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无骨架自粘性漆包线粘结力测试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7086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1 2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无骨架自粘性漆包线粘结力测试工装,涉及漆包线线圈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底座、两套工装夹具和无骨架自粘性漆包线线圈;两套工装夹具对称设置在底座上,无骨架自粘性漆包线线圈的一端连接在一套工装夹具上,另一端连接在另一套工装夹具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动态结构改变夹具的直径,装配后夹具固定无骨架自粘性漆包线两端,有效避免了无骨架自粘性漆包线线圈,尤其是无骨架超微自粘性线圈受不均匀外力而易变形的现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漆包线的标称直径无限定,具有普适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快速、准确、高效地测试漆包线粘结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无骨架自粘性漆包线粘结力测试工装
本技术涉及漆包线线圈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无骨架自粘性漆包线粘结力测试工装。
技术介绍
无骨架自粘性漆包线将漆包线在模具上绕制而成,通过烘焙或线圈直接通电加热,使自粘性涂层相互粘结,冷却后脱模即能固定成型。其简单的成型工艺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无骨架自粘性漆包线的粘结力在无骨架自粘性漆包线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粘结力太小,漆包线出现开裂变形现象。目前测试无骨架自粘性漆包线粘结力的有三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在通用国内权威标准GB/T4074.3-2008中详细介绍导体标称直径为0.05mm以上的粘合力,将一根校直试样卷绕在抛光圆棒上卷绕成螺旋管线圈,然后加负荷压紧,并在热作用下粘合。粘合后,从圆棒上取下线圈试样并垂直悬挂,在其下端挂上负荷来测试试样是否能承受规定的负荷。该方法无法测试直径小于0.05mm的超微自粘线圈。第二种方法是利用扭绞线圈测试其粘合力(申请号:201210372443.4),该方法实施技术为:1、取3m长的自然成圈的超微自粘性漆包线作为样品线备用。2、取样品线400mm对折,通过扭脚机按照设定的负荷及扭绞数,将其扭绞成(125±5)的线对。施加在超微自粘性漆包线的负荷和扭绞数见专利中详细所述;3、将扭绞后的线对按照每2mm的间距并排贴装于厚度为0.05mm的阴极铜箔上;4、将贴装好的线对放入烘箱烘烤30-60分钟后取出;5、待样品烘烤完后冷却至室温,剪去线对的一端未成扭绞的部分,张开线对的另一端未成扭绞的部分,使其呈180°的两端脚,其中一端脚固定,另一端脚挂砝码,砝码的增加按照0.01N递加,直到第一个扭绞松开。取第一个扭绞松开室的砝码重量计为M1,M1减去0.01N为M2。该方法是测试粘合力是在方法一的基础上进行微量递增获取粘合力,测试时间长,工作效率低;此外该方法将样品制作成为扭绞线圈进行拉开,与自粘性漆包线实际使用中的螺旋状不相符,不一定完全反映自粘性漆包线在实际使用时的状态,其破坏力和破坏模式可能也不一定相同。第三种方法是利用骨架线圈粘结力测试其粘合力(申请号:201410649446.7),该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步骤1:自粘性漆包线绕在骨架上并经过热粘合形成待测试的骨架线圈,准备好如上所述的骨架线圈粘结力测试工装;步骤2:将骨架线圈套在芯轴上,先放入第一悬臂杆的安装孔中并旋紧第一锁紧螺钉,然后移动调整第二悬臂杆使芯轴穿入其安装孔中并旋紧第二锁紧螺钉;步骤3:在骨架线圈的最外层线圈的切线方向,将负荷挂于骨架线圈端头的自粘性漆包线上,逐步增加负荷的重量,直到悬挂负荷的自粘性漆包线正好与骨架线圈剥离,此时负荷的重量为骨架线圈最外层线圈的粘结力值。该方法是在上述两种方法的基础上建立起的,测试时间长,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无骨架自粘性漆包线粘结力测试工装,本技术的技术目的旨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自粘性漆包线粘结力测试时间长、工作效率低的问题,本技术利用胀紧原理改变夹具的直径,装配后夹具固定无骨架自粘性漆包线两端,有效避免了无骨架自粘性漆包线线圈,尤其是无骨架超微自粘性线圈受不均匀外力而易变形的现象,本技术对漆包线的标称直径无限定,具有普适性,本技术能够快速、准确、高效地测试漆包线粘结力。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无骨架自粘性漆包线粘结力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两套工装夹具和无骨架自粘性漆包线线圈;两套工装夹具对称设置在底座上,无骨架自粘性漆包线线圈的一端连接在一套工装夹具上,另一端连接在另一套工装夹具上;所述工装夹具包括拉紧螺钉、胀紧套、锁紧螺母和定位销;所述锁紧螺母螺纹连接在拉紧螺钉具有螺纹的一端,拉紧螺钉上设置有限位槽,胀紧套上设置有定位孔,定位销穿过定位孔与拉紧螺钉上的限位槽配合。