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陡边坡创面表层苔藓防雨水冲刷技术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808295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8 02:58
高陡边坡创面表层苔藓防雨水冲刷结构,包括岩质坡形创面,岩质坡形创面的表面,即岩质坡形表面上设置高次团粒基质层,高次团粒基质层外表面覆盖种子层,所述岩质坡形表面与高次团粒基质层之间为炉渣,炉渣通过水泥或混凝土粘接在岩质坡形表面,高次团粒基质层包覆并覆盖炉渣;高次团粒基质层,固定可降解纤维,该可降解纤维从基质层和种子层穿过并露出种子层表面;所述种子层外表面覆盖苔藓层。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的高陡边坡创面表层苔藓防雨水冲刷技术及其施工方法,通过在岩质坡形表面与高次团粒基质层之间中间体,使岩质坡形表面与高次团粒基质层之间结合更加牢固,解决了高次团粒材料的基质容易与光滑的高陡岩质坡形面脱离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陡边坡创面表层苔藓防雨水冲刷技术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园林绿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陡边坡创面表层苔藓防雨水冲刷技术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高速公路路基、堤坝等陡坡环境需要种植植被防止水土流失。由于陡坡上的土层极易被雨水冲涮流失,造成绿色植被不易成活。越是植被不能成活,水土流失就越严重。由此园林绿化工作者想了许多办法,比如喷泥浆造土然后加盖固定网再播种草籽等,但由于泥土层附着力差,坡形坡度较陡,施工方法不规范,在植被根系未深入陡坡坡体之前仍容易产生土层滑落或大量土壤流失,种植的植被无法存活等情况发生,虽然高次团粒材料的应用,使得土壤的团粒性提高,基本解决了作为土壤的基质流失,但是,1、对于光滑的高陡岩质坡形面,由于高次团粒材料的基质容易与光滑的高陡岩质坡形面脱离,即便加上铁丝网、木条辅助,高次团粒材料的基质仍然容易脱落;2、岩质坡形面,由于坡形的存在,水流速度快,尤其高陡坡的情况,当雨水或者浇水时,包含高次团粒材料的基质没有充分吸收表面流水水分就流失了,使得作为土壤的基质水分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高次团粒材料的基质容易与光滑的高陡岩质坡形面脱离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设计的高陡边坡创面表层苔藓防雨水冲刷技术及其施工方法,通过在岩质坡形表面与高次团粒基质层之间中间体,使岩质坡形表面与高次团粒基质层之间结合更加牢固,解决了高次团粒材料的基质容易与光滑的高陡岩质坡形面脱离的技术问题。2、为了解决现有高次团粒材料的基质不能充分吸收水分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设计的创面绿化基质层保水结构和施工方法,通过在基质层设置快速降解纤维,解决基质不能充分吸收水分的技术问题,大大的提高了植被成活率。3、为了解决现有高分子团粒材料的基质不能充分吸收水分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设计的创面绿化表面保水结构和施工方法,通过在种子层外表面覆盖苔藓层,使得绿化坡形面上减慢水的流速,既能让基质能够充分吸收水分,又可以有效防止种子层被雨水冲刷,解决基质不能充分吸收水分的技术问题,大大的提高了植被成活率。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高陡边坡创面表层苔藓防雨水冲刷结构,包括岩质坡形创面,岩质坡形创面的表面,即岩质坡形表面上设置高次团粒基质层,高次团粒基质层外表面覆盖种子层,所述岩质坡形表面与高次团粒基质层之间为炉渣,炉渣通过水泥或混凝土粘接在岩质坡形表面,高次团粒基质层包覆并覆盖炉渣;高次团粒基质层,固定可降解纤维,该可降解纤维从基质层和种子层穿过并露出种子层表面;所述种子层外表面覆盖苔藓层。所述的高陡边坡创面表层苔藓防雨水冲刷结构,所述炉渣的直径为1-3cm,所述水泥或混凝土的厚度为3-6mm。所述的高陡边坡创面表层苔藓防雨水冲刷结构,所述水泥或混凝土是喷播在岩质坡形表面,所述炉渣为抛洒在为凝固水泥或混凝土上。所述的高陡边坡创面表层苔藓防雨水冲刷结构,所述可降解纤维,为快速降解塑料薄膜、植物纤维的麦草、稻草、秸秆,所述可降解纤维的长度为20-60cm,所述可降解纤维形成横向间隔5-20cm,纵向间隔80-100cm蓬松网状,蓬松网状可降解纤维由麻绳缠绕绑扎在铁丝网上。所述的高陡边坡创面表层苔藓防雨水冲刷结构,所述苔藓层由以下组份和配比,按重量份:基质营养层60-80,苔藓粉10-20,高分子团粒剂,10-20;苔藓粉为苔藓湿地表层物干燥后制成的苔藓粉;所述苔藓层均匀覆盖种子层外表面50%-100%的面积。