、连接所述的第二储气罐与所述的氢气浓度测量分析仪的连接管线上、连接所述的高压惰性气罐与所述的第二储气罐的连接管线上均设置有所述的灵敏电磁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监测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的安全壳内,所述的取样探头外的过滤装置,用于对取样气体进行过滤。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取样探头为多个,分布在所述的安全壳内的不同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监测系统还包括设置在连接所述的取样探头与所述的第一储气罐的连接管线的安全壳外部分上的流量控制阀。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监测系统还包括冷凝水收集箱,其通过另一路连接管线连接所述的气体冷凝系统,用于收集所述的气体冷凝系统冷凝后产生的冷凝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监测系统还包括设置在连接所述的气体冷凝系统与所述的冷凝水收集箱的连接管线上的灵敏电磁阀。7.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雨马如冰郭强韩旭元一单于明锐马卫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