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驾驶侧球窝与连杆组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805738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8 01: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驾驶侧球窝与连杆组装装置,包括上机架、电柜、安全光幕、按钮、料盒、组装装置、底座、气液增压缸、直线轴承、导柱、限位柱、冲压装置、接近柱、上楔形块、下楔形块、下模、压紧板、上模和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上机架一侧设置安全光幕,当操作人员在送取料时,只要有身体的任何一部分遮断光幕的光线,就会导致机器进入安全状态从而停止操作,而不会给操作人员带来伤害。通过在球窝装置的上模与下模之间设置规格相匹配的上楔形块与下楔形块以及压紧板,从而保证装置在对球窝与连杆进行冲压时的准确性。装置具有安全性能较高、组装后的装置性能更佳的特点。

A driving side ball and connecting rod assembly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riving side ball and connecting rod assembly device, including an upper frame, an electric cabinet, a safe light screen, a button, a material box, an assembly device, a base, a gas-liquid turbocharging cylinder, a straight bearing, a guide column, a limit column, a stamping device, a close column, a wedge block, a lower wedge block, a lower die, a pressing plate, a top die and a projectile. Spring.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that by setting a safe light screen on one side of the upper frame, when the operator is sending and fetching the material, as long as any part of the body covers the light of the light screen, the machine will enter the safe state and stop the operation, but it will not hurt the operator. In order to ensure the accuracy of the punching of the ball socket and the connecting rod, the upper and lower wedges and the pressing plates are set by setting the specifications between the upper and lower modes of the socket device. The device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safety performance and better performance after 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驾驶侧球窝与连杆组装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组装装置,具体为一种驾驶侧球窝与连杆组装装置,属于汽车马达、斜轴泵内部零部件领域。
技术介绍
球窝与连杆组合形成的装置是一种确保斜轴泵和马达正常运转的必不可少的一种组合部件,为保证汽车斜轴泵和马达正常运转球窝与连杆一定要有一个良好的组装,而球窝与连杆之间在组装时需要使用到一种组装装置,此类装置的使用,不仅省时节力,而且组装出来的装置性能良好。而现有的用于球窝与连杆的组装装置在使用时仍存在一定缺陷,装置在组装过程中往往会由于冲压不足或过度导致球窝与连杆在冲压完成后并未得到所需的接触面积,从而无法形成油膜,也就会影响其润滑度,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并且在组装过程中往往需要人工取、填料,装置并不具备自动检测到人工取料填料的功能,所以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驾驶侧球窝与连杆组装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驾驶侧球窝与连杆组装装置。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驾驶侧球窝与连杆组装装置,包括上机架,所述上机架内部安装组装装置,所述组装装置顶部安装气液增压缸,所述组装装置下方设置若干个直线轴承,且所述直线轴承下方连接导柱,所述导柱之间安装冲压装置,且所述冲压装置顶部安装两个接近柱,所述冲压装置由上模与下模组成,且所述上模下方设置上楔形块,所述下模一侧设置下楔形块,所述上模下方设置紧压板,所述冲压装置安装在底座上方,所述底座上方一侧设置料盒,且所述料盒两侧设置按钮,且所述底座一侧设置电柜。优选的,为了使装置在填料、取料时具有智能识别的功能,避免填取时存在的安全隐患,所述组装装置一侧安装安全光幕。优选的,为了使装置在冲压过程中能够在所述弹簧的作用下起到一定的减震作用,避免冲压过度,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之间安装有弹簧。