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化管状反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813931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8 06: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集成化管状反应装置,包括:反应容器,反应容器包括至少两个管状腔室、连通至少两个管状腔室的通道以及开口;盖体,盖体可与开口配合,盖体包括通孔;密封件,密封件包括可与通孔配合的密封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集成化管状反应装置解决了多个或多步生物酶反应过程中反应产物污染问题,能够在同一装置内实现多个或多步生物酶反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化管状反应装置
本技术涉及生物化学反应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进行多个同步或连续多步反应,且能够封闭反应装置、防止产物造成污染的集成化管状反应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或基因工程技术正被日益广泛地应用到各种生物技术产业中,特别是应用到医疗诊断中。这类技术的应用往往涉及多个或连续多步酶反应。例如,当需要对RNA病毒进行检测时,首先需对病毒RNA进行纯化,再对RNA进行逆转录成cDNA、最后进行cDNA扩增反应。典型的DNA(或cDNA)扩增反应是聚合酶链反应,即PCR。在类似的多步酶反应中,现有技术需要分别进行每一步反应,具体地,每个反应在单独的分离的试管中进行,通过手工或机械手进行操作。然而,使用单独的分离的试管进行多步反应时,在反应产物从一个试管被转移到另一试管的过程中,产物分子会暴露在试管外,容易使产物分子对工作环境造成污染,导致未来样品检测出现假阳性反应。并且,使用单独的分离的试管进行多步反应,占用空间大,费时费料,因而提高了使用成本。为了更方便地进行多个或连续多步酶反应,现有技术也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案,用微流控技术对不同步骤进行整合,以达到自动化操作的目的。用微流控技术创造出的产品常称为集成生物芯片。使用集成生物芯片可以避免产物分子污染,但其结构复杂,制作成本高。另外,集成生物芯片结构小,与一般生物样品的体积不匹配。因此,集成生物芯片的实用价值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用于多个或连续多步反应、能够避免产物产生污染且具实用价值的集成化管状反应装置。为实现上述主要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集成化管状反应装置,包括:反应容器,反应容器包括至少两个管状腔室、连通至少两个管状腔室的通道以及开口;盖体,盖体可与开口封闭配合,盖体包括通孔;密封件,密封件包括可与通孔配合的密封塞。本技术的集成化管状反应装置是主要由反应容器、盖体、密封件形成的一个封闭式的整体,能够有效避免反应产物造成污染,防止假阳性反应。反应容器和盖体之间可以采用现有的任何密封方式进行封闭。其中,盖体设有通孔,通孔由密封塞封闭,通孔可用于加样和取样,当需要取样和加样时,只需打开通孔,无需打开整个盖体,避免反应体系与空气大面积接触;当完成取样和加样时,插入密封塞即可实现密封,操作便利。至少两个管状腔室可进行相同或不同的反应,管状腔室优选为分离设置,避免管状腔室相互靠近带来的温度干扰等。同时由至少一个通道将至少两个管状腔室连通,通道可以采用管式或渠道式,可使反应产物在管状腔室之间传输,以实现多步反应,例如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酶反应。传输方式可以是物理或化学等方法,例如通过分子扩散、对流或机械方式转移等,可以自动化地实现多步生物化学酶反应。此外,本技术的集成化管状反应装置将多个管状腔室集成为一体,仪器体积小,节省材料,成本低,占用空间少,且易操作使用,能够缩短操作时间,快速有效地产生有价值的结果,具有极大的实用价值。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通道设置在至少两个管状腔室的上端;开口设置在通道的上端。本技术的至少两个管状腔室由通道相连,连接部位可以设置在管状腔室上端、中间或是下端。最理想的情况是通过上端连接,有利于抑制不同管状腔室之间的物质在不希望混合的情况下混合。在此基础上,优选地,开口设置在通道的上端,开口与管状腔室的上端相对,使得通过与开口配合的盖体往管状腔室加样和取样更加方便。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通孔与管状腔室对应设置。通孔与管状腔室数目相同或不相同,且通孔的位置与管状腔室的位置在功能上一一对应地设置。当盖体与反应容器的开口配合后,盖体上的通孔与管状腔室一一对应,使得每一个管状腔室与外界连通或封闭都能够单独进行,防止污染,加样和取样更加方便。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至少一个密封件还包括可与管状腔室的至少一部分密封配合的密封杆。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密封杆固定地或者可活动地与密封塞连接。密封件可以包含密封杆,密封杆可与管状腔室配合,用于封闭或打开管状腔室,每一个管状腔室都可以独立封闭或打开,可以实现多个管状腔室功能上的隔开或连接。密封杆可以固定地或者可活动地与密封塞连接。例如,密封杆可移动地贯穿密封塞,当需要打开管状腔室时,将密封杆从密封塞中拔起即可。密封杆也可以在反应前用于样品采集。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反应容器包括设置在相邻的至少两个管状腔室之间且向通道内凸起的弧形连接部。