所述底座上设置有V型定心槽,所述两套工装夹具安装在V型定心槽内。一种用于无骨架自粘性漆包线粘结力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准备无骨架自粘性漆包线线圈,自粘性漆包线绕在骨架上并经过热粘合形成待测试的骨架线圈,脱模后形成无骨架自粘性漆包线线圈;步骤B,准备工装夹具,将拉紧螺钉安装在胀紧套内,在胀紧套上压入定位销,将定位销伸入胀紧套的一端处于拉紧螺钉的限位槽中,将锁紧螺母安装在拉紧螺钉具有螺纹的一端,拧动锁紧螺母使得拉紧螺钉在胀紧套内移动;按照本步骤装配两套工装夹具;步骤C,装配无骨架自粘性漆包线线圈,将步骤B中装配好的两套工装夹具放在一具有V型定心槽的底座上,在两套工装夹具之间安装无骨架自粘性漆包线线圈,分别拧动两套工装夹具中的锁紧螺母,拉紧螺钉沿胀紧套的内壁移动,胀紧套胀紧,使得无骨架自粘性漆包线线圈的左端固定在一套工装夹具的胀紧套上,右端固定在另一套工装夹具的胀紧套上;当无骨架自粘性漆包线线圈刚好固定在胀紧套体壁上时,停止拧动锁紧螺母;步骤D,测试粘接力,将步骤C中固定好无骨架自粘性漆包线线圈的两套工装夹具的胀紧套的末端固定在电子拉力机的夹具上进行测试,获得无骨架自粘性漆包线线圈的粘接力。还包括检测步骤,在测试粘接力之前,检测步骤C中无骨架自粘性漆包线线圈两端与工装夹具锁紧的可靠性,若锁紧可靠则进行测试粘接力步骤,若锁紧不可靠则重复步骤C。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带来的有益的技术效果表现在:1、相比于传统的自粘性漆包线粘接力测试方法,传统的方法利用在最外层自粘性漆包线的切线方向添加负荷将最末端线圈从自粘性漆包线中撕裂,而自粘性漆包线在使用过程中通常受到沿无骨架漆包线轴向方向的拉应力或压应力。本提案的方法中采用工装将自粘性漆包线均匀拉开,其破坏模式贴近实际应用工况,相对比较真实地反映自粘性漆包线的粘接力。2、本技术中,夹具装配前其直径小于无骨架自粘性漆包线,工装夹具利用胀紧原理改变夹具的直径,装配后夹具固定无骨架自粘性漆包线两端,有效避免了无骨架自粘性线圈,尤其是无骨架超微自粘性线圈受不均匀外力而易变形的现象。3、相比于传统的自粘性漆包线粘接力测试方法,本技术的方法中对漆包线的标称直径无限定,有效解决由于漆包线标称直径小导致测试无骨架线圈粘合力易中线圈受外力不均易变形的问题,本技术能够快速、准确、高效地测试漆包线粘结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测试工装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测试工装的剖视图;附图标记:1、底座,2、拉紧螺钉,3、涨紧套,4、定位销,5、锁紧螺母,6、限位槽,7、无骨架自粘性漆包线线圈。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作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参照说明书附图1和2,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无骨架自粘性漆包线粘结力测试工装,包括底座1、两套工装夹具和无骨架自粘性漆包线线圈7;两套工装夹具对称设置在底座1上,无骨架自粘性漆包线线圈7的一端连接在一套工装夹具上,另一端连接在另一套工装夹具上;所述工装夹具包括拉紧螺钉2、胀紧套3、锁紧螺母和定位销4;所述胀紧套3套接在拉紧螺钉2上,所述锁紧螺母螺纹连接在拉紧螺钉2具有螺纹的一端,拉紧螺钉2上设置有限位槽6,胀紧套3上设置有定位孔,定位销4穿过定位孔与拉紧螺钉2上的限位槽6配合。实施例2作为本技术又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用于无骨架自粘性漆包线粘结力测试工装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无骨架自粘性漆包线粘结力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两套工装夹具和无骨架自粘性漆包线线圈(7);两套工装夹具对称设置在底座(1)上,无骨架自粘性漆包线线圈(7)的一端连接在一套工装夹具上,另一端连接在另一套工装夹具上;所述工装夹具包括拉紧螺钉(2)、胀紧套(3)、胀紧螺母和定位销(4);所述胀紧套(3)套接在拉紧螺钉(2)上,所述胀紧螺母螺纹连接在拉紧螺钉(2)具有螺纹的一端,拉紧螺钉(2)上设置有限位槽(6),胀紧套(3)上设置有定位孔,定位销(4)穿过定位孔与拉紧螺钉(2)上的限位槽(6)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无骨架自粘性漆包线粘结力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两套工装夹具和无骨架自粘性漆包线线圈(7);两套工装夹具对称设置在底座(1)上,无骨架自粘性漆包线线圈(7)的一端连接在一套工装夹具上,另一端连接在另一套工装夹具上;所述工装夹具包括拉紧螺钉(2)、胀紧套(3)、胀紧螺母和定位销(4);所述胀紧套(3)套接在拉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莉苹方继华李小阳杨鹏罗盛宝张玮伟丛森李凡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