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0869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8 0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复合膜,一种复合膜,包含IM膜和保护膜,所述IM膜包含折射率匹配层,第一基材层和硬化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硬化层表面贴合一保护膜,所述保护膜的粘合层能耐大于150℃的高温不变形,所述粘合层剥离力小于20g/cm,该技术方案有效解决了IM膜贴合保护膜过程中产生凹凸点的技术问题。

A composite membran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omposite film, a composite film containing a IM film and a protective film. The IM film includes a refractive index matching layer, a first substrate layer and a hardened layer,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a protective coating on the hardened layer surface. The adhesive layer of the protective film can not be deformed at a high temperature of 150 degrees centigrade, and the adhesive layer is stripped off. The force is less than 20g/cm, and the technical proposal effectively solves the technical problem of producing concave and convex points in the process of IM film bonding protective fil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膜
本技术涉及光学膜领域,具体涉及光学膜复合膜。
技术介绍
现有IM(IndexMatch)膜主要包括IM膜(1+1结构)和IM膜(1+3结构)。其中,IM膜(1+1结构)的雾度达到1.2%以上,作为ITO膜用时需在高折HC面溅镀三层材料(低折层及ITO层)。传统IM膜在溅射二氧化硅或ITO时,会存在IM挺性不足的问题,导致溅射表面不平整,影响了ITO层的外观。本技术设计出了复合膜IM膜通过贴合保护膜,使得IM的挺性得到提高,然而贴合保护膜会出现凹凸点,影响产品外观以及影响后期溅射表面不平整,影响了ITO层的外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复合膜,通过解决IM的挺性得到提高,大大提高了IM膜表面溅射二氧化硅或ITO的平整度,另一方面,选用合适的保护膜有效解决了贴合凹凸点的产生以及保证了后期溅射表面的平整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复合膜,包含IM膜和保护膜,所述IM膜包含折射率匹配层,第一基材层和第一硬化层,所述保护膜包含第二基材层和粘合层,所述第一硬化层表面通过粘合层与保护膜粘合,所述保护膜的粘合层能耐大于150℃的高温不变形,所述粘合层剥离力小于20g/cm。进一步地,所述IM膜和保护膜的总厚度为150-200μm。进一步地,所述折射率匹配层折射率范围为1.4-1.52。进一步地,所述折射率匹配层折射率范围为1.4-1.75。进一步地,所述折射率匹配层包含低折射率层和高折射率层,所述低折射率层的折射率范围为1.4-1.49,所述高折射率层的折射率范围为1.50-1.52。进一步地,所述折射率匹配层包含低折射率层和高折射率层,所述低折射率层的折射率范围为1.4-1.55,所述高折射率层的折射率范围为1.60-1.75。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基材层的厚度为30-80μm。进一步地所述基材选自PET、COP和POP。进一步地,所述低折射率层的厚度范围为25-35nm。进一步地,所述高折射率层的厚度范围为1.0-1.5μm。进一步地,所述粘合层材料选自亚克力胶。进一步地,所述亚克力胶包含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羟基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烷基酯、聚异氰酸酯、固化剂。进一步地,所述聚异氰酸酯选自1,4-四亚甲基二异氰酸酯、1,6-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2-甲基-1,5-戊烷二异氰酸酯、3-甲基-1,5-戊烷二异氰酸酯、三甲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环己基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氢化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氢化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聚苯甲烷聚异氰酸酯、二甲苯二异氰酸酯、氢化二甲苯二异氰酸酯、四甲基苯二甲基二异氰酸酯、降冰片烯二异氰酸酯、萘二异氰酸酯、聚醚聚异氰酸酯、聚酯聚异氰酸酯。进一步地,所述羟基甲基丙烯酸酯选自甲基丙烯酸-2-羟基丁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6-羟基己酯、甲基丙烯酸-4-羟基丁酯。进一步地,所述亚克力胶包含聚(甲基)丙烯酸酯40~80质量%、羟基甲基丙烯酸酯10~20质量%、甲基丙烯酸烷基酯5~15质量%聚异氰酸酯含量1~5质量%、固化剂1-2质量%、固化促进剂0.5-1质量%,选用上述配方的亚克力胶耐高温,剥离小,无残胶。