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传斌专利>正文

等温正火炉循环可控风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80683 阅读:5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等温正火炉循环可控风冷装置,由风机(1)、与外界相连通的进风管(2)和出风管(3)、风机吹风管(10)构成,其特征在于在风机(1)的风机吹风管(10)上连接上补偿加热器(4),在补偿加热器(4)的出风管口上通过四通换向阀(5)与内循环导风管(6)相连通,在四通换向阀(5)的左侧管口上连接上外循环风管(8),在外循环风管(8)的上端设控温四通阀(7),控温四通阀(7)的下侧管口与风机(1)的进风口相连接。该等温正火炉循环可控风冷装置,由于在正火的过程中,增设了控温循环及均风措施,所以进一步解决了零件的硬度散差的问题,并能优化金相组织,而且结构简单、容易操作,可广泛用于等温正火炉。(*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热处理中的风冷装置,特别是一种等温正火炉循 环可控风冷装置,适用于等温正火炉。
技术介绍
等温正火炉,包括高温炉、等温炉、冷风室、吹风装置、传料机构、 加热系统、电气装置组合而成,其运行是先将零件推入高温炉内进行加热, 当零件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由推杆将零件推入风冷室,由吹风装置进行 吹风冷却,使零件降到一定温度时再推入等温炉内进行等温。目前,在等 温正火炉中所使用的吹风装置,由风机、进风管、出风管、吹风管构成, 将吹风管直接与冷风室相连接,由风机吹风冷却,在应用中所遇到的不足 是由于在料筐内的零件为多层叠放,且零件单面受风、进风口的进风量 不均匀、风匀散性很差,致使零件降温不均匀,从而导致零件硬度不均匀 或金相组织不合格,废品率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使风量均匀的吹至零件、使处理的 零件硬度均匀、而且能充分利用零件的热量补偿加热吹风的等温正火炉循 环可控风冷装置。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等温正火炉循 环可控风冷装置,由风机、与外界相连通的进风管、与外界相连通的出风 管、风机吹风管构成,其特征在于在风机的风机吹风管上连接上补偿加热器,在补偿加热器的出风管口上连接上四通换向阀,四通换向阀的上、下 管口分别与内循环导风管的回风口和进风口相连通,在四通换向阀的左侧 管口上连接上外循环风管,外循环风管的进风口通过四通换向阀与内循环 导风管的进风口相连接,在外循环风管的上端设控温四通阀,在控温四通 阀的上侧管口上连接上与外界相通的出风管,控温四通阀右侧管口连接与 外界相通的进风管,控温四通阀的下侧管口与风机的进风口相连接,内循 环导风管的外端口分别从等温正火炉的冷风室的上部和下部接入冷风室。 本技术通过如下措施实施:在内循环导风管进入冷风室的管口内还设 自旋风扇,通过自旋风扇可使风向可换、风量可变、风压可调、风温可控; 所述的自旋风扇可采用台式转叶电风扇的扇叶结构,当风流过时,扇叶转 动,使风向转换,此为现有技术,故不多述;所述的冷风室结构也为现有 技术,在冷风室的前、后端分别设与高温炉和等温炉相连通的管道口;所 述的补偿加热器,包括加热炉、测温仪、PLC处理器构成,也为现有技术。 使用本技术时,将内循环导风管的上、下口接在冷风室的顶部和底部, 当零件在冷风室内进行冷却时,料筐匀速转动,同时风机启动。通过四通 换向阀的转换,可控温吹风,并按一定频率经四通换向阀连续转向转换, 使风从旋转料筐上部及下部透过筐内零件,再从零件上部及下部排至垂直 循环风管;循环风进入外循环风管后,再由控温四通阀根据需要进行调节, 当不需要将热风回流时,通过转动控温四通阀,使外循环风管和与外界相 连通的出风管相连通,与外界相连通的进风管与风机进风管相连通,循环 热风通过控温四通阀直接排入外界;当需要热风回流时,可通过调整控温 四通阀,使外循环风管与风机进风管相连通,将热风回流至风机;自动旋转风扇的自旋作用,可实现吹风匀散的目的,并且由于在料筐底部设置旋转平台,带动料筐旋转,使风均匀;在季节温差对工艺的影响较大时,可 通过补偿加热器对循环风加热,测温仪将测到的温度信号由PLC进行加热 控温连接,实现自动控温,保证工艺稳定,以达到零件硬度均匀和理想的 金相组织状态。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目前在等温正火炉中应用的吹风冷却 装置相比,由于在正火的过程中,增设了控温循环及均风措施,所以进一 步解决了零件的硬度散差的问题,并能优化金相组织,而且结构简单、容 易操作,可广泛用于等温正火炉。附图说明 图l为本技术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热风回流时的冷风循环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l、 2制作本技术。