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水炉外处理控制钢中酸溶铝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74902 阅读:2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炼钢领域,主要涉及钢水炉外处理对钢中酸溶铝的控制。本发明专利技术钢水炉外处理控制钢中酸溶铝的方法,包括底吹氩气、顶吹氧气和加入发热剂,主要特征是控制顶吹氧气量与加入发热剂的比值,当要求钢中酸溶铝含量小于0.005%时,上述比值控制在0.71~1.2m↑[3]/Kg,当要求钢中酸溶铝含量大于0.01%,上述比值控制在0.7~1.0m↑[3]/Kg。同时,还需控制浸罩进入钢水中的深度,浸罩进入钢水中的深度h与浸罩内径D比值h/D控制在0.1~0.6范围;另外还需控制底吹氩气和顶吹氧气流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属于炼钢领域,主要涉及钢水炉外处理对钢中酸溶铝的控制。
技术介绍
在钢水进行连铸时,为了保持良好的连铸参数,通常要对钢包中的钢水进行吹氧升温,同时,对于板坯连铸和方坯连铸来说,由于连铸技术本身和所生产钢种的需要,均要求钢包钢水中酸溶铝含量不同。例如,小方坯连铸,由于中间包浸入式水口口径较小,当钢水中酸溶铝含量大于0.005%(重量比)时,就会出现水口堵塞,使连铸无法继续进行,造成生产损失;对于板坯连铸,不少是铝镇静钢或硅铝镇静钢,均要求钢水中含有一定量的酸溶铝,一般要求钢水中酸溶铝大于0.01%。基于上述原因,目前在钢水炉外处理时,除了底吹氩气和顶吹氧气外,还向钢水中加入发热剂,以便使钢水温度和酸溶铝含量均控制在所需范围。在现有技术中,大多采用铝质材料作为发热剂,因为铝质材料的发热值比较高,钢水升温效果较好。但这样就给钢水升温处理后,控制钢水中酸溶铝的含量带来较大的困难,特别对于小方坯连铸。为了控制钢包吹氧升温时钢水中酸溶铝的含量,通常是对加铝质材料吹氧升温过程中所产生的高含量酸溶铝,主要采用后吹氧方式,将酸溶铝烧掉降低,这种方法的缺点是钢水中其它元素烧损大,处理时间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钢水炉外处理控制钢中酸溶铝的方法,包括底吹氩气、顶吹氧气和加发热剂,其特征在于:①控制顶吹氧气量与发热剂的比值,当钢水中要求酸溶铝含量小于0.005%时,顶吹氧气量与发热剂的比值控制在0.71~1.2m↑[3]/Kg;当钢水中要求酸溶铝 含量大于0.01%或要求酸溶铝不严格时,顶吹氧气量与发热剂的比值控制在0.7~1.0m↑[3]/Kg;②控制浸罩进入钢水中的深度,当钢水中要求酸溶铝小于0.005%时,浸罩进入钢水的深度h与浸罩内径D之比值h/D为0.1~0.6;当钢水 中要求酸溶铝大于0.01%或铝静镇钢,h/D为0.05~0.35;③底吹氩气流量控制范围:每吨钢水0.15~0....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平刘浏布焕存米谷明贾志立徐立军胡砚斌
申请(专利权)人:钢铁研究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