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容器的内壁抛光装置及其抛光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76007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1 16: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型容器的内壁抛光装置及其抛光方法,包括行进端,竖梁,横梁,电机,抛光轮,滚轮架,锥节,筒节,机械臂,皮带轮,固定轴,固定螺母,容器内壁;抛光轮为双轮抛光,由抛光轮和抛光轮组成,可以视抛光情况的需要对抛光轮和抛光轮的型号进行选择;采用该装置抛光大型容器的内壁不仅操作方便,还能够克服锥节手工抛光效率低、质量不稳定的缺点,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改善工人的作业环境,避免粉尘伤害,有效地保障工人的身体健康。

Internal wall polishing device for large container and polishing method thereof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inner wall polishing device for a large container and a polishing method, including the traveling end, the vertical beam, the cross beam, the motor, the polishing wheel, the roller frame, the cone section, the barrel joint, the mechanical arm, the pulley, the fixed shaft, the fixed nut, the inner wall of the container; the polishing wheel is made up of polishing wheel and polishing wheel, which can be considered as a polishing wheel and a polishing wheel. It is necessary to select the type of polishing wheel and polishing wheel. Using the device to polish the inner wall of the large container is not only easy to operate, but also can overcome the disadvantages of low efficiency and unstable quality of the hand polishing of the cone section, reduce the labor intensity of the workers, improve the working environment of the workers, avoid the dust damage and effectively guarantee the dust damage. The workers are in good healt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型容器的内壁抛光装置及其抛光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大型容器的表面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大型容器的内壁抛光装置及其抛光方法。
技术介绍
在化工生产中,需要用大型容器盛装化学物料,但不同的物料的粘度、密度等物理特性各不同,对容器内壁的光洁度要求也各不相同,尤其是粘度较大的物料,其流动性很差,物料很容易在容器的内壁粘结,造成容器的堵塞,进而造成整个装置的停车,给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盛装这类物料的容器对其内壁的光洁度有较高的要求,以保证容器内物料的正常流动。上述容器一般由封头、筒节、锥节等部件构成,在现有的抛光工艺中封头、筒节已基本实现机械抛光,但锥节由于其特殊的形状,一般采用手工抛光,手工抛光存在以下两个弊端:第一,抛光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以DN2000锥节,抛光至Ra0.8μm为例,人工抛光约3天,如使用机械抛光1天可以完成,如果要抛光至Ra0.1μm,则需要5天以上的时间;第二,人工抛光质量不稳定,人工抛光时由于行进速度、抛光力度等参数的不同造成抛光精度的区域性差别,可能出现一片区域精度达到标准甚至超出标准,另一片区域不达标;第三,手工抛光作业环境差,抛光引发的金属粉尘被人体直接吸入到呼吸道,易造成尘肺等职业病。