该等温正火炉循环可控风冷装置,由 风机l、与外界相连通的进风管2、与外界相连通的出风管3、风机吹风管 IO构成,其特征在于在风机1的风机吹风管10上连接上补偿加热器4,在补 偿加热器4的出风管口上连接上四通换向阀5,四通换向阀5的上、下管口 分别与内循环导风管6的回风口和进风口相连通,在四通换向阀5的左侧管 口上连接上外循环风管8,外循环风管8的进风口通过四通换向阀5与内循 环导风管6的进风口相连接,在外循环风管8的上端设控温四通阀7,在控 温四通阀7的上侧管口上连接上与外界相通的出风管3,控温四通阀7右侧 管口连接与外界相通的进风管2,控温四通阀7的下侧管口与风机1的进风口相连接,内循环导风管6的外端口分别从等温正火炉的冷风室9的下部和 上部接入冷风室9内,在内循环导风管6进入冷风室9的管口内还设自旋风 扇ll;所述的自旋风扇ll可采用台式转叶电风扇的扇叶结构,此为现有技 术,故不多述;所述的冷风室9的结构也为现有技术,在冷风室9的前、后 端分别设与高温炉和等温炉相连通的管道口12、 12';所述的补偿加热器 4,包括加热炉、测温仪、PLC处理器构成,也为现有技术。权利要求1、一种等温正火炉循环可控风冷装置,由风机(1)、与外界相连通的进风管(2)、与外界相连通的出风管(3)、风机吹风管(10)构成,其特征在于在风机(1)的风机吹风管(10)上连接上补偿加热器(4),在补偿加热器(4)的出风管口上连接上四通换向阀(5),四通换向阀(5)的上、下管口分别与内循环导风管(6)的回风口和进风口相连通,在四通换向阀(5)的左侧管口上连接上外循环风管(8),外循环风管(8)的进风口通过四通换向阀(5)与内循环导风管(6)的进风口相连接,在外循环风管(8)的上端设控温四通阀(7),在控温四通阀(7)的上侧管口上连接上与外界相通的出风管(3),控温四通阀(7)右侧管口连接与外界相通的进风管(2),控温四通阀(7)的下侧管口与风机(1)的进风口相连接,内循环导风管(6)的外端口分别从等温正火炉的冷风室(9)的下部和上部接入冷风室(9)内,在内循环导风管(6)进入冷风室(9)的管口内还设自旋风扇(11)。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等温正火炉循环可控风冷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冷风室(9)的前、后端分别设与高温炉和等温炉相连通的管道口 (12、 12')。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等温正火炉循环可控风冷装置,由风机(1)、与外界相连通的进风管(2)和出风管(3)、风机吹风管(10)构成,其特征在于在风机(1)的风机吹风管(10)上连接上补偿加热器(4),在补偿加热器(4)的出风管口上通过四通换向阀(5)与内循环导风管(6)相连通,在四通换向阀(5)的左侧管口上连接上外循环风管(8),在外循环风管(8)的上端设控温四通阀(7),控温四通阀(7)的下侧管口与风机(1)的进风口相连接。该等温正火炉循环可控风冷装置,由于在正火的过程中,增设了控温循环及均风措施,所以进一步解决了零件的硬度散差的问题,并能优化金相组织,而且结构简单、容易操作,可广泛用于等温正火炉。文档编号C21D1/28GK201144255SQ20072015852公开日2008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14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14日专利技术者吕增亭, 陶润祥 申请人:李传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等温正火炉循环可控风冷装置,由风机(1)、与外界相连通的进风管(2)、与外界相连通的出风管(3)、风机吹风管(10)构成,其特征在于在风机(1)的风机吹风管(10)上连接上补偿加热器(4),在补偿加热器(4)的出风管口上连接上四通换向阀(5),四通换向阀(5)的上、下管口分别与内循环导风管(6)的回风口和进风口相连通,在四通换向阀(5)的左侧管口上连接上外循环风管(8),外循环风管(8)的进风口通过四通换向阀(5)与内循环导风管(6)的进风口相连接,在外循环风管(8)的上端设控温四通阀(7),在控温四通阀(7)的上侧管口上连接上与外界相通的出风管(3),控温四通阀(7)右侧管口连接与外界相通的进风管(2),控温四通阀(7)的下侧管口与风机(1)的进风口相连接,内循环导风管(6)的外端口分别从等温正火炉的冷风室(9)的下部和上部接入冷风室(9)内,在内循环导风管(6)进入冷风室(9)的管口内还设自旋风扇(1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增亭陶润祥
申请(专利权)人:李传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