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钢渣填筑城市道路路基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772346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2 00: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钢渣填筑城市道路路基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0、将塑性指数大于或者等于6的黏性土铺设在路基底部并形成底封层;步骤20、将经热泼、水淬、热闷或陈化处理后性能稳定的钢渣铺设于底封层上并形成下层路堤;步骤30、将塑性指数大于或者等于6的黏性土铺设在下层路堤顶部并形成夹层;步骤40、将经热泼、水淬、热闷或陈化处理后性能稳定的钢渣铺设于夹层上并形成上层路堤;步骤50、将二灰土、三七灰土或水泥稳定土铺设在上层路堤顶部并形成顶封层;步骤60、将塑性指数大于或者等于6的黏性土铺设在下层路堤外周、夹层外周和上层路堤外周并形成护坡。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钢渣规模化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利用钢渣填筑城市道路路基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利用钢渣填筑城市道路路基的方法。
技术介绍
钢渣是炼钢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工业固体废弃物,主要来自炼钢过程加入的造渣材料(如石灰石、白云石、硅石等)、金属炉料中各元素氧化产生的氧化物、被侵蚀的炉衬材料、金属炉料带入的杂质等,依炉型可分为转炉渣、平炉渣、电炉渣,排出量约为粗钢产量的8%~15%。随着国家工业化与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钢铁工业发展迅猛,钢铁产量逐年增加,而作为炼钢工业的副产品钢渣的产生量逐年增多。据经济日报2014年11月8日报道,当前国内积存的钢渣己超过10亿吨;另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仅其会员钢铁企业(85家~95家)在2014年11月至2017年3月间新产出钢渣就有15100万吨;而据同济大学李青的研究,早在20世纪90年代,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钢渣利用率已近100%,其中50%~60%用于筑路,15%~20%用于化肥生产,10%~15%用于回烧后再利用,10%~15%用于水泥生产;而据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李灿华等2016年研究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钢渣利用率仅为42%左右,历年累积堆积的钢渣量逾6亿吨。实现钢渣资源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利用钢渣填筑城市道路路基的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钢渣填筑城市道路路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0、将塑性指数大于或者等于6的黏性土铺设在路基底部并形成底封层;步骤20、将经热泼、水淬、热闷或陈化处理后性能稳定的钢渣铺设于所述底封层上并形成下层路堤;步骤30、将塑性指数大于或者等于6的黏性土铺设在所述下层路堤顶部并形成夹层;步骤40、将经热泼、水淬、热闷或陈化处理后性能稳定的钢渣铺设于所述夹层上并形成上层路堤;步骤50、将二灰土、三七灰土或水泥稳定土铺设在所述上层路堤顶部并形成顶封层;步骤60、将塑性指数大于或者等于6的黏性土铺设在所述下层路堤外周、所述夹层外周和所述上层路堤外周并形成护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钢渣填筑城市道路路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0、将塑性指数大于或者等于6的黏性土铺设在路基底部并形成底封层;步骤20、将经热泼、水淬、热闷或陈化处理后性能稳定的钢渣铺设于所述底封层上并形成下层路堤;步骤30、将塑性指数大于或者等于6的黏性土铺设在所述下层路堤顶部并形成夹层;步骤40、将经热泼、水淬、热闷或陈化处理后性能稳定的钢渣铺设于所述夹层上并形成上层路堤;步骤50、将二灰土、三七灰土或水泥稳定土铺设在所述上层路堤顶部并形成顶封层;步骤60、将塑性指数大于或者等于6的黏性土铺设在所述下层路堤外周、所述夹层外周和所述上层路堤外周并形成护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钢渣填筑城市道路路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热泼、水淬、热闷或陈化处理后性能稳定的钢渣的最大粒径大于或者等于8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钢渣填筑城市道路路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热泼、水淬、热闷或陈化处理后性能稳定的钢渣的金属铁含量小于或者等于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钢渣填筑城市道路路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浩森高华田桦枫余洁胡晓晓张永刘剑南赵利成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