均匀覆盖就是喷播的分散点比较均匀。所述的高陡边坡创面表层苔藓防雨水冲刷结构,所述苔藓层加入10-30份的面积为5-20平方毫米的碎塑料薄膜或者塑料纤维;所述碎塑料薄膜为长条状。高陡边坡创面表层苔藓防雨水冲刷技术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平整坡面、清除浮石;(2)喷播水泥或混凝土;抛洒炉渣;(3)安装锚杆;悬挂丝网、铺设基材附着平台;(4)填充加筋、铺设纤维骨架层;(5)基材配置、基质营养层材料培养;(6)分级加压、多级加压设备喷播基质层和种子层;(7)再喷播苔藓层;(8)渗灌综合养护系统。所述施工方法包括:(1)平整坡面、清除浮石,平整坡面应遵循由上而下、分段分区进行的原则,破碎清理松动的岩石和危岩体,对局部异常陡倾的区域进行适当削方处理,采用人工或机械撬挖的方式对强风化层进行挖除,以及创面部分全部的垃圾、杂草、树根、废渣等妨碍施工的障碍物进行清理,创面部分尽量平整顺滑避免有较大的突起和凹陷,对大型孤石采用综合景观处理方案,结合后期整体创面绿化植物结构,尽可能使得孤石能与坡面植被形成和谐独特的景观效果,对清理出来的杂物、废弃物及时转运并合理处置,避免二次污染;(2)喷播水泥或混凝土;抛洒炉渣;在岩质坡形表面喷水,将水泥或混凝土调成糊状,用喷播机将糊状水泥或混凝土喷播在潮湿岩质坡形表面,喷播厚度2-10mm,最好3-6mm;将炉渣过筛,选取直径为0.5-5cm炉渣,优选为直径为1-3cm炉渣,将选取的炉渣抛洒在喷播的水泥或混凝土上固化。(3)安装锚杆,悬挂丝网、铺设基材附着平台,安装锚杆这个步骤可以在岩质坡形比较陡情况下,针对不同坡面地质结构结合当地气候水文特点,采用传统的护坡方式对坡面进行加固处理,如锚杆锚索护坡、格状框条护坡之后喷播水泥或混凝土并抛洒炉渣;然后主动防护网、被动防护网、柔性防护网护坡等常用的几种护坡处理方法,对除水泥喷砼护坡之外的传统坡面进行防护,保持坡面稳定坚固,为后续喷播绿化施工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避免次生灾害的产生;悬挂丝网、铺设基材附着平台,采用镀锌钩花铁丝网搭建底层基材附着平台,针对不同的创面选择型号不同的铁丝网,配合U型卡或锚杆固件进行加固;铺设时,铁丝网应顺沿坡面从上到下进行铺设,拉紧至坡底再实施打锚杆固定,然后铺设下一幅;两幅网边搭接宽度不少于一个网眼,应用铁丝扎紧,两网之间有空隙也应用铁丝扎牢固;坡顶用主锚杆固定铁丝网时,应将铁丝网固定在锚杆中间,然后打入;局部凹陷较深坡面铺网前采用人工填充部分种植土或植物纤维,使得坡面整体平整;异常陡峭部分坡体采用挂双层铁丝网增加底层平台强度和附着力,有利于后续基材喷播作业;基材铁丝网平台搭建应对整个坡面形成全覆盖,使得整个铁丝网形成一个统一的受力面,在坡面岩石崩塌、风华剥落时能将局部集中荷载向四周均材质,均匀传递冲击力以充分发挥整个系统的防护能力,即局部受载,整体作用,从而使系统能承受较大的荷载并降低单根锚杆的锚固力要求,从而起到对坡面整体防护的作用;铺设铁丝网完成后,针对局部特别陡峭部分可以在坡面上间隔订横木,横木规格结合坡面实际情况,以有利于喷播基材附着为标准增设横木;横木要与坡面牢固结合,针对不同情况选用U型卡、钢钉、螺纹钢、膨胀栓等多种方式结合加固横木;(4)填充加筋、铺设纤维骨架层,采用20-60cm左右长度的天然植物纤维,根据施工所在不同区域选用不同的纤维材料如稻草、麦秸、玉米秸秆等各种农作物秸秆为原材料,整理成3—5cm直径的束,在铁丝网网孔之间横向间隔5-20cm自上而下用植物纤维穿插填充网孔,根据坡面的陡峭成度定间隔,一般坡陡的地方密一些,坡缓的地方间隔大一些,穿插纤维厚度在3cm-5cm左右,并保持穿插纤维材料的透气性、蓬松性,部分凹陷坡面适当增加厚度;横向两组纤维材料结合部分采用铁丝或麻绳绑扎连接,增加横向纤维骨架部分的韧性,使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高陡边坡创面表层苔藓防雨水冲刷技术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保护点】
高陡边坡创面表层苔藓防雨水冲刷结构,包括岩质坡形创面,岩质坡形创面的表面,即岩质坡形表面上设置高次团粒基质层,高次团粒基质层外表面覆盖种子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岩质坡形表面与高次团粒基质层之间为炉渣,炉渣通过水泥或混凝土粘接在岩质坡形表面,高次团粒基质层包覆并覆盖炉渣;高次团粒基质层,固定可降解纤维,该可降解纤维从基质层和种子层穿过并露出种子层表面;所述种子层外表面覆盖苔藓层。

【技术特征摘要】
