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排气热端催化器筒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87632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5 00: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排气热端催化器筒体结构,包括前端催化器,前端催化器的一端通过连接端锥与后端催化器的一端接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端催化器与后端催化器之间还通过用于固定的连接支架连接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连接支架对两个催化器筒体的内部进行进一步加强固定,通过系统的模态仿真结果表明,该结构的系统模态明显提高,因此系统的稳定性和耐久相对提高。

A cylinder structure of a car exhaust hot end catalys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ylinder structure of a car exhaust hot end catalytic converter, including a front end catalyst. One end of the front end catalyst is connected to one end of the back end catalyst by a connecting end cone,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front end catalyst and the rear end catalyst by a fixed connection bracket.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to further strengthen the internal fixation of the two catalytic cylinder bodies through the connecting support. The modal simulation results of the system show that the system mode of the structure is obviously improved, so the stability and durability of the system are improved relative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排气热端催化器筒体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排气热端催化器筒体结构,属于汽车排气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尾气排放标准越来越严格,目前汽车排气热端常采用两级催化器载体相结合的方式,比如:DOC(柴油氧化催化剂)+GPF(汽油颗粒过滤器),TWC(三元催化器)+GPF(汽油颗粒过滤器)等,由于空间布置的局限,目前一些设计通常将两级载体分开置于两个筒体内,中间通过管子或者端锥连接,如图1所示,就是一种典型的两级催化器筒体分开的设计:前端催化器3通过中间的连接端锥4与后端催化器5连接,但是这种结构设计存在一定的缺陷,有限元分析的结果表明,这种结构的模态频率一般不高,可能会小于发动机的频率,导致共振发生,不利于系统的稳定和耐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提高系统模态、增加系统的耐久性的汽车排气热端催化器筒体结构,解决了现有两级催化器筒体将两个筒体分开,导致系统模态较小,不利于系统的稳定和耐久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汽车排气热端催化器筒体结构,包括前端催化器,前端催化器的一端通过连接端锥与后端催化器的一端接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汽车排气热端催化器筒体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排气热端催化器筒体结构,包括前端催化器(3),前端催化器(3)的一端通过连接端锥(4)与后端催化器(5)的一端接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端催化器(3)与后端催化器(5)之间还通过用于固定的连接支架连接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排气热端催化器筒体结构,包括前端催化器(3),前端催化器(3)的一端通过连接端锥(4)与后端催化器(5)的一端接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端催化器(3)与后端催化器(5)之间还通过用于固定的连接支架连接固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排气热端催化器筒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支架包括第一支架(8),第一支架(8)的一端固定在前端催化器(3)上,第一支架(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彩虹
申请(专利权)人:克康上海排气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