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立式集水泵系统及采用该系统的废水排放输送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立式集水泵系统及采用该系统的废水排放输送方法。
技术介绍
工业企业通常设置有多条废水排水管,多条不同的废水排水管将废水输送到废水处理场,以便于后续进行废水处理工艺。但废水排水管大多数是自流管线,管线内废水流量波动大甚至不连续,使得废水处理场在应对水量不断变化时,需要不断改变药品输入量,不便于对废水进行后续处理,增加了废水处理系统维护的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具有流量自适应功能的立式集水泵系统及采用该系统的排放废水输送方法。一种立式集水泵系统,包括:集水池,包括水池本体、出水管以及进水管,所述出水管及所述进水管分别与所述水池本体连通;动力组件,包括穿设于所述水池本体上的旋转轴以及与所述旋转轴连接的电机,所述旋转轴沿竖直方向延伸;以及水泵组件,包括设于所述水池本体内的第一水泵及第二水泵,且在竖直方向上,所述第一水泵位于所述第二水泵上方,所述第一水泵的叶轮及所述第二水泵的叶轮分别穿设于所述旋转轴上,且所述第一水泵与所述第二水泵在竖直方向上连通,所述第一水泵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立式集水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水池,包括水池本体、出水管以及进水管,所述出水管及所述进水管分别与所述水池本体连通;动力组件,包括穿设于所述水池本体上的旋转轴以及与所述旋转轴连接的电机,所述旋转轴沿竖直方向延伸;以及水泵组件,包括设于所述水池本体内的第一水泵及第二水泵,且在竖直方向上,所述第一水泵位于所述第二水泵上方,所述第一水泵的叶轮及所述第二水泵的叶轮分别穿设于所述旋转轴上,且所述第一水泵与所述第二水泵在竖直方向上连通,所述第一水泵的出水口、所述第二水泵的出水口以及所述出水管两两相通,其中,所述水泵组件包括两种工作状态,分别为第一工作状态及第二工作状态,在所述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式集水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水池,包括水池本体、出水管以及进水管,所述出水管及所述进水管分别与所述水池本体连通;动力组件,包括穿设于所述水池本体上的旋转轴以及与所述旋转轴连接的电机,所述旋转轴沿竖直方向延伸;以及水泵组件,包括设于所述水池本体内的第一水泵及第二水泵,且在竖直方向上,所述第一水泵位于所述第二水泵上方,所述第一水泵的叶轮及所述第二水泵的叶轮分别穿设于所述旋转轴上,且所述第一水泵与所述第二水泵在竖直方向上连通,所述第一水泵的出水口、所述第二水泵的出水口以及所述出水管两两相通,其中,所述水泵组件包括两种工作状态,分别为第一工作状态及第二工作状态,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中,所述第一水泵及所述第二水泵将所述集水池中的水排出,在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中,水在所述第一水泵及所述第二水泵间循环流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集水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式集水泵系统还包括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感应器及控制器,所述感应器用于监测所述水池本体的水位,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感应器及所述电机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感应器监测到的水位信号调节所述电机的功率和转速,以调节所述旋转轴的转速,其中,当所述水池本体的水位的小于预设值时,所述感应器向所述控制器发送减速信号,降低所述旋转轴的转速,当所述集水池中水位大于等于所述预设值时,所述感应器向所述控制器发送加速信号,增加所述旋转轴的转速。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集水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器为接触式感应器,所述控制器为变频控制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式集水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器与所述第一水泵之间的间距为500mm~700mm。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东,梁海波,胡春林,罗文员,袁胜林,
申请(专利权)人:东江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