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过共轭分子配体固液交换法制备铯铅溴量子点电致发光器件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过共轭分子配体固液交换法制备铯铅溴量子点电致发光器件的方法,通过固液配体交换法引入π-共轭小分子来制备高性的铯铅溴量子点电致发光器件。
技术介绍
全无机铯铅卤(CsPbX3,X=Cl,Br,I)钙钛矿量子点具有高的量子产率、高发光颜色饱和度和尺寸可调的光学带隙等特性,所以自从Kovalenko课题组首次报道这种钙钛矿量子点的热注射方法合成以来,它们就被作为最有希望的候选光源材料应用到各种光学器件中,比如电致发光二极管,光电探测器,激光器和太阳能电池中。在钙钛矿电致发光领域,具有更高的激子键合能和更少的缺陷态的均一的小晶粒是获得一个高效率器件的先决条件,因为这种小晶粒更有利于通过注入电荷形成激子从而增加辐射复合的概率,而且更容易获得一个致密的、低粗糙度的固态薄膜。这些特征是钙钛矿量子点的本质属性,但是对于多晶的钙钛矿块体薄膜来说却不容获得,除非添加一些有机物。文献中首次报道了铯铅溴钙钛矿量子点电致发光二极管的制备,其性能为最高亮度为946坎德拉/平方米和外量子效率(EQE)为0.1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过共轭分子配体固液交换法制备铯铅溴量子点电致发光器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铯铅溴量子点的合成及提纯步骤1a:油酸铯先驱体的制备首先将0.5g碳酸铯、2mL油酸和50mL十八烯加入到反应器中,抽真空并加热至120℃保温30分钟,随后停止抽真空并通氮气10分钟,然后再开始抽真空,循环三次以除去烧瓶中的水分和氧气,最终获得无色澄清溶液即为油酸铯前驱体,将其置于70℃下搅拌并通氮气保护,备用;步骤1b:铯铅溴量子点的合成将0.8g溴化铅和50mL十八烯加入到反应器中,搅拌加热至120℃,然后抽真空反应一小时,随后加入5mL的油酸和5ml的油胺,抽真空反应15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过共轭分子配体固液交换法制备铯铅溴量子点电致发光器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铯铅溴量子点的合成及提纯步骤1a:油酸铯先驱体的制备首先将0.5g碳酸铯、2mL油酸和50mL十八烯加入到反应器中,抽真空并加热至120℃保温30分钟,随后停止抽真空并通氮气10分钟,然后再开始抽真空,循环三次以除去烧瓶中的水分和氧气,最终获得无色澄清溶液即为油酸铯前驱体,将其置于70℃下搅拌并通氮气保护,备用;步骤1b:铯铅溴量子点的合成将0.8g溴化铅和50mL十八烯加入到反应器中,搅拌加热至120℃,然后抽真空反应一小时,随后加入5mL的油酸和5ml的油胺,抽真空反应15-30分钟,直到溴化铅完全溶解,然后对三颈烧瓶停止抽真空并通氮气保护并加热到170℃,加入8mL步骤1a制备的油酸铯前驱体,反应5秒后将三颈烧瓶置于冰水浴中停止反应;步骤1c:铯铅溴量子点的提纯将200mL的乙酸甲酯加入步骤1b获得的反应液中,离心后移除上清液获得沉淀,用5mL己烷溶解沉淀物,再加入5mL乙酸甲酯,离心后移除上清液获得沉淀,沉淀物用20mL己烷溶解,再离心并获取上清液,旋蒸除去溶剂,将所得量子点溶于辛烷中配制成20mg/mL的铯铅溴量子点溶液;步骤2:苯烷基溴化铵配体的制备及提纯将1g苯烷基胺和15mL乙醇加入50mL的三颈烧瓶中,在0℃下搅拌,然后滴加等摩尔量的溴化氢水溶液,在0℃下搅拌2小时后停止反应,向反应液中加入45mL乙醚,过滤获得沉淀物,用5mL乙醇溶解沉淀物,再加入20mL乙醚,过滤获得沉淀物,重复溶解沉淀过程2-3次得到苯烷基溴化铵配体;步骤3:配体溶液的制备将0.6mmol苯烷基溴化铵配体和400μL油酸溶于32mL乙酸甲酯中,超声分散均匀获得无色澄清的配体溶液;步骤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阳,李国鹏,程敏,朱志峰,胥恩泽,权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