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各相绕组间无电磁耦合的六相容错永磁同步电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83430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2 14: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各相绕组间无电磁耦合的六相容错永磁同步电动机,定子铁心上放置两套相互独立的三相对称绕组,三相对称绕组对应相之间一次电动势相位差30°电角度,这两套绕组由两个控制器单独供电,两套绕组可以同时工作,也可以分别单独工作。各相绕组的各个线圈为集中绕组,绕组端部不重叠,而且通过设置小齿以及再在小齿两侧放置耐高温的绝热材料,不仅将各相绕组从电气角度上隔离开,而且使得相绕组之间的与端部漏磁场对应的漏互感极小,也没有槽互漏电感,同时还使得各相绕组间的热耦合很低。电枢反应磁场对应的各相绕组之间互感极小,可以近似认为各相之间无电磁耦合,容错运行时各相绕组之间的影响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各相绕组间无电磁耦合的六相容错永磁同步电动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容错永磁同步电动机。特别是涉及一种各相绕组间低热耦合无电磁耦合的六相容错永磁同步电动机。
技术介绍
永磁同步电动机具有许多优点,在可靠性要求到的电驱动系统中,使用容错永磁同步电动机更能满足系统的可靠性要求。目前,大多采用五相或六相容错永磁同步电动机。由于大多的容错永磁同步电动机的个绕组间存在互感,大多是针对一相或两相绕组开路故障时才能采取容错控制。实际中,容错永磁同步电动机在运行过程中经常发生某相绕组的部分线圈出现短路故障,此时容错永磁同步电动机仍能采取容错控制,并尽量减小短路故障绕组对正常工作绕组的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各相绕组间无电磁耦合的六相容错永磁同步电动机,能够使容错电机部分线圈短路故障时仍能容错运行,大大提高容错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容错运行能力和可靠性。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各相绕组间无电磁耦合的六相容错永磁同步电动机,包括由电机轴,固定在电机轴上的转子铁心以及粘贴在转子铁心外周的永磁体构成的转子组件,以及位于转子组件外周的由定子铁心和定子绕组构成的定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各相绕组间无电磁耦合的六相容错永磁同步电动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各相绕组间无电磁耦合的六相容错永磁同步电动机,包括由电机轴(25)、固定在电机轴(25)上的转子铁心(33)以及粘贴在转子铁心(33)外周的永磁体(34)构成的转子组件,以及位于转子组件外周的由定子铁心(32)和定子绕组(31)构成的定子组件,其特征在于:电机相数为6,按30°电角度分相,所述的定子铁心(32)上形成有齿宽相同的Z0=24k(k=1,2,…)个大齿(37)和等间距分布的12个齿宽相同的小齿(38),并且,两个相邻的小齿(38)之间有Z0/12个大齿(37),且小齿(38)的齿宽大于大齿(37)的齿宽,所述的转子组件周向上有2p0个N、S永磁磁极依次相间均匀布置,p0为奇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各相绕组间无电磁耦合的六相容错永磁同步电动机,包括由电机轴(25)、固定在电机轴(25)上的转子铁心(33)以及粘贴在转子铁心(33)外周的永磁体(34)构成的转子组件,以及位于转子组件外周的由定子铁心(32)和定子绕组(31)构成的定子组件,其特征在于:电机相数为6,按30°电角度分相,所述的定子铁心(32)上形成有齿宽相同的Z0=24k(k=1,2,…)个大齿(37)和等间距分布的12个齿宽相同的小齿(38),并且,两个相邻的小齿(38)之间有Z0/12个大齿(37),且小齿(38)的齿宽大于大齿(37)的齿宽,所述的转子组件周向上有2p0个N、S永磁磁极依次相间均匀布置,p0为奇数,Z0与p0之间无公约数,且满足Z0=2p0±2关系,所述的每一个小齿(38)的两侧都分别设有一个第一类定子槽(39),在每个小齿(38)两侧的第一类定子槽(39)中紧贴小齿设置有耐高温的绝热材料(41),两个相邻的大齿(37)之间设有(Z0-12)/12个第二类定子槽(40),所述的第一类定子槽(39)的面积大于所述的第二类定子槽(40)面积的二分之一,Z0个大齿的每一个大齿(37)上绕制一个多匝线圈,两个相邻小齿(38)之间的Z0/12个大齿上按照相同的绕制方向绕制Z0/12个线圈;每个线圈都有一个首端和一个尾端,所述的两个相邻小齿(38)之间的Z0/12个大齿(37)上绕制的Z0/12个线圈在所述的定子铁心(32)圆周上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益广杨玉凯沈勇环鲍振茂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