相邻的至少两个管状腔室之间设置向通道内凸起的弧形连接部,可以避免死角,有利于相邻的管状腔室之间的反应产物的传输与交换。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管状腔室是柱形或锥形,其内直径在0.1毫米至10毫米之间,管壁厚度在0.05至5毫米之间;管状腔室的深度与内直径的比例大于或等于2。管状腔室的内直径在0.1毫米至10毫米之间,管状腔室的深度与内直径的比例大于或等于2时,可以满足一般生物酶反应的需要。管壁厚度在0.05至5毫米之间即可保证安全稳定,且节省成本。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集成化管状反应装置采用透明材料制成。在封闭状态下,反应结果可以通过光学或电学方法进行定性或定量检测。采用透明材料制备集成化管状反应装置,反应结果通过光学方法进行检测,方便迅速。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反应容器还包括位于管状腔室一侧的用于放置反应试剂或样品的存储腔室。集成化管状反应装置还可以设有存储腔室,存储腔室可以与管状腔室隔开,用于放置反应试剂或样品,便于加样。进一步技术方案是,不同的管状腔室内放置有不同的试剂;通道内填充有一种或多种介质。不同的管状腔室内放置相同或不同的试剂,以完成多个反应或多步不同的反应。通道内填充有一种或多种介质,使管状腔室在功能上相通,利用介质通过分子扩散、液体对流等方法即可实现管状腔室内反应产物的传输。试剂也可以预先存于管状腔室内,封闭后进行保存和运输,使用时只须加入待测样品即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集成化管状反应装置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集成化管状反应装置实施例中反应容器俯视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集成化管状反应装置实施例中反应容器正面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集成化管状反应装置实施例中盖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集成化管状反应装置实施例中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集成化管状反应装置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集成化管状反应装置包括反应容器1,盖体2和密封件3,由反应容器1、盖体2和密封件3形成一个封闭式的整体,从而避免反应产物对工作环境造成污染,防止假阳性反应,且试剂不会污染外界。如图2至3所示,反应容器1包括至少两个管状腔室11,不同的管状腔室11可进行多步反应中不同的反应,也可进行多个相同的反应。管状腔室11的数目可以根据实际反应的需要而定。管状腔室11可以由一个或多个通道12在管状腔室11的上端、中间或下端连通,通道12可使反应产物在封闭条件下在管状腔室11之间传输,以实现多步反应。传输方式可以采用物理或化学等方法,例如通过分子扩散、液体对流或机械定时取样等方法,可以自动化地实现多步生物化学酶反应。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多个管状腔室11在管状腔室11的上端由一个通道12连通,这种上端连通的方式有利于防止不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集成化管状反应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集成化管状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容器,所述反应容器包括至少两个管状腔室、连通至少两个所述管状腔室的通道以及开口;盖体,所述盖体可与所述开口封闭配合,所述盖体包括通孔;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包括可与所述通孔配合的密封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化管状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容器,所述反应容器包括至少两个管状腔室、连通至少两个所述管状腔室的通道以及开口;盖体,所述盖体可与所述开口封闭配合,所述盖体包括通孔;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包括可与所述通孔配合的密封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化管状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设置在所述至少两个管状腔室的上端;所述开口设置在所述通道的上端。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集成化管状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与所述管状腔室对应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集成化管状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密封件还包括可与所述管状腔室的至少一部分封闭配合的密封杆。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集成化管状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杆固定地或者可活动地与所述密封塞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星吴开原
申请(专利权)人:星源智珠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