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转炉新型水冷系统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75378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的转炉水冷系统及其装置,适合于具有顶、底复合吹炼的现代化转炉应用。它把单一的水冷系统分为二个回路,把受热最严重的炉口列为单独的冷却回路,使其工作温度得到保证。它是由一个安设于驱动端耳轴上的回水通道而形成的。利用非驱动耳轴上的旋转接头,使其回水改为进水,与原进水口形成二路进水,经过系统冷却后,在回水通道的内、外套管之间分别回水,形成了二条畅通的回路。装置中还包括了一种新的炉口结构,它是由六条互为对称的环管作为内部冷却的铸铁炉口。(*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进的转炉的水冷却系统及其装置,适合于带有顶底复合吹炼的现代转炉应用。现有的现代化转炉的水冷却系统是冷却水通过旋转接头进入炉体后,分别进入炉口、炉帽、挡渣板后,其出水经逆止伐并联进入托卷,出来后再通过旋转接头回至管网。其装置主要是旋转接头,它安设在非驱动侧的耳轴上,分内、外管;再就是炉口、炉帽、挡渣板及托卷等水冷件。这种系统和装置在实际运转中经常出现系统回水不畅,炉口水汽化,炉口烧毁,炉帽烧毁而导致一代炉令过早结束,从而严重影响了炼钢的生产。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就是提供一套改进的水冷系统及其装置,它能够有效的冷却转炉各冷却件并提高其寿命。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将水冷系统分为二条并联的回路,即一条回路通过旋转接头进入炉体外部,入炉口冷却后进入回水通道回至管网;第二回路是通过旋转接头进入炉体外部,入炉帽、挡渣板冷却之后再冷却托卷,从回水通道回至管网。其装置主要是回水通道,它安设在驱动端耳轴的端部,由内、外套管分别将二条回路的水引出;用一个小模数、多齿数的齿轮对联接悬挂减速机和主令控制器,将其中心线分开;非驱动端的旋转接头不动,只将原出口改为进水口,形成二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个新型转炉的水冷却系统,其特征是二条并列:一条专供炉口冷却;一条是供炉帽、挡渣板及托卷的冷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孚镇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