优选的,为了使装置冲压时的准确度更高,所述上模下方设置的楔形块与所述下模一侧设置的下楔形块规格大小相匹配。优选的,为了使所述冲压装置在冲压时球窝与连杆在冲压完成后能够保证足够的接触面积以形成油膜,从而避免球窝与连杆之间因润滑度不足导致事故的发生,所述冲压装置两侧均安装有限位块。优选的,为了使装置内部组件在运行时有足够的电力来源,所述组装装置以及所述冲压装置、所述安全光幕、所述按钮均与所述电柜呈电性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上机架一侧设置安全光幕,当操作人员在送取料时,只要有身体的任何一部分遮断光幕的光线,就会导致机器进入安全状态从而停止操作,而不会给操作人员带来伤害。通过在球窝装置的上模与下模之间设置规格相匹配的上楔形块与下楔形块以及压紧板,从而保证装置在对球窝与连杆进行冲压时的准确性。并且在冲压装置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柱,使得球窝与连杆在冲压完成后能够保证足够的接触面积以形成油膜,从而避免球窝与连杆之间因润滑度不足导致事故的发生。装置具有安全性能较高、组装后的装置性能更佳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组装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球窝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机架,2、电柜,3、安全光幕,4、按钮,5、料盒,6、组装装置,7、底座,8、气液增压缸,9、直线轴承,10、导柱,11、限位柱,12、冲压装置,13、接近柱,14、上楔形块,15、下楔形块,16、下模,17、压紧板,18、上模,19、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所示,一种驾驶侧球窝与连杆组装装置,包括上机架1,上机架1内部安装组装装置6,组装装置6顶部安装气液增压缸8,组装装置6下方设置若干个直线轴承9,且直线轴承9下方连接导柱10,导柱10之间安装冲压装置12,且冲压装置12顶部安装两个接近柱13,冲压装置12由上模18与下模16组成,且上模18下方设置上楔形块14,下模16一侧设置下楔形块15,上模18下方设置紧压板17,冲压装置12安装在底座7上方,底座7上方一侧设置料盒5,且料盒5两侧设置按钮4,且底座7一侧设置电柜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组装装置6一侧安装安全光幕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上模18与下模16之间安装有弹簧1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上模18下方设置的楔形块14与下模16一侧设置的下楔形块15规格大小相匹配。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冲压装置12两侧均安装有限位块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组装装置6以及冲压装置12、安全光幕3、按钮4均与电柜2呈电性连接。本技术在使用时,首先,将装置组建完毕,并将待组装的球窝以及连杆固定安装在冲压装置12内部,其次,通过电柜2启动装置,组装装置6通过控制其内部的冲压装置12对球窝以及连杆进行冲压处理,并且在紧压板17的作用下完成压合,在冲压过程中,由于限位块11的存在,使得冲压程度得到限定,从而使得球窝与连杆在冲压完成后能够保证足够的接触面积以形成油膜,从而确保润滑度。在组装过程中需要人工定时从料盒5填料,在填料时,安全光幕3感应到停止机械的运作,从而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驾驶侧球窝与连杆组装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驾驶侧球窝与连杆组装装置,包括上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机架(1)内部安装组装装置(6),所述组装装置(6)顶部安装气液增压缸(8),所述组装装置(6)下方设置若干个直线轴承(9),且所述直线轴承(9)下方连接导柱(10),所述导柱(10)之间安装冲压装置(12),且所述冲压装置(12)顶部安装两个接近柱(13),所述冲压装置(12)由上模(18)与下模(16)组成,且所述上模(18)下方设置上楔形块(14),所述下模(16)一侧设置下楔形块(15),所述上模(18)下方设置紧压板(17),所述冲压装置(12)安装在底座(7)上方,所述底座(7)上方一侧设置料盒(5),且所述料盒(5)两侧设置按钮(4),且所述底座(7)一侧设置电柜(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驾驶侧球窝与连杆组装装置,包括上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机架(1)内部安装组装装置(6),所述组装装置(6)顶部安装气液增压缸(8),所述组装装置(6)下方设置若干个直线轴承(9),且所述直线轴承(9)下方连接导柱(10),所述导柱(10)之间安装冲压装置(12),且所述冲压装置(12)顶部安装两个接近柱(13),所述冲压装置(12)由上模(18)与下模(16)组成,且所述上模(18)下方设置上楔形块(14),所述下模(16)一侧设置下楔形块(15),所述上模(18)下方设置紧压板(17),所述冲压装置(12)安装在底座(7)上方,所述底座(7)上方一侧设置料盒(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世强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玛捷特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