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垃圾混凝土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9334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5 16: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垃圾混凝土砖,包括以下组分且各组分质量比例为:建筑垃圾混凝土50~70份,磨细矿渣25~40份,水泥20~30份,脱硫石膏3~10份,抗冻助剂0.2~0.6份。所述建筑垃圾混凝土包括以下组分且各组分质量比例为:颗粒尺寸3mm~5mm的粗骨料40~50份,颗粒尺寸0.5mm~3mm的细骨料20~30份,颗粒尺寸<0.5mm的粉骨料15~20份。所述抗冻助剂包括以下组分且各组分质量比例为氯化钙:萘系减水剂=3:1。所述磨细矿渣包括以下组分且各组分质量比例为电石渣:矿渣=1:9;电石渣可以激发矿渣的活性,替代部分水泥。利用电石渣改性,提高砖体的强度,工业废料在原料中比例近70%~80%,可减轻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做到材料的循环利用。

A kind of building garbage concrete brick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building garbage concrete brick, which includes the following components and the proportion of each component is as follows: 50~70 building garbage concrete, 25~40 ground slag, 20~30 cement, 3~10 desulphurizing gypsum and 0.2 to 0.6 frost resistance additives. The construction waste concrete includes the following components and the mass ratio of each component is 40~50 portions of coarse aggregate with particle size 3mm to 5mm, 20~30 fine aggregate for particle size 0.5mm to 3mm, < for particle size and 15~20 for 0.5mm powder. The antifreeze assistants include the following components and the mass ratio of each component is calcium chloride: naphthalene water reducing agent = 3:1. The grinding slag contains the following components and the mass ratio of each component is carbide slag: slag = 1:9; carbide slag can activate slag activity and replace part of cement. Using the carbide slag to improve the strength of the brick body, the proportion of industrial waste in the raw material is nearly 70% to 80%, which can reduce the pollution of the solid waste to the environment and make the recycling of the materi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垃圾混凝土砖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垃圾资源化
,特别是一种建筑垃圾混凝土砖的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改造和建筑工业的迅速发展,混凝土作为水泥、砂子、卵石与碎石等天然资源的最大消费者,全球混凝土产业现在正以每年约80亿吨的速度消耗天然骨料。与此同时,一些老旧建筑物、构筑物、城市基础设施的老化和服务年限的到期,使得越来越多的土木工程建设项目报废拆除,而产生大量的建筑拆除废料和垃圾。建筑垃圾是指建造、修缮和拆除建筑物时所产生的废弃物,包括砂石、砖瓦、混凝土块、废木料、玻璃、石棉、纸屑、纤维屑、废塑料、金属类及其它。建筑垃圾经过分选、粉碎、筛分成粗细骨料,代替天然骨料来配制混凝土、建筑用砖和道路基层材料,这使得建筑垃圾再生具有利用率高、生产成本低、使用范围广、环境与经济效益好的突出优势,在节省天然矿物资源的同时,可减轻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做到材料的循环利用,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建筑垃圾混凝土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建筑垃圾混凝土砖,采用建筑垃圾混凝土、磨细矿渣、水泥、脱硫石膏、抗冻助剂混合振压成型为砖体,实现建筑废料再生化处理。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建筑垃圾混凝土砖,包括以下组分且各组分质量比例为:建筑垃圾混凝土50~70份,磨细矿渣25~40份,水泥20~30份,脱硫石膏3~10份,抗冻助剂0.2~0.6份。