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真空罐真空脱碳精炼的钢包顶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4363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真空罐真空脱碳精炼的钢包顶渣,其包含占钢包顶渣总重量30~45%的CaO,12~18%的SiO↓[2],25~35%的Al↓[2]O↓[3],5~15%的FeO,3~8%的MgO和不大于0.2%的H↓[2]O;该钢包顶渣为颗粒状混合料,其粒度组成为3-10mm。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真空罐真空脱碳精炼的钢包顶渣,在无气体供氧条件下,能使渣中氧向钢水传递,促进真空脱碳反应;同时可有效抑制真空脱碳过程的溢渣;有利于对真空脱碳后的钢水中的夹杂物进行吸附,也有利于钢水脱硫、脱氧反应的进行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真空罐真空脱碳精炼的钢包顶渣
技术介绍
真空罐真空精炼装置(VD装置)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真空罐精炼设备,具有良好的脱氢、脱氧、脱碳、脱氮和脱硫等功能,同时也能去除钢中的夹杂物,并对钢中夹杂物的形态进行控制。由于VD不具备顶吹氧功能,故不能进行强制脱碳,因此,目前在国内外生产低碳钢和超低碳钢时,基本都是采用RH(真空循环脱气)装置或VOD(真空吹氧脱碳)装置对钢水进行脱碳处理,但是上述相应的脱碳装置成本相当高,对于一些不具有这些设备装置的厂家,会造成生产上的限制,同时提高生产成本。目前,在国外所存在的VD真空脱碳工艺,从初炼炉,即电炉或转炉出钢后,对钢包顶渣基本不进行任何处理,钢水就直接进入VD真空罐进行真空脱碳,钢包顶渣基本就是转炉终点或电炉终点渣在出钢过程中带入钢包,真空脱碳过程顶渣的有利作用不能得到发挥,VD精炼过程极好的渣-金反应条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有时甚至造成真空处理过程的溢渣,影响了工艺的顺行,对设备也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真空罐真空脱碳精炼的钢包顶渣,在无气体供氧条件下,能使渣中氧向钢水传递,促进真空脱碳反应;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真空罐真空脱碳精炼的钢包顶渣,特征在于,其包含占钢包顶渣总重量30~45%的CaO,12~18%的SiO↓[2],25~35%的Al↓[2]O↓[3],5~15%的FeO,3~8%的MgO和不大于0.2%的H↓[2]O。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宗泽顾文兵尹小东
申请(专利权)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