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丝的热处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0140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对至少一根直径小于2.8毫米的钢丝(10)进行韧化处理的方法。其冷却是由水冷和空气冷却交替进行的,水冷是在一个或多个水冷周期内,在水中用薄膜状沸腾冷却。空气冷却是在一个或多个空气冷却周期内,在空气中冷却。水冷周期之后紧接着空气冷却周期,反之亦然。水冷周期的次数、空气冷却周期的次数,以及每个水冷周期和每个空气冷却周期持续时间长短的选择,应避免在钢丝中产生马氏体或贝氏体。(*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对至少一根钢丝先进行加热然后冷却的方法。例如,先把钢丝奥氏体化,然后再将它冷却,使它从奥氏转变为珠光体的工艺方法。所述“钢丝”一词指的是可以产生奥氏体向珠光体转变的各种碳素钢丝。典型的元素成份如下碳的含量为0.10-0.90%,最好是0.60-0.85%,锰的含量为0.30%-1.50%,硅的含量为0.10%-0.60%,最高含硫量和最高含磷量为0.05%,同时还可以含有铬、镍、钒、硼、铝、铜、钼、钛等其它成份。这些元素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以与其它元素形成化合物。钢丝的其余成份为铁。本文所说的所有百分比指的是重量百分比。把钢丝加热到奥氏体化温度以上,然后将它冷却到500℃到680℃之间的某一温度,使奥氏体转变成为珠光体,这种方法是众所周知的。通常被称为钢丝的韧化处理。进行韧化处理的目的是得到一种具有某种金属组织的中间钢丝产品(即通常所说的半成品,以区别于最终产品)。这种金属组织容易进一步拉伸。作为一种半成品,经过韧化处理后的钢丝的精确组织不仅决定了在随后的钢丝拉伸过程中是否会出现断裂。而且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钢丝达到最终直径时的机械性能。由此可见,金属组织转变的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对至少一根钢丝先加热然后冷却的方法,钢丝的直径小于2.8毫米,其冷却工序是水冷和空气冷却交替进行,水冷是在一个或多个水冷周期内,在水中用薄膜状沸腾冷却;空气冷却是在一个或多个空气冷却周期内,在空气中冷却,水冷周期之后,立即进行空气冷却周期,反之亦然,水冷周期的次数、空气冷却周期的次数、每个水冷周期以及每个空气冷却周期持续时间的长短是这样选择的,即应避免在钢丝中产生马氏体或贝氏体组织。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德克梅尔斯楚特古德弗雷德凡那斯特
申请(专利权)人:贝克特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BE[比利时]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