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空心球叠合预制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0851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8 0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塑料空心球叠合预制板。该塑料空心球叠合预制板包括:上钢筋网片;下钢筋网片,其设置在所述上钢筋网片的下方;塑料空心球,其布设在所述上钢筋网片和下钢筋网片之间,并通过钢筋桁架连接形成夹心结构骨架;以及预浇筑混凝土,其浇筑在所述夹心结构骨架的底部。该塑料空心球叠合预制板的骨架采用两层焊接钢筋网片+塑料空心球形成“夹心”结构骨架,施工方便快捷。钢筋网片之间通过波浪形钢筋桁架连接并预埋在空心球叠合板内,增强了叠合板的抗剪能力。塑料空心球的加入减轻了叠合楼板的重量,增强了抗震性能、隔音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塑料空心球叠合预制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装配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塑料空心球叠合预制板。
技术介绍
建筑工业化已成为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将现浇建筑模式转变为由工厂预制、现场组装的装配建筑模式。目前,叠合楼板主要有普通平板型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楼板、预制带肋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和普通钢筋桁架叠合板。普通平板型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依靠底板上表面的粗糙面与叠合层混凝土结合,抵抗截面剪力,抗剪能力差;预制带肋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带有混凝土肋,在肋上留有用于穿插钢筋的空洞,该肋容易在吊装运输过程中破坏,且不容易穿插钢筋;普通钢筋桁架叠合板由于采用普通受力钢筋,板刚度小,所需板厚度大,增加了结构自重,且该板承受荷载范围较小。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的塑料空心球叠合预制板,该塑料空心球叠合预制板的骨架采用两层焊接钢筋网片+塑料空心球形成“夹心”结构骨架,施工方便快捷。钢筋网片之间通过波浪形钢筋桁架连接并预埋在空心球叠合板内,增强了叠合板的抗剪能力。塑料空心球的加入减轻了叠合楼板的重量,增强了抗震性能、隔音性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塑料空心球叠合预制板,该塑料空心球叠合预制板包括:上钢筋网片;下钢筋网片,其设置在所述上钢筋网片的下方;塑料空心球,其布设在所述上钢筋网片和下钢筋网片之间,并通过钢筋桁架连接形成夹心结构骨架;以及预浇筑混凝土,其浇筑在所述夹心结构骨架的底部。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上钢筋网片和下钢筋网片均采用钢筋焊接形成预制钢筋网片,钢筋的直径为φ6~φ10mm。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钢筋桁架为波浪形,所述钢筋桁架的间距为600mm~800mm。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塑料空心球的球壁厚为1mm,其直径为:225mm、270mm、315mm或360mm。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预浇筑混凝土采用C35混凝土,塌落度为75±25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该塑料空心球叠合预制板的结构安全性好:相比传统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塑料空心球叠合板大幅降低了结构板总重量30%左右,减轻了楼板恒荷载,大大提高了楼板承载力。此外,由于结构自重的降低,结构抗震性也得到了有效提升。由于现浇空心楼板内部形成了空腹,减少了结构计算中过剩的抗弯刚度,使材料能充分发挥结构受力作用,使结构体系强度大,整体刚度好,使用安全。(2)该塑料空心球叠合预制板的抗剪性能好:通过波浪形钢筋桁架增强了叠合楼板的抗剪性能。(3)该塑料空心球叠合预制板的施工成本低:塑料空心球叠合板板减少材料用量达30%,以塑料球替代混凝土,每1kg塑料球可代替100kg混凝土,大大降低材料成本。由于预制板主要以工厂加工为主,实现了设计标准化、制造工业化、安装机械化,提高了构件质量,同时也节省了大量模板和支撑,提高了施工速度,有效降低了施工成本。(4)该塑料空心球叠合预制板绿色环保:塑料空心球叠合板通过对废旧塑料的回收利用,每1kg塑料球可代替100kg混凝土,降低了混凝土的用量30%,减少了混凝土加工及现场湿作业对雾霾的影响。由于预制板现场施工时已具备一定刚度,现场无需铺设多层板,减少了木材的消耗。