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782403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2 1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有机电致发光技术领域,具体步骤包括:(1)、将ITO衬底进行清洗;(2)、采用旋涂涂布工艺在ITO衬底上旋涂空穴传输层;(3)、将步骤(2)的ITO衬底置于倾斜平面上,将有机溶液喷涂在空穴传输层上形成发光层;(4)采用真空热蒸发工艺对步骤(3)的衬底依次蒸镀电子传输层、阴极修饰层及阴极层。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斜坡法引入重力除去液膜中多余溶液,在衬底上形成受到分子间作用力和表面力作用的均匀液膜,避免了复杂的溶液流动行为的影响进而消除了超声喷涂有机薄膜所存在的褶皱,实现了表面平整的多组分有机薄膜,将其作为发光功能层制备出了具有均匀白光发射及高效率的单层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有机电致发光
,具体涉及一种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有机电致发光(OLED)作为一种自然平面光源,光色柔和非常接近自然光,其发光原理为有机材料电场作用下的发光,具有能耗低、发热少、可柔性等特点,是目前国内外科学界公认的健康环保的下一代照明产品。经过科学家们在材料合成及器件设计等领域近三十年的努力,白光OLED器件在效率方面已经达到90lm/W以上,此外在寿命方面,采用叠层结构也已经可以实现十万小时以上的白光OLED器件(H.Sasabe,J.Kido,J.Mater.Chem.C2013,1,1699)。目前,OLED器件的制备主要依赖于真空热蒸发工艺。该工艺所需设备比较复杂,需要高昂的维护成本并且对材料利用率比较低(N.Aizawa,Y.Pu,M.Watanabe,T.Chiba,K.Ideta,N.Toyota,M.Igarashi,Y.Suzuri,HSasabe,J.Kido,Nat.Commun.,2014,5:5756),为实现白光OLED器件时,该工艺只能依次蒸镀两层及以上发光层而难以实现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先将预沉积铟锡氧化物(ITO)电极的玻璃衬底进行清洗处理后备用;(2)、采用旋涂涂布工艺在ITO衬底上旋涂一层20‑70nm的空穴传输层,然后退火处理固化薄膜;(3)、将覆盖空穴传输层的ITO衬底置于倾斜平面上,采用超声喷涂工艺将有机溶液喷涂在空穴传输层上形成20‑50nm的发光层,并且在衬底下方放置吸湿性材料回收多余溶液;待溶液中溶剂挥发后,制备得到发光层;然后,对衬底进行退火处理去除残留溶剂;(4)采用真空热蒸发工艺对步骤(3)的衬底依次蒸镀30‑60nm的电子传输层、0.01‑10nm的阴极修饰层及80‑160nm的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先将预沉积铟锡氧化物(ITO)电极的玻璃衬底进行清洗处理后备用;(2)、采用旋涂涂布工艺在ITO衬底上旋涂一层20-70nm的空穴传输层,然后退火处理固化薄膜;(3)、将覆盖空穴传输层的ITO衬底置于倾斜平面上,采用超声喷涂工艺将有机溶液喷涂在空穴传输层上形成20-50nm的发光层,并且在衬底下方放置吸湿性材料回收多余溶液;待溶液中溶剂挥发后,制备得到发光层;然后,对衬底进行退火处理去除残留溶剂;(4)采用真空热蒸发工艺对步骤(3)的衬底依次蒸镀30-60nm的电子传输层、0.01-10nm的阴极修饰层及80-160nm的阴极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清洗过程为:将ITO衬底依次用碱性清洁剂、去离子水超声清洗,然后烘干、等离子体清洗处理3min后备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空穴传输层为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盐(PEDOT:PSS)、聚乙烯咔唑(PVK)、聚[双(4-苯基)(4-丁基苯基)胺](poly-TPD)或N,N'-二苯基-N,N'-二(3-甲基苯基)-1,1'-联苯-4,4'-二胺(TPD)。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的有机溶液为主客体掺杂型溶液;其中,主体材料为9,9'-(2,6-吡啶二基二-3,1-亚苯)双-9H-咔唑(26DCzPPy)、4,4'-N,N-二咔唑-联苯(CBP)、4,4',4'-三(咔唑-9-基)三苯胺(TCTA)、9,9-螺二芴-二苯基氧化膦(SPPO1)、4,4'-环己基二[N,N-二(4-甲基苯基)苯胺](TAPC)、1,3,5-三(2-N-苯-苯并咪唑)苯(TPBi)或2,2'-(1,3-苯基)二[5-(4-叔丁基苯基)-1,3,4-恶二唑](OXD-7);客体材料为蓝红混合染料或蓝绿红混合染料,其中,蓝、红染料之间的质量比为1:0.01-1:10,蓝、绿、红染料之间的质量比为1:0.01:0.01-1:10:10;蓝光染料包括:双(4,6-二氟苯基吡啶-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文法刘士浩张乐天张祥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