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雨水收集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683441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22 16:53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电厂雨水收集处理系统,其包括雨水收集模块,所述雨水收集模块包括雨水弃流井、雨水蓄水池及雨水弃流池,所述雨水蓄水池通过雨水进水管与所述雨水弃流井连通,所述雨水弃流池通过雨水弃流管与所述雨水弃流井连通,其中,所述雨水进水管的进水口的高度H1高于所述雨水弃流管的进水口的高度H2,且雨水弃流池的顶端高度高于所述雨水进水管的进水口的高度。所述电厂雨水收集处理系统不需要接电,不需要电信号控制,通过对雨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的巧妙布置实现弃流,结构简单,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雨水收集
,尤其涉及一种电厂雨水收集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雨水收集利用可以达到节能减排,绿色环保,减少雨水的排放量,使干旱及紧急情况(如火灾)能有水可取,可以用到生活中的杂用水,节约自来水,减少水处理的成本,是解决水资源紧缺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矛盾,缓解城市水危机、改善城市水环境的有效措施。在进行雨水收集时,刚开始的雨水都会含有杂质,如鸟粪、纸屑、杂尘、油污等易污染物,所以刚开始的部分雨水需要用弃流装置,或弃流井把它做一个抛弃,收集后面干净的雨水。目前雨水初期弃流装置系统复杂且成本高,弃流装置通常采用流量型自控式装置,主要由流量传感器、控制器、电动阀、信号及供电电缆、配水管路等组成。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专利技术在于提供一种电厂雨水收集处理系统,其能够有效降低成本且结构简单。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厂雨水收集处理系统,其包括雨水收集模块,所述雨水收集模块包括雨水弃流井、雨水蓄水池及雨水弃流池,所述雨水蓄水池通过雨水进水管与所述雨水弃流井连通,所述雨水弃流池通过雨水弃流管与所述雨水弃流井连通,其中,所述雨水进水管的进水口的高度H1高于所述雨水弃流管的进水口的高度H2,且雨水弃流池的顶端高度高于所述雨水进水管的进水口的高度。下面对进一步技术方案进行说明: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电厂设置有多个废水储水池,其中至少一个所述废水储水池作为所述雨水蓄水池,至少一个所述废水储水池作为所述雨水弃流池。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雨水弃流池顶部设有连通管道与所述雨水蓄水池连通,H3≧H2+D2,其中,H3为所述连通管道的进水口的高度,D2为所述雨水弃流管直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雨水弃流池与所述雨水蓄水池之间设有过滤装置。其中一个实施例中,H1≧H2+D2+0.2,D2为所述雨水弃流管直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雨水弃流池设有排泥装置。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雨水收集模块还包括安全分流井,所述安全分流井设有第一出水口及第二出水口,雨水通过雨水收集管收集后进入到所述安全分流井,所述第一出水口与所述雨水进水管连接,所述第二出水口与雨水外排管连接,且所述第一出水口及所述第二出水口均设有阀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雨水蓄水池分隔后部分形成所述雨水弃流池。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与所述雨水收集模块连接的雨水处理模块,所述雨水处理模块包括多个雨水处理池,电厂设置有与所述废水储水池连接的废水处理系统,所述雨水处理系统与所述废水处理系统交替工作。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其还包括与所述雨水处理模块连接的雨水回用模块,所述雨水回用系统包括多个雨水回用池,电厂设置有与所述雨水处理池连接的废水回用系统。下面对前述技术方案的原理、效果等进行说明:上述电厂雨水收集处理系统在下雨后,雨水收集管网的雨水先进入到所述雨水弃流井,而由于与所述雨水弃流井连接的所述雨水弃流管的高度低于与所述雨水弃流井连接的所述雨水进水管的高度,因此,雨水会先通过所述雨水弃流管进入到雨水弃流池内;雨水弃流池内的水位不断上升,直至雨水弃流池内的雨水的水位高于雨水进水管的高度后,雨水会从雨水进水管进入到所述雨水蓄水池内。并且由于所述雨水弃流池的顶端高度所述雨水进水管的高度,因此在雨水进入所述雨水蓄水池之前不会发生溢流。所述电厂雨水收集处理系统不需要接电,不需要电信号控制,通过对雨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的巧妙布置实现弃流,结构简单,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电厂雨水收集处理系统的雨水收集模块的平面布置图;图2是图1的部分剖面图。