作为优选,建筑垃圾混凝土砖包括以下组分且各组分质量比例为:建筑垃圾混凝土55~65份,磨细矿渣30~40份,水泥20~25份,脱硫石膏3~7份,抗冻助剂0.4~0.6份。作为优选,建筑垃圾混凝土砖包括以下组分且各组分质量比例为:建筑垃圾混凝土60份,磨细矿渣35份,水泥25份,脱硫石膏5份,抗冻助剂0.5份。作为优选,所述建筑垃圾混凝土包括以下组分且各组分质量比例为:颗粒尺寸3mm~5mm的粗骨料40~50份,颗粒尺寸0.5mm~3mm的细骨料20~30份,颗粒尺寸&lt;0.5mm的粉骨料15~20份。作为优选,所述建筑垃圾混凝土包括以下组分且各组分质量比例为:颗粒尺寸3mm~5mm的粗骨料50份,颗粒尺寸0.5mm~3mm的细骨料25份,颗粒尺寸&lt;0.5mm的粉骨料18份。作为优选,所述抗冻助剂包括以下组分且各组分质量比例为氯化钙:萘系减水剂=3:1。作为优选,所述磨细矿渣包括以下组分且各组分质量比例为电石渣:矿渣=1:9;电石渣可以激发矿渣的活性,替代部分水泥。作为优选,所述建筑垃圾混凝土砖的生产方法为:将物料按配方配合比例与水送入搅拌机均匀混合为湿料,将湿料输送到砖机模具,振压成型(水固比0.12),自然养护至28d龄期。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建筑垃圾混凝土、磨细矿渣、水泥、脱硫石膏、抗冻助剂混合振压成型为砖体,利用电石渣改性,提高砖体的强度,工业废料在原料中比例近70%~80%,可减轻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做到材料的循环利用。【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一种建筑垃圾混凝土砖,包括以下组分且各组分质量比例为:建筑垃圾混凝土50~70份,磨细矿渣25~40份,水泥20~30份,脱硫石膏3~10份,抗冻助剂0.2~0.6份。所述抗冻助剂包括以下组分且各组分质量比例为氯化钙:萘系减水剂=3:1;氯化钙能够直接与水泥发生水化反应,加速材料的凝结硬化和强度发展;萘系减水剂能减少砖体成型时的需水量,从而提高体系中盐的浓度,降低体系的液相冰点及水结冰对砖形成的冻胀力,改善砖的抗冻能力。所述磨细矿渣包括以下组分且各组分质量比例为电石渣:矿渣=1:9;电石渣可以激发矿渣的活性,替代部分水泥。将物料按配方配合比例与水送入搅拌机均匀混合为湿料,将湿料输送到砖机模具,振压成型(水固比0.12,砖体强度最高,水固比小于0.12时,体系的水量不足,会影响胶凝材料的水化,且降低了物料之间的结合程度;水固比大于0.12时,物料过湿,砖成型后,随着水分的蒸发,砖内的孔隙率增大,密实度随之下降,抗压强度降低)自然养护至28d龄期。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为:一种建筑垃圾混凝土砖,包括以下组分且各组分质量比例为:建筑垃圾混凝土60份,磨细矿渣35份,水泥25份,脱硫石膏5份,抗冻助剂0.5份;其中建筑垃圾混凝土包括以下组分且各组分质量比例为:颗粒尺寸3mm~5mm的粗骨料50份,颗粒尺寸0.5mm~3mm的细骨料25份,颗粒尺寸&lt;0.5mm的粉骨料18份;其中磨细矿渣包括以下组分且各组分质量比例为:电石渣:矿渣=1:9;其中抗冻助剂包括以下组分且各组分质量比例为氯化钙:萘系减水剂=3:1;将物料按配方配合比例与水送入搅拌机均匀混合为湿料,将湿料输送到砖机模具,振压成型(水固比0.12),自然养护至28d龄期。上述实施例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任何对本专利技术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垃圾混凝土砖,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分且各组分质量比例为:建筑垃圾混凝土50~70份,磨细矿渣25~40份,水泥20~30份,脱硫石膏3~10份,抗冻助剂0.2~0.6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垃圾混凝土砖,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分且各组分质量比例为:建筑垃圾混凝土50~70份,磨细矿渣25~40份,水泥20~30份,脱硫石膏3~10份,抗冻助剂0.2~0.6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垃圾混凝土砖,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分且各组分质量比例为:建筑垃圾混凝土55~65份,磨细矿渣30~40份,水泥20~25份,脱硫石膏3~7份,抗冻助剂0.4~0.6份。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垃圾混凝土砖,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分且各组分质量比例为:建筑垃圾混凝土60份,磨细矿渣35份,水泥25份,脱硫石膏5份,抗冻助剂0.5份。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垃圾混凝土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垃圾混凝土包括以下组分且各组分质量比例为:颗粒尺寸3mm~5mm的粗骨料40~50份,颗粒尺寸0.5mm~3mm的细骨料20~30份,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岳新
申请(专利权)人:新昌县隆豪轴承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