1.高陡边坡创面表层苔藓防雨水冲刷结构,包括岩质坡形创面,岩质坡形创面的表面,即岩质坡形表面上设置高次团粒基质层,高次团粒基质层外表面覆盖种子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岩质坡形表面与高次团粒基质层之间为炉渣,炉渣通过水泥或混凝土粘接在岩质坡形表面,高次团粒基质层包覆并覆盖炉渣;高次团粒基质层,固定可降解纤维,该可降解纤维从基质层和种子层穿过并露出种子层表面;所述种子层外表面覆盖苔藓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陡边坡创面表层苔藓防雨水冲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炉渣的直径为1-3cm,所述水泥或混凝土的厚度为3-6m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陡边坡创面表层苔藓防雨水冲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或混凝土是喷播在岩质坡形表面,所述炉渣为抛洒在为凝固水泥或混凝土上。4.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陡边坡创面表层苔藓防雨水冲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降解纤维,为快速降解塑料薄膜、植物纤维的麦草、稻草、秸秆,所述可降解纤维的长度为20-60cm,所述可降解纤维形成横向间隔5-20cm,纵向间隔80-100cm蓬松网状,蓬松网状可降解纤维由麻绳缠绕绑扎在铁丝网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陡边坡创面表层苔藓防雨水冲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苔藓层由以下组份和配比,按重量份:基质营养层60-80,苔藓粉10-20,高分子团粒剂,10-20;苔藓粉为苔藓湿地表层物干燥后制成的苔藓粉;所述苔藓层均匀覆盖种子层外表面50%-100%的面积;均匀覆盖就是喷播的分散点比较均匀。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陡边坡创面表层苔藓防雨水冲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苔藓层加入10-30份的面积为5-20平方毫米的碎塑料薄膜或者塑料纤维;所述碎塑料薄膜为长条状。7.高陡边坡创面表层苔藓防雨水冲刷技术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平整坡面、清除浮石;(2)喷播水泥或混凝土;抛洒炉渣;(3)安装锚杆;悬挂丝网、铺设基材附着平台;(4)填充加筋、铺设纤维骨架层;(5)基材配置、基质营养层材料培养;(6)分级加压、多级加压设备喷播基质层和种子层;(7)再喷播苔藓层;(8)渗灌综合养护系统。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陡边坡创面表层苔藓防雨水冲刷技术及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方法包括:(1)平整坡面、清除浮石,平整坡面应遵循由上而下、分段分区进行的原则,破碎清理松动的岩石和危岩体,对局部异常陡倾的区域进行适当削方处理,采用人工或机械撬挖的方式对强风化层进行挖除,以及创面部分全部的垃圾、杂草、树根、废渣等妨碍施工的障碍物进行清理,创面部分尽量平整顺滑避免有较大的突起和凹陷,对大型孤石采用综合景观处理方案,结合后期整体创面绿化植物结构,尽可能使得孤石能与坡面植被形成和谐独特的景观效果,对清理出来的杂物、废弃物及时转运并合理处置,避免二次污染;(2)喷播水泥或混凝土;抛洒炉渣;在岩质坡形表面喷水,将水泥或混凝土调成糊状,用喷播机将糊状水泥或混凝土喷播在潮湿岩质坡形表面,喷播厚度2-10mm,最好3-6mm;将炉渣过筛,选取直径为0.5-5cm炉渣,优选为直径为1-3cm炉渣,将选取的炉渣抛洒在喷播的水泥或混凝土上固化;(3)安装锚杆,悬挂丝网、铺设基材附着平台,安装锚杆这个步骤可以在岩质坡形比较陡情况下,针对不同坡面地质结构结合当地气候水文特点,采用传统的护坡方式对坡面进行加固处理,如锚杆锚索护坡、格状框条护坡之后喷播水泥或混凝土并抛洒炉渣;然后主动防护网、被动防护网、柔性防护网护坡等常用的几种护坡处理方法,对除水泥喷砼护坡之外的传统坡面进行防护,保持坡面稳定坚固,为后续喷播绿化施工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避免次生灾害的产生;悬挂丝网、铺设基材附着平台,采用镀锌钩花铁丝网搭建底层基材附着平台,针对不同的创面选择型号不同的铁丝网,配合U型卡或锚杆固件进行加固;铺设时,铁丝网应顺沿坡面从上到下进行铺设,拉紧至坡底再实施打锚杆固定,然后铺设下一幅;两幅网边搭接宽度不少于一个网眼,应用铁丝扎紧,两网之间有空隙也应用铁丝扎牢固;坡顶用主锚杆固定铁丝网时,应将铁丝网固定在锚杆中间,然后打入;局部凹陷较深坡面铺网前采用人工填充部分种植土或植物纤维,使得坡面整体平整;异常陡峭部分坡体采用挂双层铁丝网增加底层平台强度和附着力,有利于后续基材喷播作业;基材铁丝网平台搭建应对整个坡面形成全覆盖,使得整个铁丝网形成一个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世远张成梁荣立明
申请(专利权)人:轻工业环境保护研究所河南景绣绘远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