综上所述,化工生产中,大型物料容器的锥节抛光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因此,亟需提供一种大型容器锥节内壁抛光装置及其抛光方法,以克服现有抛光技术存在的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型容器的内壁抛光装置及其抛光方法,采用该装置抛光大型容器的内壁不仅操作方便,还能够克服锥节手工抛光效率低、质量不稳定的缺点,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改善工人的作业环境,避免粉尘伤害,有效保障工人的身体健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大型容器的内壁抛光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使用上述装置进行抛光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三是提供上述装置及其方法的应用。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具体的,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下述技术方案:首先,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型容器的内壁抛光装置,包括以下几部分:行进端、电机、抛光轮、滚轮架、除尘器。所述行进端由竖梁和横梁构成,竖梁固定于地面上,两者形成十字架形状,行进端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横梁上下及前后进给,实现抛光轮的进给;横梁与电机通过机械臂连接。所述电机和抛光轮通过皮带轮上面的固定轴连接,抛光轮固通过固定螺母固定在固定轴上。所述电机通过皮带轮带动抛光轮转动,抛光轮与容器内壁接触,进而对容器内壁进行抛光。所述滚轮架固定于地面上,实现对锥节或筒节的支撑,并通过滚轮架的转动实现筒节或锥节的转动,进而实现抛光轮对整个容器内壁的抛光。所述除尘器连接在横梁上,除尘器的吸入口靠近抛光轮后侧设置,以便于及时清除抛光轮工作时产生的金属粉尘,实现抛光和除尘的同步进行,从而避免金属粉尘扩散,减小对施工现场工作人员的伤害。所述抛光轮为双抛光轮,由第一抛光轮和第二抛光轮组成,第一抛光轮和第二抛光轮同轴安装在固定轴上;且第一抛光轮和第二抛光轮的尺寸相同,以保持对容器内壁的同步抛光。所述第一抛光轮和第二抛光轮的尺寸、型号可根据抛光的需要进行自由选择。其次,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使用上述装置进行抛光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前期处理:首先,使用磨光机修磨焊缝表面,使焊缝与筒节或锥节内壁平齐;然后将锥节或筒节固定在滚轮架上,启动行进端、电机,通过滚轮架的转动实现锥节或筒节的转动;2)粗磨:第一抛光轮和第二抛光轮依次使用三组型号的抛光轮:80#、120#;180#、240#;400#、600#,顺时针打磨锥节或筒体内壁;3)精磨:第一抛光轮和第二抛光轮使用800#型号的抛光轮顺时针打磨锥节或筒体内壁,使锥节或筒体内壁的抛光纹路一致;4)第一次精抛光:第一抛光轮和第二抛光轮均使用羊毛轮,顺时针打磨锥节或筒体内壁,打磨过程中配合润滑剂,使抛光表面出现光泽;5)第二次精抛光:第一抛光轮和第二抛光轮均使用棉布轮,顺时针擦拭锥节或筒体内壁,实现锥节或筒体内壁的光滑,即完成整个抛光过程。所述步骤1)中,筒体的转动速度为5~15r/h。所述步骤1)中,电机的功率选择3KW,电机的额定转速选择2900r/min。所述步骤1)中,机械臂能在10~50°的范围内自由倾斜,进而实现抛光轮与锥节内壁垂直,增加抛光轮与锥节的摩擦,使抛光效果更加稳定,从而提高抛光效率。所述步骤2)中,粗磨时,抛光轮位两个型号相近的抛光轮;通过双轮抛光可避免单个抛光轮过度磨损抛光对筒体的损伤,通过使用两个相近型号的抛光轮可使抛光纹路一致并更加细密,有效提高了抛光质量,同时减少了抛光轮的更换次数。所述步骤2)和3)中,使用600#、800#抛光轮抛光时,可在抛光轮上涂抹少量的绿油膏和白油膏,细化抛光纹路,使筒体内壁呈现光泽。所述步骤4)中,使用羊毛轮抛光时,可在羊毛轮上涂抹少量的黄油膏和白油膏,实现镜面抛光。所述步骤2)~5)中,抛光轮的进给速度为50~100mm/次。所述步骤3)~5)中,精磨、第一次和第二次精抛光时,抛光轮为两个型号相同的抛光轮;通过选取两个相同型号的抛光轮,可有效增加一次抛光面积,使抛光轮的受力分散,抛光轮与筒体的摩擦更加均衡而细化,可提高精抛光时的稳定性,从而促进抛光质量的提高。最后,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型容器的内壁抛光装置及其抛光方法的应用,所述应用包括用于化工生产中各种大型容器内壁的抛光以及平板的抛光。