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分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745708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8 19:02
自动分析装置向反应容器中的样本与试剂的混合液入射来自光源的光,通过用受光器捕捉透过或散射的光量、波长的变化,进行目的成分的定量、定性分析。若向受光器入射来自外部的光等光源以外的光,则不能准确地测量光的光量、波长的变化,因此目的成分的分析也不能准确地测定。尤其是,在具备多个分析端口的分析单元的机构中,在利用某个分析端口实施分析中,各种机构访问其它分析端口,由此,有时该机构反射的光等环境光进入分析中的分析端口,对测定结果产生影响。提供一种自动分析装置,在具备多个分析端口的分析单元中,利用第一遮光机构和具备开口部的第二遮光机构,能够使环境光不会入射至分析中的分析端口,而且各种机构能够访问任意的分析端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自动分析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对血液等生物样品所含有的成分自动进行分析的自动分析装置,尤其是涉及具备多个分析端口的自动分析装置的技术,该分析端口由对分析对象照射光的光源和检测从光源照射出的光的检测器构成。
技术介绍
作为对血液等生物样品所含有的目的成分进行分析的装置,广泛使用如下自动分析装置,其向作为分析对象的混合了样品和试剂的反应液照射来自光源的光,并对由此所得到的单一或多个波长的透过光、散射光的光量进行测定。在生化检验、血液检验的领域等,自动分析装置有进行生物样品中的目的成分的定量、定性分析的生化分析用的装置、对作为样品的血液的凝固能进行测定的血液凝固分析用的装置等。任一种分析都是通过利用受光器捕捉光源的光的光量、波长的变化来进行目的成分的定量、定性分析。若来自外部的光等光源以外的光进入受光器,则无法正确地测量光的光量、波长的变化,因此,目的成分的分析也无法正确地测定。关于用于防止来自外部的光进入受光器的技术,专利文献1中对如下技术进行了说明,该技术具备设置有开口部的两个遮光机构,在将测定容器载置于检测器时,保护受光元件免受过度光照。另外,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如下结构,即具备遮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自动分析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反应容器,其容纳样品与试剂的混合液;分注机构,其向该反应容器分注上述样品、上述试剂;分析单元,其具备多个具有光学系统的分析端口,上述光学系统由向容纳有该混合液的反应容器照射光的光源和对从该光源照射的光进行受光的受光部构成;第一遮光机构,其对多个该分析端口中的全部分析端口进行遮光;第二遮光机构,其具有开口部,且对多个该分析端口中的一部分分析端口进行遮光;以及控制部,其对上述分注机构、上述第一遮光机构以及上述第二遮光机构的动作进行控制,就上述控制部而言,在通过上述第一遮光机构对全部分析端口进行遮光的状态下,移动上述第二遮光机构,以使上述开口部定位在预定的分析端口...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8.27 JP 2015-1673551.一种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反应容器,其容纳样品与试剂的混合液;分注机构,其向该反应容器分注上述样品、上述试剂;分析单元,其具备多个具有光学系统的分析端口,上述光学系统由向容纳有该混合液的反应容器照射光的光源和对从该光源照射的光进行受光的受光部构成;第一遮光机构,其对多个该分析端口中的全部分析端口进行遮光;第二遮光机构,其具有开口部,且对多个该分析端口中的一部分分析端口进行遮光;以及控制部,其对上述分注机构、上述第一遮光机构以及上述第二遮光机构的动作进行控制,就上述控制部而言,在通过上述第一遮光机构对全部分析端口进行遮光的状态下,移动上述第二遮光机构,以使上述开口部定位在预定的分析端口的位置,在移动该第二遮光机构后,移动上述第一遮光机构,以解除该第一遮光机构的遮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部控制上述分注机构,以便在移动该第二遮光机构后,经由该开口部访问上述预定的分析端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部控制上述光学系统,以便在该分注机构访问预定的分析端口时,向容纳于被该第二遮光机构遮光的分析端口的反应容器照射光,且对该照射的光进行受光。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转移机构,其将上述反应容器向上述分析端口的预定的位置输送,进行搬入以及搬出,上述控制部控制上述转移机构,以便在移动该第二遮光机构后,经由该开口部访问上述预定的分析端口。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部控制上述光学系统,以便在该转移机构访问预定的分析端口时,向容纳于被该第二遮光机构遮光的分析端口的反应容器照射光,且对该照射的光进行受光。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转移机构,其将上述反应容器向上述分析端口的预定的位置输送,进行搬入以及搬出,就上述控制部而言,在通过上述第一遮光机构对全部分析端口进行遮光的状态下,移动上述第二遮光机构,以使上述开口部定位在预定的分析端口的位置,在移动该第二遮光机构后,移动上述第一遮光机构,以解除该第一遮光机构的遮光,在移动该第二遮光机构后,以使上述分注机构、上述转移机构的至少任一个经由该开口部访问上述预定的分析端口的方式进行控制。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析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西励牧野彰久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