附图标记说明:100、雨水弃流井,200、雨水蓄水池,210、雨水进水管,220、过滤装置,300、雨水弃流池,310、雨水弃流管,320、分隔墙,340、排泥装置,400、安全分流井,402、第一出水口,403、阀门,404、第二出水口,405阀门,410、雨水收集管,420、雨水外排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及图2所示,一种电厂雨水收集处理系统,其包括雨水收集模块,所述雨水收集模块包括雨水弃流井100、雨水蓄水池200及雨水弃流池300,所述雨水蓄水池200通过雨水进水管210与所述雨水弃流井300连通,所述雨水弃流池300通过雨水弃流管310与所述雨水弃流井100连通,其中,所述雨水进水管210的进水口的高度H1高于所述雨水弃流管310的进水口的高度H2,且雨水弃流池300的顶端高度高于所述雨水进水管210的进水口的高度。所述电厂优选为火电厂。所述电厂雨水收集处理系统在下雨后,雨水收集管网的雨水先进入到所述雨水弃流井100,而由于与所述雨水弃流井100连接的所述雨水弃流管310的高度低于与所述雨水弃流井100连接的所述雨水进水管210的高度,因此,雨水会先通过所述雨水弃流管310进入到雨水弃流池300内;雨水弃流池300内的水位不断上升,直至雨水弃流池300内的雨水的水位高于雨水进水管210的高度后,雨水会从雨水进水管210进入到所述雨水蓄水池200内。并且由于所述雨水弃流池300的顶端高度所述雨水进水管210的高度,因此在雨水进入所述雨水蓄水池200之前不会发生溢流。电厂设置有多个废水储水池,其中至少一个所述废水储水池作为所述雨水蓄水池200,至少一个所述废水储水池作为所述雨水弃流池30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废水储水池是工指业废水储水池。电厂用于进行工业废水处理的废水储水池的总容量一般为经常性废水的一天发生量与非经常废水最大一次量之和,以常规的2×1000MW汽轮发电机组为例,配套的废水储存池容积通常为8000m3~12000m3。废水储存池通常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布置方式为地上、半地下或地下式,并进行分隔。因电厂经常性废水量较少,通常分隔出1500m3~2000m3的水池已可满足应用,剩余的水池供非经常性废水使用,一年使用周期仅为两周左右,其余时间均处于空置状态。因此,本申请可充分利用废水储水池的空置状态,不需要另外再进行大量的土木建设,可同时节省人力成本、时间成本及土地成本。优选选取地下式的废水储水池为电厂雨水收集处理系统所用,这样,可以依靠水由高向低的自然流动方式,不需要特别设计各种水管的高程。其中,优选设置H1≧H2+D2+0.2,D2为所述雨水弃流管直径。确保所述雨水进水管210的进水口的高度H1(即雨水进水管的高度)能够处于雨水弃流管310的上方且相互不会影响。所述雨水弃流池300顶部设有连通管道与所述雨水蓄水池200连通,所述连通管道的进水口的高度为H3,H3≧H2+D2,其中,D2为所述雨水弃流管直径。所述雨水弃流池300和所述雨水蓄水池200可以分别独立设置再通过连通管道连通;而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雨水弃流池300可以设置在所述雨水蓄水池200内,通过将所述雨水蓄水池300分隔来形成,并且设有连通口或者管道口使雨水蓄水池200和雨水弃流池300连通。当收集的雨水装满所述雨水弃流池300后,多余的雨水会通过所述连通口、管道口或连通管道流入到所述雨水弃流池300内;节约工程量。雨水弃流池300的容积V根据雨水收集汇水面积、雨水收集管道长度以及雨水收集区域的水质情况综合计算确定。收集汇水面积越大与雨水弃流池的容积成正比,雨水收集管道长度与雨水弃流池的容积成正比,而雨水收集区域的水质的优劣则与雨水弃流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厂雨水收集处理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厂雨水收集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雨水收集模块,所述雨水收集模块包括雨水弃流井、雨水蓄水池及雨水弃流池,所述雨水蓄水池通过雨水进水管与所述雨水弃流井连通,所述雨水弃流池通过雨水弃流管与所述雨水弃流井连通,其中,所述雨水进水管的进水口的高度H1高于所述雨水弃流管的进水口的高度H2,且雨水弃流池的顶端高度高于所述雨水进水管的进水口的高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厂雨水收集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雨水收集模块,所述雨水收集模块包括雨水弃流井、雨水蓄水池及雨水弃流池,所述雨水蓄水池通过雨水进水管与所述雨水弃流井连通,所述雨水弃流池通过雨水弃流管与所述雨水弃流井连通,其中,所述雨水进水管的进水口的高度H1高于所述雨水弃流管的进水口的高度H2,且雨水弃流池的顶端高度高于所述雨水进水管的进水口的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厂雨水收集处理系统,电厂设置有多个废水储水池,其特征在于,其中至少一个所述废水储水池作为所述雨水蓄水池,至少一个所述废水储水池作为所述雨水弃流池。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厂雨水收集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弃流池顶部设有连通管道与所述雨水蓄水池连通,H3≧H2+D2,其中,H3为所述连通管道的进水口的高度,D2为所述雨水弃流管直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厂雨水收集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弃流池与所述雨水蓄水池之间设有过滤装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厂雨水收集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H1≧H2+D2+0.2,D2为所述雨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志龙国庆曾令刚刘辉李波毛卫兵何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