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杰裕专利>正文

开放式顶吹转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5735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开放式顶吹转炉,是由炉体座在托圈上构成。炉体内有炉衬,炉体的炉帽处有贯通于炉衬内的出钢口,托圈上有对称分布的耳轴。其特点是在炉体的炉帽处与炉衬内贯通的出钢口为2个,且2个出钢口之间的水平夹角为90°。这样,在使用中当出钢口相对应的耳轴壁出现严重熔损须补炉时,将炉体用吊车吊转90°,使用另一出钢口,使原熔损的耳轴壁熔损处通过钢渣自行修补,成倍地提高了转炉的寿命,减少补炉用材料消耗,降低了炼钢成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特别适用于对现有老式转炉的改造。(*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钢铁冶炉转炉
,具体涉及一种能成倍提高炉令的开放式顶吹转炉,该成果的实施特别适用于对现有老式转炉的改造。目前,国内外在钢铁冶炼中使用的转炉都是单出钢口的。在位于转炉倾转方向上的装料侧和除渣侧,由于能形成起保护作用的挂渣层,其炉衬的熔损速度仅为0.3——0.5mm/炉,而转炉的炉衬内的耳轴壁处的熔损速度是上述二个部位的2——3倍。为了解决炉衬熔损的不均衡问题,一般要自炉役中期开始每隔1——3炉要对炉衬内的耳轴壁处进行修补。补耳轴壁通常要消耗大量的耐火材料。喷溅渣保护耳轴壁效果较好,但也挽救不了炉衬内耳轴壁的夭折,只好重新更换新炉体,不但浪费大量耐火材料,也增加钢锭的成本。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开放式顶吹转炉,以解决炉衬内耳轴壁处易熔损的问题,不但能提高炉衬的寿命,降低炼钢成本,而且还为耳轴壁处的钢渣补炉创造了条件。本技术是这样的实现的开放式顶吹转炉是由炉体座在托圈上构成,炉体内有耐火材料制成的炉衬,炉体的炉帽处有贯通于炉衬内的出钢口,托圈上有对称分布的耳轴。其特点是在炉体的炉帽处与炉衬内贯通的出钢口为2个,且2个出钢口之间的水平夹角为90°。本技术采用双出钢口的炉体的技术方案,当出钢口I相对应的炉衬内的耳轴壁出现严重熔损必须补炉时,可将炉体用吊车吊转90°,使用出钢口II倾倒钢水,使原熔损的耳轴壁处通过出钢口II的前倾装料和后倾除渣实现用钢渣对熔损处自行修补,提高了钢渣补炉的效果,使其转炉的寿命成倍提高,减少了补炉用耐火材料的消耗,降低了炼钢的成本。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附图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的炉体6座在托圈1上,用连接销3插于插销4处固定。托圈1上有对称分布的耳轴2。炉体6包括炉帽、炉身和炉底。炉体6内的炉衬用高强度耐火材料砌制。炉体6的炉帽处有2个与炉衬内相贯通的出钢口5,且2个出钢口5的水平夹角为90°。这样,转炉在炼钢过程中,当其出钢口相对应的耳轴壁出现严重熔损须补炉时,将炉体用吊车吊转90°,还可继续炼钢。且原熔损的耳轴壁熔损处通过钢渣实现自行修补。本技术设计合理,如使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对现有老式转炉进行改造、经济效益十分可观。权利要求1.一种开放式顶吹转炉,由炉体(6)座在托圈(1)上构成,炉体(6)内有耐火材料制成的炉衬,炉体(6)的炉帽处有贯通于炉衬内的出钢口,托圈(1)上有对称分布的耳轴(2),其特征是在炉体(6)的炉帽处与炉衬内相贯通的出钢口(5)为2个。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放式顶吹转炉,其特征是所述的2个出钢口(5)之间的水平夹角为90°。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开放式顶吹转炉,是由炉体座在托圈上构成。炉体内有炉衬,炉体的炉帽处有贯通于炉衬内的出钢口,托圈上有对称分布的耳轴。其特点是在炉体的炉帽处与炉衬内贯通的出钢口为2个,且2个出钢口之间的水平夹角为90°。这样,在使用中当出钢口相对应的耳轴壁出现严重熔损须补炉时,将炉体用吊车吊转90°,使用另一出钢口,使原熔损的耳轴壁熔损处通过钢渣自行修补,成倍地提高了转炉的寿命,减少补炉用材料消耗,降低了炼钢成本。本技术特别适用于对现有老式转炉的改造。文档编号C21C5/32GK2370015SQ9922369公开日2000年3月22日 申请日期1999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1999年4月30日专利技术者杨杰裕 申请人:杨杰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开放式顶吹转炉,由炉体(6)座在托圈(1)上构成,炉体(6)内有耐火材料制成的炉衬,炉体(6)的炉帽处有贯通于炉衬内的出钢口,托圈(1)上有对称分布的耳轴(2),其特征是在炉体(6)的炉帽处与炉衬内相贯通的出钢口(5)为2个。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杰裕
申请(专利权)人:杨杰裕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