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英特尔公司专利>正文

带内全双工互补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4712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8 20:58
本文描述了涉及带内全双工无线通信操作的技术。更具体地,所述技术使用天线互补对进行信号发射和接收,所述天线互补对以新的方式布置,从而既紧凑(相对于传统方法)又提供极高(例如,60dB或更高)的隔离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带内全双工互补天线
技术介绍
下一代无线(例如,蜂窝)通信技术标准改进了上一代的数据吞吐量。预计所谓的第五代(5G)无线通信系统和网络将显著地(例如,约两倍)增加前一代的数据吞吐量。现有的无线通信系统和网络(包括当前各代)采用双工。换言之,频分双工(FDD)或时分双工(TDD)已被用于单独的发射和接收。在FDD和TDD中,由于分别单独地使用频率和时间资源,发射信号不会干扰接收信号。因此,与带内全双工系统(IBFD)相比,在当前双工系统中使用两倍的频率和/或时间量。通过同时在同一频带内同时发射和接收,似乎能够使数据吞吐量翻倍。带内全双工(IBFD)操作已经成为增加无线通信系统和网络的数据吞吐量的有吸引力的解决方案。利用IBFD,无线装置(即,节点)在相同或共同的频带中同时发射和接收。然而,IBFD操作的最大实际障碍是存在自干扰(即,由IBFD节点自己的传输对其期望的接收造成的干扰)。几种传统的天线设计已经解决了IBFD操作的自干扰障碍。例如,一种传统方法被称为回波消除。在此方法中,单个天线既用于发射又用于接收。该天线与环行器连接。该环行器将三个不同的元件互连:天线、发射(TX)射频(RF)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带内全双工互补天线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内全双工(IBFD)天线系统,包括:线性极化发射天线,在功能上耦合到无线装置的无线发射子系统;以及线性极化接收天线,在功能上耦合到所述无线装置的接收子系统;其中两个天线共置于所述无线装置中;其中所述发射天线和所述接收天线配置为当所述无线装置以带内全双工模式工作时以基本上彼此正交的线性极化进行辐射。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9.30 US 14/871,9751.一种带内全双工(IBFD)天线系统,包括:线性极化发射天线,在功能上耦合到无线装置的无线发射子系统;以及线性极化接收天线,在功能上耦合到所述无线装置的接收子系统;其中两个天线共置于所述无线装置中;其中所述发射天线和所述接收天线配置为当所述无线装置以带内全双工模式工作时以基本上彼此正交的线性极化进行辐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发射天线和所述接收天线配置为当所述无线装置以带内全双工模式工作时以接近真正彼此正交的方向的线性极化进行辐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发射天线是缝隙天线,并且所述接收天线是偶极天线。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发射天线是偶极天线,并且所述接收天线是缝隙天线。5.如权利要求3和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缝隙天线是从由缝隙天线和偶极天线组成的组中选择的,并且所述接收天线是从缝隙天线和偶极天线组成的组中选择的。6.如权利要求3和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缝隙天线是从由半波长天线、四分之一波长天线、电小天线、阻抗加载天线和材料加载天线组成的组中选择的。7.如权利要求3和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偶极天线是套筒偶极天线。8.如权利要求3和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偶极天线位于所述缝隙天线的缝隙内。9.如权利要求1至8所述的系统,其中当所述无线装置以带内全双工模式工作时,所述发射天线和所述接收天线呈现至少约60dB的隔离度。10.如权利要求3和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偶极天线位于所述缝隙天线的缝隙内;所述缝隙天线具有同轴电缆缝隙馈源,所述同轴电缆缝隙馈源连接具有多层平面结构的所述缝隙天线的元件;所述同轴电缆缝隙馈源布置在所述缝隙和所述偶极天线上。11.如权利要求3和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偶极天线位于所述缝隙天线的缝隙内;所述缝隙天线是连接所述缝隙天线的元件的同轴电缆缝隙馈源;所述同轴电缆缝隙馈源布置在所述缝隙天线的缝隙以及其中的所述偶极天线上方;所述同轴电缆缝隙馈源包括在所述同轴电缆缝隙馈源的一部分中的暴露的同轴电缆导体,所述同轴电缆缝隙馈源布置在所述缝隙天线的缝隙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S·Y·J·徐梁太荣崔洋硕
申请(专利权)人:英特尔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