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金奉俊专利>正文

利用液化气体的发热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45187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8 18:39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利用液化气体的发热器具包括:燃烧部,使得上述液化气体在气化的状态下进行燃烧;气化部,提供用于使得从收容上述液化气体的燃料收容部供给的上述液化气体被气化的气化空间,以防止上述燃烧部的热量直接传导的方式与上述燃烧部热分离;以及热电器件部,包括高温输入部及低温输入部,上述高温输入部通过上述燃烧部维持高温状态,上述低温输入部通过在上述气化部内气化的液化气体来维持相对低于上述高温输入部的温度,利用上述高温输入部及上述低温输入部的温差进行发电,上述气化部利用上述液化气体的气化来维持低温状态,以防止基于上述燃烧部的温度上升的方式与上述燃烧部热分离,从而提高上述热电器件部的发电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利用液化气体的发热器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利用气化的液化气体来释放热量的发热器具,更详细地,涉及可利用发热器具的热量来进行发电的发热器具。
技术介绍
热电器件(thermoelectricelement)为利用通过温差发生电动势的塞贝克(Seebeck)效应的器件、利用通过电流吸收(或发生)热量的塞贝克效应的器件等。在韩国授权专利10-1529219中公开了利用将气体作为燃料的发热器具的损失热量的发电装置。上述发电装置包括与气体桶的外周面相结合的低温传导单元和利用点火部的高热量的高温传导单元,热电器件附着于低温传导器件的外侧面,利用低温传导单元和高温传导器件的温差来生产电。此外,在韩国公开专利10-2012-0109417中公开在过滤器利用器件的气体容器的冷却、加热控制装置,在上述装置中,利用气体容器室的低温和燃烧器的高温来生产电。并且,在韩国授权专利10-1475756中公开了可生产电的便携式燃烧器。热电发电通过利用塞贝克效应来从热能生产电能的方式,发电性能通过高温部(燃烧部)和低温部(气化部)的温差确定,为了提高发电性能而需要多的温差。上述提及的专利公开利用所有温差来生产电的方法,在上述提及的专利中,利用在所有便携式气体容器的外侧发生的冷却现象。另一方面,实际上,便携式气体容器的汽化热量发生由从气体排出口排出的液体燃料气化并发生,对此,温度降低程度最大的位置为液体燃料气化的气体排出口。但是,在上述提及的专利中,无法直接利用在气体排出口气化的液体燃料的冷却现象,可采取间接利用基于气体排出口周边的气化热量的气体容器的温度降低的方式,对此,利用温差的热电发电的效率并不有效。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直接利用从燃料收容部排出并气化的液化气体的气化热量来提高热电发电的发热器具。以往的发热器具向气化部传递通过燃烧发生的热量来提高气化效率,若气化部的温度过高,则低温部的温度也一同上升,从而导致热电器件的发电效率的降低。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断开燃烧的热量的传递或者使其最小化来增加热电器件的发电效率的发热器具。解决问题的方案根据用于实现上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的本专利技术的优选一实施例,利用液化气体的发热器具包括:燃烧部,使得上述液化气体在气化的状态下进行燃烧;气化部,提供用于使得从收容上述液化气体的燃料收容部供给的上述液化气体被气化的气化空间,以防止上述燃烧部的热量直接传导的方式与上述燃烧部热分离;以及热电器件部,包括高温输入部及低温输入部,上述高温输入部通过上述燃烧部维持高温状态,上述低温输入部通过在上述气化部内气化的液化气体来维持相对低于上述高温输入部的温度,利用上述高温输入部及上述低温输入部的温差进行发电,上述气化部利用上述液化气体的气化来维持低温状态,以防止基于上述燃烧部的温度上升的方式与上述燃烧部热分离,从而提高上述热电器件部的发电效率。并且,气化部包括气化器本体,上述气化器本体包括:燃料流入口,内部与上述气化空间形成为一体,用于使上述液化气体从上述燃料收容部向上述气化空间流入;以及燃料排出口,从上述气化空间向上述燃烧部排出气化状态的上述液化气体,上述热电器件部设置于上述燃烧部与上述气化部之间,上述高温输入部与上述燃烧部紧密结合,上述低温输入部与上述气化部紧密结合。本专利技术提供额外的气化空间,由此,在燃料收容部混合一部分液体和气体的流体状态排出的液化气体在气化空间稳定地变为气体状态,对此,可提高基于气化热量的冷却效果。并且,基于液化气体的气化的冷却大部分在气化部进行,从而简单维持燃烧部和气化部之间的温差,最大程度隔断从燃烧部传递的热量来进行基于热电器件部的稳定发电。并且,为了增加上述气化空间的内面积,而形成从形成上述气化空间的气化器本体内部面向上述气化空间突出的突出结构物。并且,气化部包括气化器本体,上述气化器本体包括:燃料流入口,在内部形成管道形状的上述气化空间,用于使上述液化气体从上述燃料收容部向上述气化空间流入;以及燃料排出口,从上述气化空间向上述燃烧部排出气化状态的上述液化气体,上述热电器件设置于上述燃烧部和上述气化部之间,上述高温输入部与上述燃烧部紧密结合,上述低温输入部与上述气化部紧密结合。并且,为了增加上述气化空间的内面积,而形成从形成上述气化空间的气化器本体内部面向上述气化空间突出的突出结构物。并且,在上述燃料流入口中,上述气化空间至少分为2个以上的流路,在上述燃料排出口再次结合。并且,气化部包括呈管道形状的气化器本体,在上述管道内部形成上述气化空间,在上述气化器本体的一端及另一端形成燃料流入口及燃料排出口,上述燃料流入口使上述液化气体从上述燃料收容部向上述气化空间流入,上述燃料排出口使气化状态的上述液化气体从上述气化空间向上述燃烧部排出,上述热电器件部设置于上述燃烧部与上述气化部之间,上述高温输入部与上述燃烧部紧密结合,上述低温输入部与上述气化部紧密结合。