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菌离心管套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02984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7 2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菌离心管套装,包括外管、内管,外管包括外管体及外管盖,内管包括内管体、内管塞、封帽和内管附件,内管附件包括活塞杆和针头。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离心管套管,可以提供保持内管在离心前后的过程保持无菌、密闭,从而有利于离心后的各项无菌操作。

A aseptic centrifuge tube sui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aseptic centrifuge tube suit, including the outer tube and the inner tube, the outer tube includes the outer tube body and the outer tube cover, and the inner tube includes the inner tube body, the inner pipe plug, the sealing cap and the inner tube accessories, and the inner tube accessories include the piston rod and the needle head. The centrifugal tube sleeve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provide the aseptic and closed process of retaining the inner tube before and after the centrifuge, so as to facilitate the aseptic operation of the centrifu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菌离心管套装
本技术涉及实验器材
,具体涉及一种无菌离心管套装。
技术介绍
离心管是实验室中进行骨-液分离操作中常用的一种辅助器械,有利于离心过程中固相物质在底部形成沉积。实验室中的离心操作通常是在有菌操作下进行,离心机、离心管均需要暴露在自然空气中。然而一些临床需求较高的操作,需要无菌条件下对离心管及其内容物进行操作。如何保持离心管的无菌状态需要更好的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保持离心管无菌的无菌离心管套装,解决当前离心管无法在离心过程保持无菌的问题,同时为进一步的离心后处理便利。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无菌离心管套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无菌离心管套装包括外管,所述外管体和外管盖,所述外管体底部封闭,顶部呈开口状;所述外管盖可与外管体顶部形成可拆卸连接,且外管盖和外管体盖合时,外管盖和外管体形成密封连接;内管,所述内管包括内管体、内管塞和封帽,所述内管体的顶端呈开口状,底端设有内缩管口;所述内管塞可与内管体开口处形成可拆卸连接,且内管塞塞入内管体时,内管塞和内管体形成密封连接;所述封帽可与内管内缩管口处形成可拆卸连接,且封帽与内管内缩管口连接时,两者形成密封连接;内管附件,所述内管附件包括活塞杆和针头,所述活塞杆可塞入内管体内,与内管体形成滑动连接;所述针头与所述内管的内缩管口配合设置。进一步地,需离心操作时,内管体两端通过内管塞和封帽密封,内管管腔呈密闭状态,将密闭的内管置于外管内,并将外管盖和外管体盖合。进一步地,外管体内壁及底部设有保持内管稳定的卡槽。进一步地,外管体与外管盖、内管内缩管口与封帽之间均通过螺纹连接,其接触面较大,减少离心液外流可能。进一步地,接活塞杆置入内管体内,内缩管口接针头,以便抽取提取液,以及推注离心液。需离心操作时,内管管腔呈密闭状态,内管管腔内待内容物在离心作用下会有效分离成层,密闭的内管置于外管内,通过卡槽和外管盖的固定、保护作用能够获得有效的离心。内管顶部的内管塞打开情况下可注入提取液,封帽打开底部内缩管口可通过离心后离心液,便于后续的离心液的处理。内管可接活塞杆,管口端可接针头,利于抽取提取液,以及推注离心液。采用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本技术的离心管套装对提取液进行分离处理时,经多重密封处理,减少污染,保持内管及内容物的无菌;采用本技术的离心管套装,内管在离心后两端连接附件后方便进行下一步的无菌操作。附图说明图1是外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内管的爆破图。图3是活塞杆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针头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管盖;2、外管体;3、内管体;4、内管塞;5、封帽;6、活塞杆;7、针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如图所示,一种无菌离心管套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无菌离心管套装包括外管,所述外管体2和外管盖1,所述外管体2底部封闭,顶部呈开口状;所述外管盖1可与外管体2顶部形成可拆卸连接,且外管盖1和外管体2盖合时,外管盖1和外管体2形成密封连接;内管,所述内管包括内管体3、内管塞4和封帽5,内管体3的顶端呈开口状,底端设有内缩管口;所述内管塞4可与内管体3开口处形成可拆卸连接,且内管塞4塞入内管体3时,内管塞4和内管体3形成密封连接;所述封帽5可与内管内缩管口处形成可拆卸连接,且封帽5与内管内缩管口连接时,两者形成密封连接;内管附件,所述内管附件包括活塞杆6和针头7,所述活塞杆6可塞入内管体3内,与内管体3形成滑动连接;所述针头7与所述内管的内缩管口配合设置。进一步地,需离心操作时,内管体3两端通过内管塞4和封帽5密封,内管管腔呈密闭状态,并将密闭的内管置于外管内,并将外管盖1和外管体2盖合。进一步地,外管体2内壁及底部设有保持内管稳定的卡槽。进一步地,外管体2与外管盖1、内管内缩管口与封帽5之间均通过螺纹连接,其接触面较大,减少离心液外流可能。其中,如图所示,外管体2顶端设有外螺纹与外管盖1的内螺纹配合连接,针头接头设有一内孔,所述封帽5包括帽盖,帽盖的边缘设置有内螺纹,与针头接头外壁的外螺纹配合连接,在帽盖中心还设置有与内缩管口内孔配合且可塞入内缩管口内孔的塞头。进一步地,接活塞杆6置入内管体内,内缩管口接针头7,以便抽取提取液,以及推注离心液。进一步地,内管体2侧壁标记有刻度,可以度量内容物体积。需离心操作时,首先,将内管体的内缩管口用封帽密封,注入提取液,再将内管顶部的内管塞塞入,内管管腔呈密闭状态,内管管腔内待内容物在离心作用下会有效分离成层,密闭的内管置于外管内,通过卡槽和外管盖的固定、保护作用能够获得有效的离心。封帽打开,离心后离心液可通过底部内缩管口流出,便于后续的离心液的处理。内管可接活塞杆,管口端可接针头,利于抽取提取液,以及推注离心液。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具体实施只局限于上述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无菌离心管套装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菌离心管套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无菌离心管套装包括外管,所述外管体和外管盖,所述外管体底部封闭,顶部呈开口状;所述外管盖可与外管体顶部形成可拆卸连接,且外管盖和外管体盖合时,外管盖和外管体形成密封连接;内管,所述内管包括内管体、内管塞和封帽,所述内管体的顶端呈开口状,底端设有内缩管口;所述内管塞可与内管体开口处形成可拆卸连接,且内管塞塞入内管体时,内管塞和内管体形成密封连接;所述封帽可与内管内缩管口处形成可拆卸连接,且封帽与内管内缩管口连接时,两者形成密封连接;内管附件,所述内管附件包括活塞杆和针头,所述活塞杆可塞入内管体内,与内管体形成滑动连接;所述针头与所述内管的内缩管口配合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菌离心管套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无菌离心管套装包括外管,所述外管体和外管盖,所述外管体底部封闭,顶部呈开口状;所述外管盖可与外管体顶部形成可拆卸连接,且外管盖和外管体盖合时,外管盖和外管体形成密封连接;内管,所述内管包括内管体、内管塞和封帽,所述内管体的顶端呈开口状,底端设有内缩管口;所述内管塞可与内管体开口处形成可拆卸连接,且内管塞塞入内管体时,内管塞和内管体形成密封连接;所述封帽可与内管内缩管口处形成可拆卸连接,且封帽与内管内缩管口连接时,两者形成密封连接;内管附件,所述内管附件包括活塞杆和针头,所述活塞杆可塞入内管体内,与内管体形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嵘彭锦辉刘宁周义钦曹世奇陈墅李乐翔韩武翔邵加华陈宜付奇伟周晔郑玮杰唐晓峰钱齐荣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