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痰湿型癥瘕的散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456123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19 08: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中药制剂领域,目的是根据中医对痰湿型癥瘕的认识机理而提供的一种用于治疗痰湿型癥瘕的散剂药物,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枇杷叶、桑白皮、杏仁、白术、布渣叶、黄牛茶、茯苓、佛手、甘松、水田七、当归、草豆蔻、薏苡仁、扁豆、鸡骨香、玉米须、白茅根、白芥子、东风橘、海浮石、昆布、百眼藤、赤芍、紫背金牛、红丝线;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药物是一个标本兼治的中药组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痰湿型癥瘕的散剂药物,特别是供痰湿型癥瘕患者使用的散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的领域。
技术介绍
医者认为:痰湿症名。是指人的体质的一种症状。亦称为迟冷质,多由饮食不当或疾病困扰而导致。这里的“痰”并非只指一般概念中的痰,而是指人体津液的异常积留,是病理性的产物;“湿”分为内湿和外湿,外湿指空气潮湿、环境潮湿,如淋雨、居处潮湿等,外在湿气会侵犯人体而致病;内湿是指消化系统运作失宜,对水在体内的流动失控以致津液停聚,或因饮食水分过多,或因饮酒、乳酪、生冷饮料,而使体内津液聚停而形成内湿。此种体质者多伴有脾胃功能失调、内分泌失调等。癥瘕,妇科症瘕为腹中结块的病。坚硬不移动,痛有定处为\症\;聚散无常﹐痛无定处为\瘕\。其涵盖了各种妇科良性肿瘤,病种较多,是妇科常见病、疑难病症。此病多因脏腑失调,气血阻滞,瘀血内结引起,气聚为瘕,血瘀为症。证候以气滞、血瘀、痰湿、湿热等四型多见。那么,就如何找到一种可有效治疗痰湿型癥瘕的药物,是我们目前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随着我国中医中药学的不断发展,在治疗痰湿型癥瘕上,人们逐渐意识到了中医治疗痰湿型癥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治疗痰湿型癥瘕的散剂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枇杷叶90~160g、桑白皮90~160g、杏仁30~100g、白术30~160g、布渣叶150~500g、黄牛茶90~160g、茯苓100~160g、佛手30~90g、甘松30~60g、水田七50~150g、当归80~160g、草豆蔻30~60g、薏苡仁100~300g、扁豆150~300g、鸡骨香60~300g、玉米须150~300g、白茅根100~300g、白芥子30~100g、东风橘250~500g、海浮石150~260g、昆布50~160g、百眼藤150~600g、赤芍40~100g、紫背金牛15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治疗痰湿型癥瘕的散剂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枇杷叶90~160g、桑白皮90~160g、杏仁30~100g、白术30~160g、布渣叶150~500g、黄牛茶90~160g、茯苓100~160g、佛手30~90g、甘松30~60g、水田七50~150g、当归80~160g、草豆蔻30~60g、薏苡仁100~300g、扁豆150~300g、鸡骨香60~300g、玉米须150~300g、白茅根100~300g、白芥子30~100g、东风橘250~500g、海浮石150~260g、昆布50~160g、百眼藤150~600g、赤芍40~100g、紫背金牛150~300g、红丝线250~500g。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痰湿型癥瘕的散剂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枇杷叶100~140g、桑白皮100~140g、杏仁40~85g、白术40~140g、布渣叶170~420g、黄牛茶100~140g、茯苓12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娟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市飞龙水处理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