专利技术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发热器具提供利用基于液化气体的气化的低温区域和燃烧部的高热量来进行发电,安全地使从燃料收容部中排出的液化气体气化的额外的气化部,由此,与直接从燃料收容部向燃烧部供给液化气体的燃烧部相比,相对提高液化气体的气化比例来向燃烧部供给,可防止通过热分离燃烧部和气化部来与低温部相接的气化部的温度过度提高。由此,可一同提高热电器件部的发电效率。并且,本专利技术的发热器具中,基于液化气体的气化的冷去大部分在气化部实现,从而,可简单恒定维持气化部之间的温差,且可稳定发电。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燃烧器的图。图2为气化部的立体图。图3为用于说明气化部的内部结构的图。图4至图8为可适用于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发热器具的气化器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实施例。作为参考,在本说明书中,对相同结构要素赋予相同附图标记,在这种规则下,可引用在其他附图中记载的内容来进行说明,并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重复或判断显而易见的内容是可以省略的。首先,在本专利技术中体积的发热器具可包括能够燃烧液化气体的燃烧器或灯、火炉(stove)、气体锅炉等,以下,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燃烧器为发热器具,但发热器具并不局限于此。并且,在说明书中使用的液化气体及燃料液化气体等的表现为被用为燃料的气体的液化状态,被用为丁烷、丙烷、甲烷等所有燃料的气体的液化状态。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的便携式气体容器中,丁烷为液化气体,但并不局限于此。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燃烧器的图。图2为气化部的立体图。图3为用于说明气化部的内部结构的图。图4至图8为可适用于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发热器具的气化器的图。参照图1至图8,便携式气体燃烧器100包括燃烧部110、气化部120及热电器件部130,此外,包括对气化的液体气体进行点火的点火部140、调节在气化部120排出的气体状态的液化气体量的火力调节部150、用于选择性隔断从燃料收容部10向气化部120供给的液化气体的隔断部160及用于向电子设备供给从热电器件部130生产的电力的供电部170,供电部170可以为如电力端子的部件。燃烧部110包括形成有多个孔,从而可均匀地分散火焰的火焰分散部112及在火焰分散部112的下部与气化部120的燃料排出口126相连接的喷嘴部114。向喷嘴部114流入的气体状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利用液化气体的发热器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热器具,利用液化气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燃烧部,使得上述液化气体在气化的状态下进行燃烧;气化部,提供用于使得从收容上述液化气体的燃料收容部供给的上述液化气体被气化的气化空间,以防止上述燃烧部的热量直接传导的方式与上述燃烧部热分离;以及热电器件部,包括高温输入部及低温输入部,上述高温输入部通过上述燃烧部维持高温状态,上述低温输入部通过在上述气化部内气化的液化气体来维持相对低于上述高温输入部的温度,利用上述高温输入部及上述低温输入部的温差进行发电,上述气化部利用上述液化气体的气化来维持低温状态,以防止基于上述燃烧部的温度上升的方式与上述燃烧部热分离,从而提高上述热电器件部的发电效率。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9.03 KR 10-2015-01250951.一种发热器具,利用液化气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燃烧部,使得上述液化气体在气化的状态下进行燃烧;气化部,提供用于使得从收容上述液化气体的燃料收容部供给的上述液化气体被气化的气化空间,以防止上述燃烧部的热量直接传导的方式与上述燃烧部热分离;以及热电器件部,包括高温输入部及低温输入部,上述高温输入部通过上述燃烧部维持高温状态,上述低温输入部通过在上述气化部内气化的液化气体来维持相对低于上述高温输入部的温度,利用上述高温输入部及上述低温输入部的温差进行发电,上述气化部利用上述液化气体的气化来维持低温状态,以防止基于上述燃烧部的温度上升的方式与上述燃烧部热分离,从而提高上述热电器件部的发电效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器具,其特征在于,上述气化部包括气化器本体,上述气化器本体包括:燃料流入口,内部与上述气化空间形成为一体,用于使上述液化气体从上述燃料收容部向上述气化空间流入;以及燃料排出口,从上述气化空间向上述燃烧部排出气化状态的上述液化气体,上述热电器件部设置于上述燃烧部与上述气化部之间,上述高温输入部与上述燃烧部紧密结合,上述低温输入部与上述气化部紧密结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热器具,其特征在于,为了增加上述气化空间的内面积,而形成从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奉俊
申请(专利权)人:金奉俊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