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模剂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765961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1 20: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脱模剂回收装置,包括收集组件、沉淀池、分离组件和反应组件,收集组件能够收集废弃的脱模剂,收集组件中设置的折流板能使一部分固体废弃物在收集池中沉降,减小粗过滤器的过滤压力;沉淀池能够对污水中的油水进行沉淀,使油水分层,将沉淀池分成液位不同的四个空间,便于清除油组分,保留脱模剂水溶液;分离组件设置的废料口能够将废渣和多余的油除去,脱模剂水溶液可以从物料口流出;反应组件能够将脱模剂水溶液进行消毒和调整酸碱度,以便回收再利用。因此,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脱模剂回收装置,能够将脱模剂与油、残渣等组分彻底分离,获得纯净无毒、酸碱度适中的脱模剂,方便再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脱模剂回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压铸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脱模剂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在压铸行业中,为了使压铸件很好的脱模,必须采用脱模剂来喷模,以便在每次循环结束时顺利获得铸件产品,并且还能增加压铸件的表面光洁度,保护模具,以及延长模具使用寿命。然而,在实际生产中,脱模剂在高压大流量的喷洒过程中只有30%-65%脱模剂使用效率,其余的大都以污水的方式直接排放到污水池。由于脱模剂是经过多种化工原料乳化而成的化学液,不仅单价成本高,而且具有多种对环境有害的有机成分。直接排放脱模剂废水,不仅会对周边环境带来巨大伤害,对于企业也是很大的成本浪费,与国家提倡的节能环保政策背道而驰。另一方面,脱模剂在喷射过程中,由于模具表面的高温影响,高压气体、模具表面附着的铝削、机油以及其他物质在高压喷射过程中一并混合起来,使得原有的常温脱模剂稀释溶液发生很大的物理化学变化,使得对脱模剂废水的回收再利用难度大幅提高。从上述关于脱模剂的使用和产生的问题可以看到,目前对脱模剂的回收存在较大困难,一方面脱模剂化学成分复杂,难以分离,另一方面脱模剂在压铸环境下物化性质容易改变,废水中存在大量残渣等。因此,经过一般的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脱模剂回收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脱模剂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集组件(1)、沉淀池(2)、分离组件(3)和反应组件(4),其中,所述收集组件(1)的出料口与所述沉淀池(2)的进料口连通;所述沉淀池(2)的出料口与所述分离组件(3)的进料口连通;所述分离组件(3)的出料口与所述反应组件(4)的进料口连通;所述收集组件(1)包括排污池(11)、收集池(12)、粗过滤器(13)和至少一个折流板(121);所述排污池(11)的出料口与所述收集池(12)的进料口连通;所述折流板(121)设置于所述收集池(12)的内壁上;所述粗过滤器(13)设置于所述收集池(12)的出料口内壁上;所述沉淀池(2)包括第一隔板(21)、第二隔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脱模剂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集组件(1)、沉淀池(2)、分离组件(3)和反应组件(4),其中,所述收集组件(1)的出料口与所述沉淀池(2)的进料口连通;所述沉淀池(2)的出料口与所述分离组件(3)的进料口连通;所述分离组件(3)的出料口与所述反应组件(4)的进料口连通;所述收集组件(1)包括排污池(11)、收集池(12)、粗过滤器(13)和至少一个折流板(121);所述排污池(11)的出料口与所述收集池(12)的进料口连通;所述折流板(121)设置于所述收集池(12)的内壁上;所述粗过滤器(13)设置于所述收集池(12)的出料口内壁上;所述沉淀池(2)包括第一隔板(21)、第二隔板(22)、第三隔板(23)和池体(24);所述第一隔板(21)、所述第二隔板(22)和所述第三隔板(23)分别固定于所述池体(24)的内侧,所述第一隔板(21)、所述第二隔板(22)和所述第三隔板(23)分别与所述池体(24)的底部相互垂直,所述第一隔板(21)、所述第二隔板(22)和所述第三隔板(23)之间相互平行,以使所述第一隔板(21)、所述第二隔板(22)、所述第三隔板(23)与所述池体(24)形成不互相连通的四个空间;所述池体(24)的进料口与所述收集池(12)的出料口连通;所述第一隔板(21)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隔板(22)的高度;所述第二隔板(22)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三隔板(23)的高度;所述分离组件(3)包括第一管道(31)、第二抽料泵(32)、油水分离箱(33)、废料口(34)、废料阀(35)、物料口(36)和物料阀(37);所述第一管道(31)的进料口分别与所述沉淀池(2)的四个空间连通;所述第二抽料泵(32)设置于所述第一管道(31)上;所述油水分离箱(33)的进料口与所述第一管道(31)的出料口连通;所述废料口(34)和所述物料口(36)分别设置于所述油水分离箱(33)的下部;所述废料阀(35)设置于所述废料口(34)上,所述物料阀(37)设置于所述物料口(36)上;所述反应组件(4)包括第二管道(41)、第三抽料泵(42)和反应箱(44);所述第二管道(41)的进料口与所述物料口(36)连通;所述第三抽料泵(42)设置于所述第二管道(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基友陈小波彭成慧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汉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