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轨节踏面淬火装置,涉及有自动上料机、传送链板、自动夹紧装置、自动淬火装置、左右节感应器、自动回火装置和机架组成。机架的一端设置有自动上料机,机架的另一端设置有自动回火装置B和C。从自动上料机一直到自动回火装置B和自动回火装置C的各工位之间,都设置有传送链板进行链接,使得各工位成为连续性的整体。自动上料机将链轨节上料后,经传送链板传送到自动夹紧装置进行定位,然后送入自动淬火装置,在夹紧状态下对踏面实施淬火感应处理。自动淬火装置A和自动回火装置B和C上分别设置中频电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步进式链板传动,气动夹紧、落差定位,重复性好,避免了工件与感应器的接触,保证产品质量,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热处理装置,尤其涉及推土机、挖掘机用链轨节踏面淬火装置。
技术介绍
履带链轨节须经中频踏面淬火,使踏面获得合理硬化层分布,保证工件的耐磨性及疲劳性能。生产中常因踏面硬化层分布不合格,影响产品质量,甚至引起断裂事故,因此,设法控制中频加热、冷却过程,获得合理硬化层分布,才能保证产品质量。现有技术主要采用连续中频加热淬火方式,导轨定位精度低,工件与感应器易出现打火现象,烧伤工件,且硬化层不易保证,质量差,工人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链轨节踏面淬火装置,采用步进式结构,与前道工序双面铣形成生产线,自动上料,通过链板将工件传送到不同工位,气动夹紧、落差定位,实现加热、淬火、回火全过程,且左右节同时生产。本技术所述的链轨节踏面淬火装置,涉及有自动上料机、传送链板、自动夹紧装置、自动淬火加热装置A、自动淬火冷却装置、左右节感应器、自动回火装置B、自动回火装置C和机架组成。所说的机架是本技术所述链轨节踏面淬火装置的主体支撑件,应保证各加工工位都处于同一个水平线上。从自动上料机一直到自动回火装置的各工位之间,都设置有传送链板进行链接,使得各工位成为连续性的整体。自动上料机将链轨节上料后,经传送链板传送到自动定位装置,在夹紧状态下对踏面实施淬火感应处理,然后送入自动淬火冷却装置。链轨节经自动淬火装置进行踏面淬火处理后,经传送链板将左右链轨节同时传送到自动回火装置B和自动回火装置C,通过左右节感应器施加回火。所说的左右节感应器,是链轨节的左节和右节并列的感应装置。所说的自动淬火加热装置A和自动回火装置B和C上,分别设置中频电源。本技术所述的链轨节踏面淬火装置,采用步进式链板传动,气动夹紧、落差定位,重复性好,避免了工件与感应器的接触,通过合理设计感应器结构及导磁体位置,控制踏面硬化层合理分布,保证产品质量。实现自动上料,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自动化程度高,产品质量稳定。工件加热均匀、效率高,定位传动可靠,通过合理设计感应器结构及导磁体位置,达到控制踏面硬化层合理分布的目的;通过夹紧定位,避免了工件与感应器的接触和产生打火的现象;本技术采用全自动化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及产品质量,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所述链轨节踏面淬火装置的总体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左右节感应器的结构示意图。1-自动上料机 2-传送链板 3-自动夹紧装置 4-自动淬火加热装置A 5-自动淬火冷却装置 6-左右节感应器 7-自动回火装置B 8-自动回火装置C 9-机架具体实施方式现参照附图1和附图2,结合实施例说明如下本技术所述的链轨节踏面淬火装置,涉及有自动上料机1、传送链板2、自动夹紧装置3、自动淬火加热装置A4、自动淬火冷却装置5、左右节感应器6、自动回火装置B7、自动回火装置C8和机架9组成。所说的机架9是本技术所述链轨节踏面淬火装置的主体支撑件,应保证各加工工位都处于同一个水平线上。机架9的一端设置有自动上料机1,机架9的另一端设置有自动回火装置C8。从自动上料机1一直到自动回火装置B7和自动回火装置C8的各工位之间,都设置有传送链板2进行链接,使得各工位成为连续性的整体。自动上料机1将链轨节上料后,经传送链板2传送到自动夹紧装置3进行定位,然后进行自动淬火装置4,在夹紧状态下对踏面实施淬火感应处理。自动淬火装置4的前面设置有自动夹紧装置3,自动淬火装置4的后面设置有自动淬火冷却装置5。链轨节经自动淬火装置5进行踏面淬火处理后,经传送链板2将左右链轨节同时传送到自动回火装置B7和自动回火装置C8,通过左右节感应器6施加回火。所说的左右节感应器6,是链轨节的左节和右节并列的感应装置。所说的自动淬火装置A4和自动回火装置B7、自动回火装置C8上,分别设置有中频电源。本技术所述的链轨节踏面淬火装置,采用步进式链板传动,气动夹紧、落差定位,重复性好,避免了工件与感应器的接触,通过合理设计感应器结构及导磁体位置,控制踏面硬化层合理分布,保证产品质量。实现自动上料,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自动化程度高,产品质量稳定。工件加热均匀、效率高,定位传动可靠,通过合理设计感应器结构及导磁体位置,达到控制踏面硬化层合理分布的目的;通过夹紧定位,避免了工件与感应器的接触和产生打火的现象;本技术采用全自动化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及产品质量,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权利要求1.一种链轨节踏面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机架(9)的一端设置有自动上料机(1),机架(9)的另一端设置有自动回火装置C(8),从自动上料机(1)一直到自动回火装置B(7)和自动回火装置C(8)的各工位之间,都设置有传送链板(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轨节踏面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自动淬火装置A(4)和自动回火装置B(7)、自动回火装置C(8)上分别设置中频电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轨节踏面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自动淬火装置(4)的前面设置有自动夹紧装置(3),自动淬火装置(4)的后面设置有自动淬火冷却装置(5)。专利摘要链轨节踏面淬火装置,涉及有自动上料机、传送链板、自动夹紧装置、自动淬火装置、左右节感应器、自动回火装置和机架组成。机架的一端设置有自动上料机,机架的另一端设置有自动回火装置B和C。从自动上料机一直到自动回火装置B和自动回火装置C的各工位之间,都设置有传送链板进行链接,使得各工位成为连续性的整体。自动上料机将链轨节上料后,经传送链板传送到自动夹紧装置进行定位,然后送入自动淬火装置,在夹紧状态下对踏面实施淬火感应处理。自动淬火装置A和自动回火装置B和C上分别设置中频电源。本技术采用步进式链板传动,气动夹紧、落差定位,重复性好,避免了工件与感应器的接触,保证产品质量,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文档编号C21D1/18GK2903090SQ20062008438公开日2007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06年5月10日 优先权日2006年5月10日专利技术者窦连峰, 于利敏, 许 永, 杨小芳 申请人: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链轨节踏面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机架(9)的一端设置有自动上料机(1),机架(9)的另一端设置有自动回火装置C(8),从自动上料机(1)一直到自动回火装置B(7)和自动回火装置C(8)的各工位之间,都设置有传送链板(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窦连峰,于利敏,许永,杨小芳,
申请(专利权)人: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