进一步地,所述聚(甲基)丙烯酸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优选为-70~-10℃。有益效果:提供一种复合膜,通过在IM远离折射率匹配层的一面贴合保护膜来解决IM的挺性差的问题,通过该问题的解决大大提高了IM膜表面溅射二氧化硅或ITO的平整度,以及选用合适的保护膜有效解决了贴合凹凸点的产生以及保证了后期溅射表面的平整度。附图说明下面结合图1及实施例1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复合膜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复合膜,包含IM膜21和保护膜22,所述IM膜21的基材为厚度50μmCOP第一基材层213,所述第一基材层213包含第一光学面和第二光学面,在所述第一光学面涂布折射率为1.50的硬化胶水,固化后形成厚度为1.5μm第一硬化层214,在所述第二光学面涂布折射率为1.52高折射率胶水固化后形成厚度为1.2μm的高折射率层2112;所述保护膜22包含粘合层225、第二基材层226以及第二硬化层227,所述第二硬化层227设置在远离IM膜21的第二基材层226一光学表面上,所述第二基材层226为厚度125μm的PET,所述第二硬化层227为厚度为100nm,折射率为1.50丙烯酸酯类预聚物固化形成的硬化层。将所述IM膜21通过保护膜22的粘合225与保护膜22粘合在一起,最后通过溅射工艺在高折射率层2112表面一次溅射折射率为1.42,厚度为25nm的低折射率层2111。在第一硬化层214表面通过卷对卷的方式贴合保护膜,所述保护膜选自能耐150℃高温,剥离率小于20g/cm的保护膜,所述粘合层225为亚克力胶,所述亚克力胶主要包含聚(甲基)丙烯酸酯40质量%、甲基丙烯酸-2-羟基丁酯10质量%、甲基丙烯酸正十二烷基酯10质量%聚异氰酸酯含量5质量%、固化剂1质量%、固化促进剂0.5质量%。实施例2一种复合膜,包含IM膜21和保护膜22,所述IM膜21的基材为厚度50μmPET第一基材层213,所述第一基材层213包含第一光学面和第二光学面,在所述第一光学面涂布折射率为1.65的硬化胶水,固化后形成厚度为1.5μm第一硬化层214,在所述第二光学面涂布折射率为1.70高折射率胶水固化后形成厚度为1.2μm的高折射率层2112;所述保护膜22包含粘合层225、第二基材层226以及第二硬化层227,所述第二硬化层227设置在远离IM膜21的第二基材层226一光学表面上,所述第二基材层226为厚度125μm的PET,所述第二硬化层227为厚度为100nm,折射率为1.65丙烯酸酯类预聚物固化形成的硬化层。将所述IM膜21通过保护膜22的粘合层225与保护膜22粘合在一起,最后通过溅射工艺在高折射率层2112表面一次溅射折射率为1.52,厚度为25nm的低折射率层2111。在第一硬化层214表面通过卷对卷的方式贴合能耐150℃高温,剥离率小于20g/cm的保护膜,所述粘合层225为亚克力胶,所述亚克力胶主要包含聚(甲基)丙烯酸酯60质量%、甲基丙烯酸-2-羟基丁酯10质量%、甲基丙烯酸正十二烷基酯10质量%、聚异氰酸酯含量5质量%、固化剂1质量%、固化促进剂0.5质量%。实施例3一种复合膜,包含IM膜21和保护膜22,所述IM膜21的基材为厚度125μmPET第一基材层213,所述第一基材层213包含第一光学面和第二光学面,在所述第一光学面涂布折射率为1.65的硬化胶水,固化后形成厚度为1.5μm第一硬化层214,在所述第二光学面涂布折射率为1.70高折射率胶水固化后形成厚度为1.2μm的高折射率层2112;所述保护膜22包含粘合层225、第二基材层226以及第二硬化层227,所述第二硬化层227设置在远离IM膜21的第二基材层226一光学表面上,所述第二基材层226为厚度50μm的PET,所述第二硬化层227为厚度为100nm,折射率为1.65丙烯酸酯类预聚物固化形成的硬化层。将所述IM膜21通过保护膜22的粘合层225与保护膜22粘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复合膜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膜(100),包含IM膜(21)和保护膜(22),所述IM膜(21)包含折射率匹配层(211),第一基材层(213)和第一硬化层(214),所述保护膜(22)包含第二基材层(226)和粘合层(225),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硬化层(214)表面通过粘合层(225)与保护膜(22)粘合,所述保护膜(22)的粘合层(225)能耐大于150℃的高温不变形,所述粘合层(225)剥离力小于20g/c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膜(100),包含IM膜(21)和保护膜(22),所述IM膜(21)包含折射率匹配层(211),第一基材层(213)和第一硬化层(214),所述保护膜(22)包含第二基材层(226)和粘合层(225),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硬化层(214)表面通过粘合层(225)与保护膜(22)粘合,所述保护膜(22)的粘合层(225)能耐大于150℃的高温不变形,所述粘合层(225)剥离力小于20g/c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膜(100),其特征在于,所述IM膜(21)和保护膜(22)的总厚度为150-200μ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膜(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射率匹配层(211)折射率范围为1.4-1.5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膜(1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晓峰徐金龙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