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丝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7157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1 23: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化学纤维领域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纺织丝线。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纺织丝线,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棉纤维80~90份、牛奶蛋白纤维15~20份、竹炭纤维15~20份、甲壳素纤维9~10份、微晶纤维素5~6份。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作用:首先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抗菌能力和良好的保暖效果,而且对穿戴人的皮肤具有养护作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防止丝线可以替代目前的市场上所使用的一些纺织材料,投入到纺织生产中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纺织丝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学纤维领域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纺织丝线。
技术介绍
当今的纺织面料,已高度体现产品的新颖化、复合化、多样化、功能化之特点,对高性能、高附加值、特殊功能的服装、服饰及家纺面料产生巨大需求。近年来,国际上功能性纺织产品发展迅猛,除常见的防水、防油、防污、阻燃等功能性产品外,抗紫外、远红外保暖、抗菌、负离子等功能性产品也陆续问世,极人丰富了纺织品市场,更多的满足人们的不同用途和特殊消费需求。一般纺织品如果是以纯羊毛制成,大都十分保暖,但是一般纯羊毛通常卷曲度较小,于编织成纺织品后,羊毛不易相互附着,容易掉毛,且羊毛比重达到1.31,编织成的纺织品重量较重,制成棉被或毛毯等纺织品,覆盖时较重而不舒适。而且缺乏抗菌能力,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因此目前需要一种具有抗菌能力且保暖效果好的纺织丝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市问题提供一种具有抗菌能力且保暖效果好的纺织丝线,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纺织丝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棉纤维80~90份、牛奶蛋白纤维15~20份、竹炭纤维15~20份、甲壳素纤维9~10份、微晶纤维素5~6份。本专利技术采用了竹炭纤维和甲壳素纤维混用的方案提高了本专利技术的抗菌能力,而且采用了牛奶蛋白纤维提高了本专利技术的柔软性、亲肤性提高了本专利技术的透气性、导湿性和保暖性,而且由于牛奶蛋白中含有氨基酸,皮肤不会排斥这种面料,相当与人的一层皮肤一样,而对皮肤有养护作用。而且在本专利技术中采用了微晶纤维素,微晶纤维素可以提高本专利技术纤维之间的粘度从而提高本专利技术的机械性能。作为优选,所述的甲壳素纤维采用纳米甲壳素纤维。作为优选,所述纳米甲壳素纤维直径是50nm以下。本专利技术采用纳米甲壳素纤维,可以提高纺织线内部的结构致密性,从而提高了本专利技术的抗菌保暖能力。作为优选,所述的纳米甲壳素纤维采用以下方法合成:将甲壳素溶解在溶剂中制得甲壳素水溶液,在搅拌下向甲壳素溶液中添加非溶剂使甲壳素逐渐从溶液中再生出来,将甲壳素和水以外的物质除去后,重新分散得到甲壳素纳米纤维分散液,干燥,获得纳米甲壳素纤维。本专利技术通过使用该种方法制备甲壳素纤维可以提高本专利技术的甲壳素的致密性,从而提高了本专利技术的抗菌和保暖能力作为优选,所述的溶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20~30份氢氧化钠,5~10份尿素,70~80份水。作为优选,所述的非溶剂采用水或氯化钾水溶液。采用该种非溶剂可以使得甲壳素快速地再生出来,有助于加快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作为优选,所述的甲壳素采用以下方法溶解:将甲壳素与溶剂混合后冷冻至冰点以下,再加热至冰点以上解冻。本专利技术采用此方法可以保证甲壳素均匀溶解在溶剂中,从而提高了甲壳素纤维的结构稳定性,从而提高纺织线机械强度。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具有良好的抗菌能力和保温能力。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案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解释:实施例1一种纺织丝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棉纤维80份、牛奶蛋白纤维15份、竹炭纤维15、甲壳素纤维9、微晶纤维素5。其中,所述的甲壳素纤维采用纳米甲壳素纤维。其中,所述纳米甲壳素纤维直径是50nm以下。其中,所述的纳米甲壳素纤维采用以下方法合成:将甲壳素溶解在溶剂中制得甲壳素水溶液,在搅拌下向甲壳素溶液中添加非溶剂使甲壳素逐渐从溶液中再生出来,将甲壳素和水以外的物质除去后,重新分散得到甲壳素纳米纤维分散液,干燥,获得纳米甲壳素纤维。其中,所述的溶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20份氢氧化钠,10份尿素,80份水。所述的非溶剂采用水或氯化钾水溶液。所述的甲壳素采用以下方法溶解:将甲壳素与溶剂混合后冷冻至冰点以下,再加热至冰点以上解冻。实施例2一种纺织丝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棉纤维90份、牛奶蛋白纤维20份、竹炭纤维20、甲壳素纤维10、微晶纤维素6份。其中,所述的甲壳素纤维采用纳米甲壳素纤维。其中,所述纳米甲壳素纤维直径是50nm。其中,所述的纳米甲壳素纤维采用以下方法合成:将甲壳素溶解在溶剂中制得甲壳素水溶液,在搅拌下向甲壳素溶液中添加非溶剂使甲壳素逐渐从溶液中再生出来,将甲壳素和水以外的物质除去后,重新分散得到甲壳素纳米纤维分散液,干燥,获得纳米甲壳素纤维。其中,所述的溶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30份氢氧化钠,10份尿素,80份水。所述的非溶剂采用水或氯化钾水溶液。所述的甲壳素采用以下方法溶解:将甲壳素与溶剂混合后冷冻至冰点以下,再加热至冰点以上解冻。实施例3一种纺织丝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棉纤维80份、牛奶蛋白纤维15份、竹炭纤维20、甲壳素纤维9、微晶纤维素6份。其中,所述的甲壳素纤维采用纳米甲壳素纤维。其中,所述纳米甲壳素纤维直径是50nm。其中,所述的纳米甲壳素纤维采用以下方法合成:将甲壳素溶解在溶剂中制得甲壳素水溶液,在搅拌下向甲壳素溶液中添加非溶剂使甲壳素逐渐从溶液中再生出来,将甲壳素和水以外的物质除去后,重新分散得到甲壳素纳米纤维分散液,干燥,获得纳米甲壳素纤维。其中,所述的溶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20份氢氧化钠,10份尿素,70份水。所述的非溶剂采用水或氯化钾水溶液。所述的甲壳素采用以下方法溶解:将甲壳素与溶剂混合后冷冻至冰点以下,再加热至冰点以上解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纺织丝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棉纤维80~90份、牛奶蛋白纤维15~20份、竹炭纤维15~20份、甲壳素纤维9~10份、微晶纤维素5~6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纺织丝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棉纤维80~90份、牛奶蛋白纤维15~20份、竹炭纤维15~20份、甲壳素纤维9~10份、微晶纤维素5~6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丝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甲壳素纤维采用纳米甲壳素纤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丝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甲壳素纤维直径是50nm以下。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纺织丝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甲壳素纤维采用以下方法合成:将甲壳素溶解在溶剂中制得甲壳素水溶液,在搅拌下向甲壳素溶液中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志云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科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