隔音、隔热、保温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塑料空心球叠合预制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塑料空心球叠合预制板的预浇筑混凝土的浇筑流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塑料空心球叠合预制板的破损、掉角的处理流程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塑料空心球叠合预制板的安装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如图1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塑料空心球叠合预制板的具体结构包括:上钢筋网片1、塑料空心球2、下钢筋网片3、钢筋桁架4、以及位于底部的预浇筑混凝土5。其中,塑料空心球2布设在上钢筋网片1和下钢筋网片3之间,并通过钢筋桁架4连接形成夹心结构骨架,预浇筑混凝土5浇筑在夹心结构骨架的底部;采用钢筋网片+塑料空心球的结构骨架,能够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工质量,不需要额外设置钢筋马镫,增强叠合板的抗剪能力,又节约材料。钢筋网片之间通过波浪形钢筋桁架连接并预埋在空心球叠合板内,增强了叠合板的抗剪能力。塑料空心球的加入减轻了叠合楼板的重量,增强了抗震性能、隔音性能等。具体来讲,上钢筋网片1和下钢筋网片3均采用钢筋焊接形成预制钢筋网片(Fy=460N/mm2),钢筋的直径为φ6~φ10mm,上、下层钢筋网片之间通过钢筋桁架4连接。优选的,钢筋桁架4为波浪形。钢筋桁架4的间距为600mm~800mm,即能保证上下钢筋网片的间距,又将塑料空心球固定在相应的钢筋网格之间,还能够使得钢筋网片+塑料球“夹心”结构有一定的刚度,便于存放和安装。塑料空心球2布设在上钢筋网片1和下钢筋网片3之间,并通过钢筋桁架4连接形成夹心结构骨架,塑料空心球2采用可回收的塑料制成,使难以降解的废料得到了重复使用,与结构同寿命;塑料空心球的球壁厚约1mm,常用的直径包括225mm、270mm、315mm、360mm等;塑料球具有无污染、耐腐蚀、强度高、寿命长等优点。预浇筑混凝土5采用C35混凝土(Fcu=35N/mm2),塌落度为75±25mm,在工厂预先浇筑一定厚度,在施工现场浇筑剩余部分。如图2所示,塑料空心球叠合预制板的预浇筑混凝土的浇筑:制作塑料空心球叠合预制板时,先浇筑底部60mm厚C35混凝土,塌落度75±25mm,粗骨料粒径范围5~20mm。下钢筋网片3安装塑料垫块,垫块间距不大于1000mm,确保加载后钢筋网架平整及保护层厚度。夹心结构骨架压入混凝土时,沿夹心结构骨架的短向布置100×100mm方钢管,间距为1500mm,然后在垂直于方钢管放置混凝土梁,间距1000mm,保证将夹心结构骨架均匀压入混凝土中。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进行养护,然后将塑料空心球叠合预制板转移至构件对方场,并码放整齐,在集中养护7天,强度不低于设计要求的75%后,方可向施工现场运送。塑料空心球叠合预制板的现场运输:(1)应根据空心球预制板的尺寸及重量要求选择运输车辆,装卸及运输过程应考虑车体平衡。(2)装卸空心球预制板时应采取保证车体平衡、防止车体倾覆,防止预制板移动或倾倒的绑扎固定措施。(3)空心球预制板的边角及空心球预制板与捆绑、支撑接触处,宜采用柔性垫衬以加以保护。(4)空心球预制板底板宜采用平放运输。(5)现场运输道路应平整,应满足承载力要求。塑料空心球叠合预制板的现场堆放:(1)空心球预制板进场后,应按品种,规格,吊装顺序分别设置堆垛,堆垛宜设置在吊装机械工作范围内。(2)空心球预制板宜采用叠放方式,叠放层数不宜大于6层,底层应设置支垫,支垫应平整且支垫地基应坚实;空心球预制板不得直接放置在地面上。空心球预制板运输和堆放时,预埋吊件所处位置应避免遮挡,易于起吊。在场内装卸或驳运过程中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塑料空心球叠合预制板

【技术保护点】
一种塑料空心球叠合预制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钢筋网片;下钢筋网片,其设置在所述上钢筋网片的下方;塑料空心球,其布设在所述上钢筋网片和下钢筋网片之间,并通过钢筋桁架连接形成夹心结构骨架;以及预浇筑混凝土,其浇筑在所述夹心结构骨架的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料空心球叠合预制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钢筋网片;下钢筋网片,其设置在所述上钢筋网片的下方;塑料空心球,其布设在所述上钢筋网片和下钢筋网片之间,并通过钢筋桁架连接形成夹心结构骨架;以及预浇筑混凝土,其浇筑在所述夹心结构骨架的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空心球叠合预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钢筋网片和下钢筋网片均采用钢筋焊接形成预制钢筋网片,钢筋的直径为φ6~φ10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波王振兴王卫新刘毅夫许龙迪彭景祥张皞孙磊魏燕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城建北方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