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太阳能换热管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10096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8 04: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太阳能换热管安装结构,包括换热管本体、半圆凹面板、第一固定杆、轴承、旋转杆、条形通槽、第一密封圈、U型杆、换热水箱、真空管插口、第二固定杆、紧固螺帽、密封盖、第二密封圈、安装孔、衔接块、刷块。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合理,增强了安装连接的牢固性,避免换热管本体大部分空架在换热水箱内,提高了换热管对管内水的承载力,便于对换热管环形面上进行水垢清理,保证了热量传递的效率,通过换热管本体的螺旋结构孔径小于交错位置上对应两个半圆面板上最大凹面之间的距离尺寸,便于换热管本体环形面贴靠在半圆凹面板上,有利于刷块对换热管本体上外表面的水垢进行刷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太阳能换热管安装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换热管安装结构,具体是一种新型太阳能换热管安装结构,属于太阳能应用

技术介绍
换热管是换热器的元件之一,置于筒体之内,用于两介质之间热量的交换,具有很高的导热性和良好的等温性,它是一种能快速将热能从一点传至另一点的装置,而且几乎没有热损耗,因此它被称作传热超导体,其导热系数为铜的数千倍,且在太阳能热水器中的冷热水输送应用最为常见。广泛应用的太阳能热水器的换热管置于水箱内,换热管在安装在水箱内的支撑固定部位较少,使换热管空架在水箱内,造成换热管对水的承载力减弱,长期浸在水箱的液体中会使换热管表面带有水垢,清理较为不便,随着水垢厚度的增大,会使热量传递效率降低。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新型太阳能换热管安装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新型太阳能换热管安装结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新型太阳能换热管安装结构,包括换热水箱以及U型杆,所述换热水箱为空心柱体结构,且换热水箱一端侧面中间位置开设有安装孔,所述换热水箱另一侧表面中间位置开设有通孔,且位于通孔内侧端口处的换热水箱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太阳能换热管安装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太阳能换热管安装结构,包括换热水箱(8)以及U型杆(7),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水箱(8)为空心柱体结构,且换热水箱(8)一端侧面中间位置开设有安装孔(14),所述换热水箱(8)另一侧表面中间位置开设有通孔,且位于通孔内侧端口处的换热水箱(8)内部安装有轴承(4),所述轴承(4)一侧端面安装有第一密封圈(6),所述换热水箱(8)内设置有换热管本体(1),且换热管本体(1)一端安装在密封盖(12)上,所述换热管本体(1)为螺旋结构,且换热管本体(1)通过密封盖(12)与换热水箱(8)固定连接,所述换热管本体(1)螺旋衔接在U型杆(7)内;所述U型杆(7)一侧的圆杆上等距套装有第一固定杆(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太阳能换热管安装结构,包括换热水箱(8)以及U型杆(7),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水箱(8)为空心柱体结构,且换热水箱(8)一端侧面中间位置开设有安装孔(14),所述换热水箱(8)另一侧表面中间位置开设有通孔,且位于通孔内侧端口处的换热水箱(8)内部安装有轴承(4),所述轴承(4)一侧端面安装有第一密封圈(6),所述换热水箱(8)内设置有换热管本体(1),且换热管本体(1)一端安装在密封盖(12)上,所述换热管本体(1)为螺旋结构,且换热管本体(1)通过密封盖(12)与换热水箱(8)固定连接,所述换热管本体(1)螺旋衔接在U型杆(7)内;所述U型杆(7)一侧的圆杆上等距套装有第一固定杆(3),且U型杆(7)另一侧的圆杆上等距套装有第二固定杆(10),所述第一固定杆(3)之间和第二固定杆(10)之间均安装有半圆凹面板(2),且半圆凹面板(2)的半圆面上等距安装有刷块(16),所述U型杆(7)一端中间位置安装有衔接块(15),且衔接块(15)滑动连接在条形通槽(501)内,所述条形通槽(501)开设在旋转杆(5)的环形表面一侧,所述旋转杆(5)中间位置装配在轴承(4)内,且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晓利王军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博茗低碳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