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报警式雨水回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77335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2 01: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报警式雨水回用系统,包括建筑主体、雨水收集用屋顶、雨水漏斗、雨水引流管、水管管夹、六角螺栓、雨水弃流器、污水引流管、净水引流管、地下蓄水池、多级过滤器、液体不溶颗粒含量检测器和抽水泵等部件,所述建筑主体的顶部安装有雨水收集用屋顶,在雨水收集用屋顶下方连接有雨水漏斗,在雨水漏斗下方接通雨水引流管,所述雨水引流管通过水管管夹固定在建筑主体的墙壁上,在水管管夹的两侧由六角螺栓固定在建筑主体的墙壁上。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的利用了建筑物屋顶收集雨水,增加了雨水回收区域面积,且在雨水处理系统中增加了报警装置,避免了因机械故障导致的净化雨水中的有害成分含量超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报警式雨水回用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雨水回用系统,具体是一种报警式雨水回用系统。
技术介绍
雨是一种自然降水现象,是由大气循环扰动产生的,是地球水循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几乎所有的远离河流的陆生植物补给淡水的惟一方法。雨从云中降落的水滴,陆地和海洋表面的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水蒸气上升到一定高度后遇冷变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组成了云,它们在云里互相碰撞,合并成大水滴,当它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就从云中落了下来,形成了雨。雨水是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淡水资源,植物也要靠雨露的滋润而茁壮成长。水资源为不可再生资源,只可对其进行合理的循环使用,现今社会资源短缺日益严重,不断威胁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节约用水、合理用水已成为现今社会备受关注的问题。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短缺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和经济高速发展,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全世界面临的问题。我国是缺水大国,有专家指出:2010年后,我国将进入严重缺水时期;2030年,我国将缺水400亿立方米至500亿立方米,缺水高峰将会出现。因此把雨水作为重要水资源加以收集利用,已经成为了解决水资源不足的重要途径。我国南方地区雨量充沛,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报警式雨水回用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报警式雨水回用系统,包括建筑主体(1)、雨水收集用屋顶(2)、雨水漏斗(3)、雨水引流管(4)、水管管夹(5)、六角螺栓(6)、雨水弃流器(7)、污水引流管(8)、净水引流管(9)、地下蓄水池(10)、多级过滤器(11)、液体不溶颗粒含量检测器(12)、抽水泵(13)、液体除硫器(14)和液体氮氧化物清除器(15),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主体(1)的顶部安装有雨水收集用屋顶(2),在雨水收集用屋顶(2)下方连接有雨水漏斗(3),在雨水漏斗(3)下方接通雨水引流管(4),所述雨水引流管(4)通过水管管夹(5)固定在建筑主体(1)的墙壁上,在水管管夹(5)的两侧由六角螺栓(6)固定在建筑主体(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报警式雨水回用系统,包括建筑主体(1)、雨水收集用屋顶(2)、雨水漏斗(3)、雨水引流管(4)、水管管夹(5)、六角螺栓(6)、雨水弃流器(7)、污水引流管(8)、净水引流管(9)、地下蓄水池(10)、多级过滤器(11)、液体不溶颗粒含量检测器(12)、抽水泵(13)、液体除硫器(14)和液体氮氧化物清除器(15),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主体(1)的顶部安装有雨水收集用屋顶(2),在雨水收集用屋顶(2)下方连接有雨水漏斗(3),在雨水漏斗(3)下方接通雨水引流管(4),所述雨水引流管(4)通过水管管夹(5)固定在建筑主体(1)的墙壁上,在水管管夹(5)的两侧由六角螺栓(6)固定在建筑主体(1)的墙壁上,在雨水引流管(4)的末端连接雨水弃流器(7)的进水端,所述雨水弃流器(7)有两个出水端,分别接通污水引流管(8)和多级过滤器(11)的进水端,其中污水引流管(8)直接与下水管道连接,在多级过滤器(11)的出水端连接有液体不溶颗粒含量检测器(12),所述液体不溶颗粒含量检测器(12)与抽水泵(13)连接,抽水泵(13)的出水端与液体除硫器(14)的进水端连接,所述液体除硫器(14)的出水端与液体氮氧化物清除器(15)的进水端连接,液体氮氧化物清除器(15)的出水端经净水引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兵钱建飞王振京姚雪松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宏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