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液混输提升离心油泵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离心油泵,尤其涉及一种气液混输提升离心油泵,用于采油输油装备领域。
技术介绍
深井开采原油作业的一个重要过程就是将油品从几百至几千米的井下提升至地面,这其中面对的是介质中的大量溶解和相变产生的气体,严重威胁着提升泵等输送设备的正常运行。一种解决方案是将输送泵设计为容积型的结构,利用工作体积的变化来产生抽吸力工作;另一种,主流的离心叶轮提升方式则尝试气液分离排出的策略,其单一的离心分离效果有限,而强制排气方式因结构方案复杂无法在井下实施。所以,如何简单有效地将气体分离排除泵腔,或者实现顺利的混合输送是当前国内流体输送行业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特别是解决深井采输油时的气液分离技术,通过离心作用将气液两相初步分离,再通过后泵腔特殊设计的偏心小叶轮及其水环产生的真空抽吸能力,将分离的气体介质引至导叶出或者轴端的小通道排出,有助于解决油气混输时,介质中溶解或者相变产生的气体堵塞流道或者产生气蚀的破坏失效问题的一种气液混输提升离心油泵。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液混输提升离心油泵,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筒体(1)和泵轴(2),所述的外筒体(1)的左侧壁设有排出端(3),所述的外筒体(1)的右侧壁设有支撑托架(4),所述的泵轴(2)从支撑托架(4)延伸至外筒体(1)内,所述的外筒体(1)中设有若干呈连续分布的叶轮组件(5),最右端的叶轮组件(5)中设有偏心转子水环结构(6),所述的叶轮组件(5)与偏心转子水环结构(6)分别与泵轴(2)套接,最左端的叶轮组件(5)与泵轴(2)呈定位连接;所述的泵轴(2)与支撑托架(4)间设有气液分离器(7),所述的支撑托架(4)的尾部为吸入口(8);所述的叶轮组件(5)包括与泵轴(2)相套接的离心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液混输提升离心油泵,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筒体(1)和泵轴(2),所述的外筒体(1)的左侧壁设有排出端(3),所述的外筒体(1)的右侧壁设有支撑托架(4),所述的泵轴(2)从支撑托架(4)延伸至外筒体(1)内,所述的外筒体(1)中设有若干呈连续分布的叶轮组件(5),最右端的叶轮组件(5)中设有偏心转子水环结构(6),所述的叶轮组件(5)与偏心转子水环结构(6)分别与泵轴(2)套接,最左端的叶轮组件(5)与泵轴(2)呈定位连接;所述的泵轴(2)与支撑托架(4)间设有气液分离器(7),所述的支撑托架(4)的尾部为吸入口(8);所述的叶轮组件(5)包括与泵轴(2)相套接的离心叶轮(9),所述的离心叶轮(9)外空套有空间导叶(10),所述的离心叶轮(9)与空间导叶(10)间形成导流通道(11);相邻叶轮组件(5)中的导流通道(11)呈连通状分布;所述的偏心转子水环结构(6)包括设在离心叶轮(9)中的前置配流盘(12),所述的离心叶轮(9)的尾端中设有进气通道(13),所述的离心叶轮(9)中设有后置配流盘(14),所述的前置配流盘(12)与后置配流盘(14)间设有偏心叶轮(15),所述的前置配流盘(12)、偏心叶轮(15)和后置配流盘(14)呈间隔状分布,所述的前置配流盘(12)、偏心叶轮(15)和后置配流盘(14)形成水环区腔体(16),所述的后置配流盘(14)中设有出气通道(17),所述的进气通道(13)与出气通道(17)相连通,所述的出气通道(17)通过排外组件与外筒体(1)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液混输提升离心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偏心叶轮(15)包括与泵轴(2)相套接的转子轮毂(33),所述的转子轮毂(33)的外壁设有呈周向陈列的转子叶片(18),所述的转子轮毂(33)一端的外壁设有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宿向辉,郑红海,缪宏江,袁静,薛宽荣,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大路实业有限公司,浙江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