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冶金行业炼钢厂冶炼钢水过程中加入的一种脱氧造渣球,替代纯铝在脱氧造渣的同时提高钢的纯净度,解决连铸中包絮流问题,达到连续浇钢,使连铸操作稳定,提高铸坯质量的。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冶金行业炼钢厂在冶炼钢水过程中传统的方法是加入的是纯铝、铝锭或铝线,其目的是通过金属铝的合金化反应脱去终点钢水中溶解的一定数量的氧,以使钢中含氧量降低到要求的范围内。但其缺陷是纯铝成本过高,且铝含量过高,其反应物是AL2O3是细小的固态颗粒,对下道工序水口表面和钢水都有粘附倾向,同时生产物AL2O3过饱和析出,都能造成连铸水口结瘤形成堵塞,常见的中包絮流问题使钢水浇注被迫中断。由于国内外对钢材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提高钢的洁净度,都在寻找钢材洁净的方法和钢水净化剂。日本专利昭53-146913描述的是一种钢水处理的方法,在精炼后的钢水中直接加入Mn得到所需的含Mn量。然后向其增C,再添加所需的Si以及从Ca、Ba、Sr中选用的脱氧剂后再添加所需的Al,温度必需预热到1200℃。苏联专利SU969750描述的是一种炼钢过程钢水处理方法,采用液态复合脱氧剂进行脱氧。首先将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铝造渣球,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原料(按重量的百分比)组成:铝粉30~34%、碳化硅粉5~15%、石灰石粉30~34%、活性氧化钙8~12%、膨润土4~4.5%、黄糊精3~5%、防暴纤维3~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春刚,
申请(专利权)人:鞍山市安力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