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轧工作辊辊身淬硬层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78470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冷轧工作辊辊身淬硬层的制造方法,所述轧辊由钢制成,使用感应器对轧辊辊身进行感应电加热处理,对轧辊辊身进行感应电加热处理是使轧辊辊身依次通过第一低频感应器、第二低频感应器和中频感应器而被加热,并向轧辊辊身表面喷水对其进行喷水冷却处理,从而在轧辊辊身制得淬硬层。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所得有效淬硬层的深度,对于适合的材质,可以制得深度为50mm以上的有效淬硬层。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制得的具有较深淬硬层的轧辊在使用中能延缓轧辊磨损、延长换辊时间、提高轧机生产率、提高产量、降低消耗,从而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处理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冷轧工作辊辊身淬硬层的性能,即其深度和硬度一直是衡量冷轧工作辊制造技术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因为冷轧工作辊是在弯曲、扭转、挤压等受力复杂的条件下工作的,这时候零件表层受到比心部高得多的应力作用,同时表面还要不断地被磨损,因此必须在冷轧工作辊辊身制造淬硬层,使辊身表层具有较高的强度、硬度、耐磨性及疲劳极限,而辊身心部为了能承受冲击载荷的作用,仍应保持足够的塑性与韧性。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对轧辊辊身进行表面淬火处理。轧辊辊身的表面淬火是利用快速加热的方法,只将待淬轧辊表层奥氏体化,然后淬火,在表面获得马氏体组织。表面淬火不改变化学成分,只改变表层组织,使表层得到强化和硬化,即在表层制得淬硬层,而心部组织并不发生变化,还是表面淬火前的组织,从而使心部保持一定的韧性和强度。轧辊辊身的表面淬火方法较多,常用的有感应电加热表面淬火,即感应加热表面淬火。感应电加热表面淬火是把轧辊放入感应器内,即感应线圈中,当感应线圈通入交变电流后,立即产生交变磁场,那么在轧辊中就会产生频率相同,方向相反的感应电流,感应电流在轧辊内形成回路,俗称“涡流”,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冷轧工作辊辊身淬硬层的制造方法,所述轧辊由钢制成,使用感应器对轧辊辊身进行感应电加热处理,并向轧辊辊身表面喷水对其进行喷水冷却处理,从而在轧辊辊身制得淬硬层,其特征在于:对轧辊辊身进行感应电加热处理是使轧辊辊身依次通过第一低频感应器、第二低频感应器和中频感应器而被加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广银葛浩彬李世辉
申请(专利权)人:宝钢集团常州轧辊制造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