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的抛光装置采用双轮抛光,可以在粗抛光和精抛光时根据需要对抛光轮的型号进行选择,有效减少抛光遍数,提高机械抛光效率,再加上机械抛光本身具有的效率优势,使抛光的效率得到了双重提高。另外,经过实际应用后发现,本专利技术不仅可以实现大型容器锥节和筒节的抛光,还可实现平板的机械抛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获得了以下技术效果:(1)本专利技术将传统手工抛光锥节改进为机械抛光锥节,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将人工抛光需要3天以上才能完成的工作缩短到了仅需1天,工作效率提高了3倍以上。(2)本专利技术将原机械抛光的单轮抛光改进为双轮抛光,有效减少了抛光遍数,将工作效率再次提高了约30%。(3)使用本专利技术装置进行抛光,金属粉尘的浓度稳定维持在0.08mg/m3以下,大幅度改善了工人的作业环境,避免了金属粉尘对工人的伤害,有效保障了工人的身体健康。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图1为本专利技术内壁抛光装置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内壁抛光装置的抛光轮示意图。上述附图标记为:1-行进端,2-横梁,3-竖梁,4-电机,5-抛光轮,6-滚轮架,7-锥节,8-筒节,9-机械臂,10-除尘器,11-皮带轮,12-固定轴,13-固定螺母,14-容器内壁;51-第一抛光轮,52-第二抛光轮。具体实施方式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大型容器的内壁抛光装置及其抛光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型容器的内壁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部分:行进端,横梁,竖梁,电机,抛光轮,滚轮架,锥节,筒节,机械臂,除尘器,皮带轮,固定轴,固定螺母,容器内壁;所述行进端由竖梁和横梁构成,竖梁固定于地面上,两者形成十字架形状,行进端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横梁上下及前后进给,实现抛光轮的进给;横梁与电机通过机械臂连接;所述电机和抛光轮通过皮带轮上面的固定轴连接,抛光轮固通过固定螺母固定在固定轴上;所述电机通过皮带轮带动抛光轮转动,抛光轮与容器内壁接触,进而对容器内壁进行抛光;所述滚轮架固定于地面上,实现对锥节或筒节的支撑,并通过滚轮架的转动实现筒节或锥节的转动,进而实现抛光轮对整个容器内壁的抛光;所述除尘器连接在横梁上,除尘器的吸入口靠近抛光轮后侧设置;所述抛光轮为双抛光轮,由第一抛光轮和第二抛光轮组成,第一抛光轮和第二抛光轮同轴安装在固定轴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型容器的内壁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部分:行进端,横梁,竖梁,电机,抛光轮,滚轮架,锥节,筒节,机械臂,除尘器,皮带轮,固定轴,固定螺母,容器内壁;所述行进端由竖梁和横梁构成,竖梁固定于地面上,两者形成十字架形状,行进端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横梁上下及前后进给,实现抛光轮的进给;横梁与电机通过机械臂连接;所述电机和抛光轮通过皮带轮上面的固定轴连接,抛光轮固通过固定螺母固定在固定轴上;所述电机通过皮带轮带动抛光轮转动,抛光轮与容器内壁接触,进而对容器内壁进行抛光;所述滚轮架固定于地面上,实现对锥节或筒节的支撑,并通过滚轮架的转动实现筒节或锥节的转动,进而实现抛光轮对整个容器内壁的抛光;所述除尘器连接在横梁上,除尘器的吸入口靠近抛光轮后侧设置;所述抛光轮为双抛光轮,由第一抛光轮和第二抛光轮组成,第一抛光轮和第二抛光轮同轴安装在固定轴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抛光轮和第二抛光轮的尺寸相同,第一抛光轮和第二抛光轮的尺寸、型号可根据抛光的需要进行自由选择。3.利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进行抛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前期处理:首先,使用磨光机修磨焊缝表面,使焊缝与筒节或锥节内壁平齐;然后将锥节或筒节固定在滚轮架上,启动行进端、电机,通过滚轮架的转动实现锥节或筒节的转动,通过横梁上下及前后进给,实现抛光轮的进给;2)粗磨:第一抛光轮和第二抛光轮依次使用三组型号的抛光轮:80#、120#;180#、240#;400#、6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孝鹏张文明邹伟周忠文许文文陈天河
申请(专利权)人:鲁西工业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